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农技推广视角下的农户技术需求透视——基于江苏省种植业农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15-20
利用江苏省320户种植业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技术服务需求,并从农户的视角考察农技推广现状.农户的技术服务需求从需求意愿、需求内容和优先序以及偏好的技术服务供给主体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农技推广现状则从农户解决技术难题的方式、对现有农技服务效果和推广人员的认知和评价以及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情况等方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有着强烈的技术服务需求,其需求的重点是新品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供销信息;(2)农户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农技推广体系尚无法完全满足这些需求. 相似文献
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户
农技推广服务获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四个农业大省942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从关系嵌入、结构嵌入两个维度对农户社会网络嵌入程度进行测度,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社会网络嵌入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呈显著的负向影响,社会网络嵌入能够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的不利影响。从不同维度的社会网络嵌入看,关系嵌入与结构嵌入均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仅结构嵌入显著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技推广服务获取的负面冲击,关系嵌入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检验表明,社会网络嵌入的缓解效应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基于此,提出缓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农技推广服务获取负面影响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孙新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2):80-86
基于皖南H镇的经验,探讨了基层农技服务“垒大户”现象及其生成逻辑。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推动规模经营的发展,基层农技部门在服务对象、服务渠道和服务项目上都主要倾斜于新兴的规模经营主体,而不断弱化对广大小规模农户的服务,使其在农技服务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和规模经营主体分别基于政治逻辑、行政逻辑和逐利逻辑共同推动的结果。在广大小规模农户仍然构成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基本面的前提下,基层农技服务“垒大户”亟待纠正。为此,需要从农业发展观、农技服务定位和小规模农户组织建设等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林宝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6):11-16
认为养老服务供需失衡是我国当前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从供给侧看养老服务存在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结构失衡两大问题.目前,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任务应包括促增长、去空置、降成本和补短板等.在此基础上,应重点推进供给主体多元化、供给机制市场化、供给方式便利化、供给手段多样化、供给内容专业化、供给政策系统化等各项改革. 相似文献
6.
人口“空心化”问题已成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的最大约束条件,全方位影响农村居民生活、工作方式、社区文化和经济。城乡空间居住距离动摇家庭代际互助基础,即使“隔代照顾式”随迁和“女儿养老”的家庭功能自适应调整亦难以扭转变局。政府同时扮演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后者容易陷入“主导”幻觉和制度创新“盲点”。基层治理组织受人口流失影响,其管理能力与村民所期待的养老服务角色间存在差异。志愿部门出现“非典型性失灵”,发展动力不足。政府成为其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最大的推动者,但因得不到所嵌入制度环境以及社区网络的支持而出现效用递减。因此,突破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困境需要政府由“主导”角色转向合作“平台”角色,通过知识转移机制、合作纠偏机制和非货币奖惩机制构建社会合作网络。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基层农业推广体系长期以来对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新形势下原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制约了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的发挥,且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区域站建设,承担农技推广公益性职能,就成为改革创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一个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中创建区域站的必要性,对山西、甘肃、河北等省份县级区域性站建设的经验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黑龙江省区域站建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医疗卫生服务竞争性供给与中国医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卫生服务竞争性供给是指在保持公益性的前提下引入竞争机制,政府依据公平性、竞争主体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等情境特征动态性对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进行干预。从这一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特点,构建公立医院受益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医改现阶段面临的核心任务和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9.
