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承 《云梦学刊》2014,(4):24-24
在当前中国学术界,除了学术剽窃最能引起公愤之外,学术评价体制尤其是科研项目的评价体制,大约是排在第二位的公愤对象。包括科研项目评价在内的学术评价体系是为了鉴定学术成果、审核学术质量、引导学术方向而确立的。但是谈起当前的学术评价体制,无论是既得利益的,还是未得利益的,大约都有微辞。这一微辞往往都指向科研项目管理的行政部门,或是大学的管理者,或者学术资源的分配者。  相似文献   

2.
李存娜 《学术界》2007,(1):131-140
学术评价所依据的规则,原则上是白纸黑字有案可查的“纸面规则”,但实际上却往往是由各种潜规则和纸面规则结合而生的“行动中的规则”。目前我们的学术评价之所以存在大量问题,一方面是由于评价的纸面规则偏离了学术逻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各种潜规则的介入,评价行动中的规则脱离了学术方向。本文试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偏离学术逻辑的纸面规则为什么会形成并持续存在?(2)为什么偏离学术逻辑的潜规则又能够介入评价并势头不减?在分析这两个核心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进学术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1.科研管理与科研评价体制的改革。学术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组织、指导、协调学术活动;制定学术规范;开展学术评价;做出学术决策;开展学术咨询;研究指导学术道德建设等等。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学术管理存在着弱化、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术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需要学术人坚守学术伦理与学术良知,另一方面需要科学有效的评价制度进行规范与监督.面对高校学术事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事件,需要从多维度对学术评价制度进行完善,如实施学术民主代议制、保证决策规则的公平与公正、实施先期评价、改革投票规则、法律介入学术事务管理等.  相似文献   

5.
所谓“评比学术”,就是所有的学术活动都以或主要以“评比”为核心,不是评比为学术服务,而是学术为评比服务。毫无节制而又不断加码且泛滥成灾的各类评比,已经成为学术发展的桎梏。科研的唯一性、创新性与不确定性,决定了对科研不可能进行严格明确的等级评定。评比是学术的鸦片,因此要在学界开展“禁烟运动”。批评是学术的生命,我们要积极倡导学术批评。特殊人才超常拔擢,平常之人论资排辈,才是符合实际的方式。必要的评比必须受到严格限制,政府应退出评比。  相似文献   

6.
“学术”谁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这些年,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关于“大楼”与“大师”的名言广为传播,且日益深入人心。于是,国人好像得了大师饥渴症,到处寻找、拼命发掘,甚至无中生有地制造出各种“大师”来。说句不好听的,只有在极端封闭且缺乏自信的时代,才需要如此“造神”。眼看着这把“虚火”越烧越旺。把好些好人也给烤糊了,我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大胆断言:大师其实不太重要。  相似文献   

7.
吴佐 《家庭科技》2011,(7):44-44
做股票赚钱,甚至赚大钱、赚快钱,是不少投资者追求的目标。为此,许多投资者希望通过加快操作节奏,提高操作频率,来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频繁操作,不仅没有使投资收益最大化,而且常常因小失大,或在"快进快出"中痛失牛股,或在不知不觉中犯了追涨杀跌的毛病,甚至还心神不定,  相似文献   

8.
不甘被哲学世界边缘化,人们普遍要求拥有中国的哲学话语权,并提出各种不同策略,其中尤以本土化最为大声,个中要害为特色立国,认为以回归本土资源、本土方式、本土问题这种土法,就能抓住世界眼球而夺得哲学的中国话语权。但是,仔细分析,关注背后的心态各种各样,话语权的本质不能简单地由关注确定,更重要的是发自心底的尊重和庄严的倾听态度。而只有思想创新才能给人们留下深厚的价值感,不但引起关注而且激起对话欲望。按照认识论分析,创新无定式;而按照思想交往规律,越是包含某种共同点的思想活动越容易引起关注并达成理解。因此,在学术国际化背景下,应该采取开放和开明的态度鼓励中国学者以世界眼光和世界胸怀展开多样的哲学创新研究。须知,话语权是一个社会交往关系概念,标志交往主体的权威性,它不会紧随单个话语应声到来,相反唯有通过大量的创新话语积累才能确立,因此需要密集采取关于哲学创新的有效社会动员措施并戒急用忍。  相似文献   

