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工农村住房过剩与城市住房不足矛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农村住房过剩与城市住房不足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显著矛盾。调查显示农民工家庭的农村住房45%处于浪费状态,但他们在城市的居住面积人均却只有4平方米。从农村来说,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回乡预期,建房潮留下的后遗症,农民工投资保值需求,农村宅基地政策的束缚等原因导致了农村住房过剩;从城市来说,商品房价格远远超过农民工的承受能力,低端房地产市场供给之路不畅,政府公益性住房因数量有限无法惠及农民工导致了农民工城市住房短缺。在对农民工住房理论性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市场与政府干预两条解决思路,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摘要]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具有较强的经济及社会意义。农民工缴存公积金的主观意愿较强烈,但经济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农民工购房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农民工 对住房公积金的了解和评价皆不高,且呈现出区域差异性特征。同时,农民工分布区域差异性制约了住房公积金扩面改革,公积金的错位补贴加剧了农民工购房压力,住房公积金 制度的普惠功能也急需改善,这些都成为制约住房公积金扩面改革惠及农民工的现实因素。提出建立公开规范的农民工住房公积金缴存制度、推行区域差异性住房公积金政策、支 持住房公积金异地贷款政策、加强住房公积金的住房金融功能等措施,以真正发挥住房公积金对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研究——以南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宁市广大农民工的居住条件令人担忧,他们的住房保障问题凸显,急需解决。南宁市当地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来改善城市农民工的住房条件,主要如下:城中村改造;纳入经济适用房;建集体宿舍。然而城市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根据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采取以下对策:政府勇于承担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企业应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农民工自身素质也需要提升。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后,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许多农民外出打工,一部分迁徙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部分从本地农村迁往本地城镇,形成了一群特殊的群体——农民工。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工群体的日渐庞大,他们的住房社会保障成为中国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从住房保障角度来探讨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模式和进展,对政府、企业所在试点范围形成的农民工创新住房保障模式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如何解决当前农民工住房保障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797例兰州市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居住需求方面的特殊性以及农民工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农民工而言,"住房问题"的困境不在于找不到住房,也非居住条件难以忍受,而是住房如何与方便工作相结合。同时农民工的住房满意度取决于是否便宜和方便工作而非房屋条件。研究发现,农民工的就业性质、年龄与婚姻状况等因素影响其住房解决方式。目前状况下,市场机制已经在解决农民工住房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政府应致力于如何满足其特殊需求与完善市场机制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6.
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农民工住房问题被越来越多地关注.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既依赖于充足、适宜的房源,又取决于农民工自身的消费能力,设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是使两者相适应的一条有效途径.文章深入分析了农民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与现存住房公积金政策的矛盾,并对解决农民工公积金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南都学坛》2016,(1):86-92
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由农民工住房保障现状反思我国城市化,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重心应放在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上;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承受能力有限,应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低廉的租住房,从而降低他们的住房支出,促进劳动力的再生产;要通盘考虑农民工的住房保障,除了强调政府责任,还应加强用人单位和非正式部门在农民工住房福利上的供给;我国城市化不应该以农民工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前提。以新型城镇化为目标,我国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加快城市群建设;同等对待城市住房的所有权与租住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发挥市场和非正式部门在农民工住房福利提供中的作用;暂时保留农民工的两栖身份。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新型城镇化战略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在提高城镇化率的同时,必须关注城镇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关键问题。只有有效解决现阶段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才能推动城镇化的高效持续发展。基于此,我们对现阶段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农民工住房问题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第二,在农民工住房问题的处理上,部分城市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经验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推广;第三,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在全国范围内试行经济房或廉租房模式,而能否实现这种做法则取决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第四,中央政府应该建立完备的监控和惩罚机制,并通过舆论宣传等方式提高地方政府对农民工住房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有效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9.