黄俊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5):100-110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变迁内嵌于社会转型当中,历经萌芽发育期、曲折发展期、快速推进期和深化改革期四个阶段。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养老服务需求扩大等事件的触发下,农村养老服务供给沿着“供给主体—对象群体—服务类型—服务内容—供给机制”的逻辑主线演进。 新时代农村养老服务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广大农村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供给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服务供给总量不足、补缺型模式的局限性、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质量明显偏低。 展望今后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的改革方向,重点应集中在扩大服务供给总量、提供适度普惠型养老服务、优化服务供给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深化改革的路径分析——基于湖南的实地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实地调查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农技推广部门是农户采纳新技术的主要渠道,资金不足是阻碍农户采纳新技术的最主要的因素;农技人员下乡是农技推广的主要方式,推广经费和人员配备不足是阻碍当前农技推广的最主要因素。针对以上结论,分析讨论得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改善农技推广工作绩效,应从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多渠道农技投入体系,支持和发展农业相关企业或超市,加强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五种主要模式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应根据市场导向机制加强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教单位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农民专业技术协套等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并从不同层面上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的六方面对策建议,即强化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规范化运行管理,加强农业科技中介从业队伍建设,强化行业自组织功能。强化政府支持和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加快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多元化投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农业推广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的社会经济工作。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转轨滞后,推广机构设置分散,难以发挥整体效益;农业推广科技投资机制不健全,供给量严重不足;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科研、教育、推广协调困难;同时由于基层推广组织在提供推广服务时存在偏重自身经济利益的倾向,难以共同发挥农业推广的作用。要搞好农业推广工作首先要强化政府调控,改善农业推广宏观环境,加大政府投入,完善筹资渠道;其次要培养高素质的推广人员,同时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技接受率,使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现状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推广是联系着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纽带,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因此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评述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中国农业科技推广应重视资金的投入、推广机构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依靠法律的力量保障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朱礼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在农村新型服务体系创建中,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应定位于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推动专业合作社的联合,组建行业协会(或联合社)、发展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和村综合服务社以及向农产品加工领域适度延伸。科学定位供销合作社的职能、完善合作制是稳定社办企业投身农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丁忠庚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84-89
完善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农村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重要条件。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出供给主体多元化、需求主体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内容的全面与多层次化、供给方式的多主体互动化,以及决策监督的民主化等新趋向。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把握住了这一趋向性,对推进我国其他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面对服务体制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必须恪守"政府主导、社会介入,市场决定、民办公助,资源协同、系统集成"的原则,促进公益性、准公益性与营利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协调发展,建立"政府+服务中心+专家+协会(+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实行农科教一体化、服务内容综合化、服务形式多元化、服务队伍人才化、服务技术网络化。实行双向互动服务,全面提高服务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宜昌市2008年初遭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成因,既有极端自然因子的影响,又有区域规划严格执行不够、主推品种措施落实不够、标准化生产技术到位不够、常规技术掌握不够、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不够等人为因子的影响。提出了坚持农技推广法定原则、加大种子管理规范工作力度、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积极完善基层农技推广公益性服务体系的应对策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产权的信贷供给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芬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6):11-17
农村产权抵押的信贷供给效应是一个争论较大的问题。我们究竞应该对农村产权抵押持何种理性态度呢?由于我国试点时间短,经验证据还比较缺乏,无论从农村金融历次改革绩效的宏观角度,还是从信贷交易的微观角度分析,都能发现农村产权抵押有其开展的必然逻辑,会使部分地区和经营主体受益,故不能简单否定。但我们不能期望产权抵押成为解决农村融资困境的钥匙。现阶段因受制于城乡二元体制,农村产权抵押面临着比城市更多的约束,在金融资源配置、借款人抵押意愿、产权抵押品、产权抵押配套体系及产权抵押融资项目等方面,都具有城乡差别。因此,农村产权抵押不可能像城市产权抵押一样能有效地撬动大量信贷资源,短期内的信贷供给效应很有限。但这并非是抵押技术本身的问题,其症结主要在于城乡二元体制。创造条件继续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试点,随着城乡二元体制的破除,其效应将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与需求的协调发展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基于1999-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与需求耦合协调水平的变化特征及时空差异。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20年间,我国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与需求耦合协调度均值在波动中呈现下降趋势,耦合协调等级由“勉强协调发展”向“濒临失调衰退”转变;且31个省(市、自治区)耦合协调度跨越了10个耦合协调等级,大多数省份处于“濒临失调衰退”阶段和“勉强协调发展”阶段,已实现协调发展的省份数量较少。从空间上看,我国农业发达省份耦合协调水平较高;四大区域耦合协调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中部、西部、东北部和东部地区,且区域间差异显著。由此提出促进农业科技人才供给与需求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提高人才供给能力、调整人才供给结构、优化政策制度安排以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等。 相似文献
20.
发挥科技中介在我国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顾建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6):34-39
在现代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中介机构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促成研究机构和企业以及企业之间共同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的科技中介服务及其中介机构目前尚处在初始、蓬勃发展的阶段,存在一些迫切需要克服和纠正的缺陷和问题,提出在我国的科技中介事业从发展中应建立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建立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服务系统,培育科技中介市场提升科技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和协同作战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