9.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价规则的时空维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海兵 《学术研究》2004,(10):33-37
所谓科学的学术评价 ,是与具有欺骗性、虚假性的学术评价相对立的 ,是能够代表大多数学者意见的评价 ,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评价。从空间上看 ,任何虚假的夸大的不真实的学术评价都不可能经得起百姓 (学术内外 )的无情检验  相似文献   

10.
姚申 《云梦学刊》2013,(4):53-53
关于这次论坛,我个人觉得有下列几个方面值得关注:一、这次论坛有两个特别之处。首先,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在这一天聚首武汉,并非童心焕发,但确实是共同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在这里讨论一个有些沉重的话题。很多人觉得有些话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但我们还是要说,期盼我们的讨论,对改变国内学术界有关现状起到促进作  相似文献   

11.
程熙 《云梦学刊》2013,(4):49-50
青年学者在当今学术生态中面临着三种评价体系。第一种评价体系是来自于国际的学术评价体系。这种评价体系的特征是本土的学术规范和国际接轨,以发表英文的SSCI为标准,论文的好坏根据引用率来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主流趋势。因为随着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崛起,中  相似文献   

12.
不必都是“纯学术”——回应李伯重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读李伯重先生的《论学术与学术标准》①,对于文中浸润的纯正学术精神以及对中国学术发展的忧患意识,我深为感佩。惟作者所说“学术就是学者在‘象牙塔’中进行的‘为学术而学术’的‘纯学术’探索工作”,我觉此问题比较复杂。如此界定“学术”,可能体现了“学术”的主要精神,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及其评价处在一个特殊的现实环境之中,具体来说,包括资源紧缺的研究环境,重人情关系的社会文化,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范的缺失.在当前的现实背景下,应该坚持学术评价的学术性,建立健全有关的学术研究规范、学术出版与论文发表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等一整套体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核心期刊”及学术期刊评价机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曙光 《云梦学刊》2004,25(4):20-22
质量是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的生命。一本刊物有无市第4期场,有多大的市场;是否能得到读者的认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读者的认同;能否吸引优质稿件,能吸引多少名家的稿件;能有多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就在于这本刊物的质量高低。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宣部推出“中国期刊方阵”和“国家期刊奖”,教育部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每隔几年对社科学报组织一次评奖,国内几家单位每隔几年修订、出版一本自己认定的“核心期刊概览”。这些旨在促进期刊质量提高的举措,都离不开对期刊的评价问题。但是,一本刊物的质量如何,或…  相似文献   

15.
锺兴永 《云梦学刊》2013,(4):I0001-I0002,F0002
2013年6月1日,由《云梦学刊》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联合主办的"学术评价与当代学术发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的权威说法,中国高校科研能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五[1]。对此官方说法,学者们感到"无奈而悲哀",因为"把发表论文数量作为科研能力的评价方式,造成‘学术泡沫’炫人眼目与‘学术垃圾’堆砌如山"的现况[2],  相似文献   

17.
《云梦学刊》2009,30(2):F0003-F0003
“改进学术评价机制专题研讨会”2009年2月21日下午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会议室举行,来自学术界的专家学者结合近年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学术评价的现况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其前因后果,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以推动建设良好的学术环境,从而促进学术进步、学术创新与学术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大庆社会科学》2009,(1):159-160
上海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童世骏认为:学术创新是学术研究的根本目标,而一项成果是否真正属于创新,只有通过一个学术评价过程才能得到确认。但“创新”意味着与众不同,而“评价”要追求得到公认;公认的东西往往是常识,而创新的东西往往会被看成怪论,所以,学术创新与学术评价之间存在着矛盾。两者的矛盾如何解决?我的回答是:“好的”学术评价才能确认“真的”学术创新。真正的学术创新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研究者甲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文学术期刊如何发展,不仅是期刊界和学术界正在思考和忧虑的问题,更是相关职能权力部门要认真对待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根本是学术和期刊如何发展和评价。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其自身健康发展的自然结果,国际化的本质在坚持特色和特长发展,并不等于英语化。特色、特长发展要体现时代性。排斥趋同化和模式化。在国际竞争中,要认清中文学术期刊自身发展的规律,合理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经验,既不能全部走市场化的路,更不能一味追求集团化。合理评价学术和期刊是中文学术期刊健康发展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20.
借用功能语法的主位和述位概念,将现代汉语中的评价分为主住型评价和述位型评价。运用评价理论,系统地论述了主位型评价结构“X的是”及其评价功能。本文的研究体现了形式范畴化和意义范畴化的结合,可以说是追求形式和意义互相印证、体现语法模式化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