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调查研究共情对当代青年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以及宽恕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Hearland宽恕量表与网络利他行为量表对461名青年展开问卷调查。结果:青年宽恕、共情以及网络利他行为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青年的共情和宽恕水平都对网络利他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宽恕在共情与网络利他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共情能直接影响网络利他行为,也能通过影响宽恕而间接影响网络利他行为;宽恕在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采用成人依恋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问卷对23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发现男性大学生的依恋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女性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倾向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成人依恋中的依恋回避不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依恋焦虑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性别在依恋焦虑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相对于女性大学生,男性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更易受其依恋焦虑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6):27-34
随着现代社会的急剧变迁,有关认同伦理问题研究越来越凸显,辨识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之间的差异理解和内在逻辑,也就成为严肃迫切的学术任务。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的辨析关键点在于伦理与道德之间的本质理解,它们构成认同伦理学的两大发展方向。伦理认同在生活世界中表现为主体对伦之共同体状态认同的理之自觉与确信,是建构主体归属感与家园感的存在根基;道德认同则偏重于个体自我的道德意向与道德行动、动机与效果、知与行、灵与肉等方面,将道德与自然之间的同一性问题视为全部。然而,在重视伦理道德认同分化方向的同时,也应看到二者之间内在的复杂景象。只有正确把握伦理认同与道德认同之间的辩证逻辑,才能真正理解它们在认同伦理学中的地位和真谛。 相似文献
4.
考察流动儿童城市人角色认同的特点,并探讨师生关系、社会支持与城市人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对重庆市440名流动儿童与192名城市儿童进行集体施测,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城市人角色认同显著低于城市儿童;(2)流动儿童群体中,社会支持在师生关系与城市人角色认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城市儿童群体中,社会支持在... 相似文献
5.
杜蕾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85-186
网络道德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网络偏差行为。经LSD检验发现,在过激、色情、欺骗三个网上行为维度上,大四学生显著高于低年级的学生;网络道德各维度与网络偏差行为各维度间呈显著的负相关,男生相较女生更易脱离网络道德约束。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知、网络道德意向、网络道德情感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网络道德水平越高,发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的家庭环境与乐观主义-悲观主义关系及中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活取向量表、自我概念量表和父母教养方武量表对502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探讨初中生家庭环境变量与其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的关系及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父母教育文化程度对学生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影响存在差异;父母的接受维度对他们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通过自我概念产生的间接作用;自我概念受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对学生的乐观主义一悲观主义有一定影响.因此,家庭环境变量对初中生的乐观主义-悲观主义有一定程度影响,自我概念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7.
8.
网络政治传播是影响青年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个体政治心理在其间扮演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厘清网络政治传播通过何种机理影响青年政治认同是准确解读两者关系的重要步骤。基于对1647名青年的调查数据,文章探讨了不同类型网络政治传播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具体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正面信息、网络政治互动有助于增进青年政治认同,负面信息会降低青年政治认同,网络政治表达和网络公共参与对青年政治认同的影响则具有双重特征,权威价值观和政治效能感是联结网络政治传播和青年政治认同的重要中介变量。营造良好的信息传播环境、参与互动空间有助于促进青年主动的建构性认同,对于提升青年政治认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为考察农村籍学前教育师范生家庭资本、乡土文化认同与返乡从教意愿的关系,研究对江西省赣州市、宜春市两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农村籍学前教育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经过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中介模型检验,结果表明:乡土文化认同对农村籍学前教育师范生的返乡从教意愿有显著预测作用;家庭资本虽然不能显著的预测返乡从教意愿,但能够通过乡土文化认同的中介作用显著预测返乡从教意愿,即家庭资本水平越高,乡土文化认同越强,返乡从教意愿越强。
关键词:家庭资本;乡土文化认同;返乡从教意愿;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丁芳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2)
目的:探讨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方法:采用Aquino和Reed(2002)编制的道德认同量表和自编一般背景问卷随机测量在校的786名大学生。结果:(1)大学生内隐道德认同显著高于外显道德,大二学生道德认同显著低于大一和大三学生,学生干部的道德认同高于一般同学;(2)大学生道德认同在性别、文理专业、生源地均无差异;(3)班级角色、专业、年级与大学生道德认同(含内化道德认同和象征化道德认同)显著相关,且能够预测道德认同。结论:大学生道德认同水平总体较高,但道德知行脱节现象严重,可以通过特定主题的道德训练策略,或从年级特征、学生组织、校园氛围、社会活动角度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育策略来实现对大学生道德认同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叶晓红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56-59
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生为被试,通过使用亲密关系和利他行为的内隐联结测验程序,研究个体的亲密关系与内隐利他行为的相关性。通过访谈和实验,得出的结论为:个体的亲密关系和利他行为的内隐态度显著;亲密关系与内隐利他行为的相关性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蓬勃兴起的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由于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掌握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大学生网络道德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在新的形势下,要积极地从理论研究和行动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3.
刘斐文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3)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网络的高效传播,另一方面也不断侵蚀着高校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及判断标准.而高校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工作岗位的群体,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水准直接反映了未来社会的道德面貌.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王恩界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52-55
以372名广西高校的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进行调查,探讨外界应激源与应付方式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不同作用。研究发现:大学生中有网瘾组和无网瘾组在人际关系应激、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其它应激4个因子上有显著差异;两组被试在幻想、自责、退避、合理化4种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上也有显著差异;以上4种应激因素对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是通过应付方式的完全中介效应来实现的,因此大学生不成熟的应付方式特点是导致其发生网瘾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黄富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1-4,35
网络技术作为一种信息新技术,构成了以虚拟性为特征的新的网络社会形态,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道德问题.正确理解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是理解网络道德的基础,网络社会的利益冲突是网络道德的根源,虚与实的相接促进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与教育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学习途径,同时也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增多:网上交友的欺骗性,网上抄袭的侵权性,网上黑客的犯罪性。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增多的原因是多样的,网络文化的特点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要纠正并减少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政府、社会要加强立法和约束制度;学校也要从加强德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两课"教育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促使大学生网络道德从他律转向自律;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四个方面加强教育和引导,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学校认同对隐性逃课的影响以及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和感恩的调节作用,采用学校认同量表、学习动机问卷、隐性逃课量表和感恩问卷对1098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学校认同对隐性逃课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学习动机在学校认同与隐性逃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学校认同对隐性逃课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学习动机在二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均受到感恩的调节。因此,学校认同通过学习动机影响大学生隐性逃课,感恩调节了学校认同与隐性逃课、学校认同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关键词:学校认同;隐性 相似文献
19.
高速、便捷的互联网正以其锐不可挡之势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大学校园已经成为信息化程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地方,网络在给莘莘学子带来丰富信息、交互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道德问题。文章就网络道德问题,论述了网络道德的内涵,并从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失范现象,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了一些加强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孟庆恩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6):86-90
网络应用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道德问题。大学生是网络应用的主体,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构建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体系,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对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