雇主向雇员提供免费的或低收费的住房是职业福利的体现.当前农民工的住房主要由雇主来提供.雇主提供的住房也存在着人均面积达不到城镇平均标准、配套设施不健全、“家居化”缺失以及宿舍劳动体制对农民工带来的全方位“规训”等问题,这些因素制约着农民工的住房福祉水平的提升.职业福利无法代替政府的社会福利行为.因此解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既需要用人单位以职业福利的方式予以保障,更需要政府对农民工的住房福利给予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有现象,是农民工等城市外来常住人口的落脚之地。开放改革之初,由于正式住房市场短缺,进城的农民工不得不救助于非正式住房市场,城中村应时而生;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为城中村本身的管理问题及其土地蕴藏的巨大级差地租,全国上下都陷入一场“赶超型”的城中村改造运动。而作为城中村居住主体的农民工,他们的住房权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最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坚持城中村改造方向的同时,制定了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房发展目标,但目标仍然偏低,这决定了城中村作为城市主要的廉租房市场仍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住房保障面不断扩大背景下的农民工住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农村转移劳动力形成了城市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群体。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全国各个城市普遍存在着农民工生活居住条件差,居住条件改善缓慢,也没有把低收入农民工住房全部纳入城市保障性住房的保障范围。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需要强化各级政府在解决中低收入农民工家庭住房问题的主导作用,通过完善制度,把低收入农民工家庭纳入住房保障的范围,让农民工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方面。基于2014年全国22个省市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和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民工的城市住房情况和城市购房影响因素,进而探讨如何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民工城市住房状况较差,新、老生两代农民工体现出不同的住房需求和购房意愿,住房公积金制度对于促进农民工城市购房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住房保障既存在保障房类型单一、保障房资源配置非均衡、政策排斥严重与覆盖范围小等固有的缺陷性失灵,也存在地方政府选择性执行、保障房"空间失配"等政策变异性失灵。住房保障政策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认识不足、财权与事权不对等、土地供给障碍,亟待实施差异性住房保障政策、建立住房保障财权与事权分担机制、破解土地瓶颈等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社会结构中,仍处于明显弱势地位,文化生活极度贫乏。传统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未能很好解决农民工群体的文化需求问题,产生了明显的供需矛盾。农民工城市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内容设计,必须要兼顾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及公共文化物品的特性。供给模式则必须充分考虑供给链上提供者、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三者构建的制度关系和良好的互动过程。改变传统公共行政体系为主要特征的供给方式,寻求新的治理机制并依此完善制度设计,是解决有效供给问题的关键。在公共文化产品提供者与生产者之间建立激励及约束机制,确定契约安排的界限与条件、服务质量及绩效评估的标准;在消费者与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者之间建立公共选择机制及需求反应机制,使生产者对变化的公共文化需求及其特定群体的消费偏好有及时反应;供给过程建立PDCA质量监督系统,确保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农民工居者有其屋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条件和主要特征。本文通过抽样调查,并结合有关部门的数据资料,在参考国外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测算了佛山市保障性住房供给成本。该成本如全部由地方政府负担,就佛山目前的财力而言,面临较大的压力。为此本文建议,分层分类、渐进式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问题,并建立多主体分担、多形式供给的住房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6.
农村住房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在谈到住房时学者、研究所习惯性的认为是城市住房。虽然城市住房问题的解决是政府现在的工作重心,但我国农村住房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而且问题要比城市住房问题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解决其中的问题——住房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也是我们应该补上的历史欠账。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面对的新群体,其住房问题是现阶段城镇住房保障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事关中国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文章以重庆市为例,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估计重点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属性、职业特征与居住方式3个特征维度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满意度的影响.数据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是否有子女、收入水平、进城务工时间、住房面积、居住形式、住房支出、住房配套设施和职住通勤时间等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住房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职业类别和是否缴纳住房公积金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住房满意度的影响不够显著.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际经验表明 ,当一国的人均 GDP达到 30 0 - 10 0 0美元时 ,正是启动住房市场的关键时期 ;而住房抵押贷款在扩大内需、实现住房有效需求的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究影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发挥作用的一些主要因素 ,并客观评价现阶段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所能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农民转向城市就业、定居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城中村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城市发展中缺乏前期的“疏导”予案,等问题累积大了,政府不得不支付更大的成本来解决。我们主张大中城市郊区农村的村委会可以主动为农民工朋友建立相对稳定的居住社区。一方面可以大大降低农民工居住的费用, 另一方面可以大幅度缓解城中村改造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居住分割与农民工非永久性迁移存在一个循环强化机制,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旨在实现农民工永久性迁移的住房保障政策应具备促进农民工收入提升的功能,以使其退出居住分割与非永久性迁移的循环.实证结果表明,融合式的住房保障政策对农民工收入水平提升具有显著作用,保障房所在区位比住房条件具有更明显的收入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