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哲学经典,也是柏拉图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它自始至终都贯穿着“正义”这条主线,而政治正义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重点论述的思想。流理与总结柏拉图的政治正义思想,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方与中国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乌托邦》与《大同书》对战争的提及并非巧合,莫尔和康有为先后于近代世界历史的浪潮中目睹全新“他者”的浮现以及“他者”与“自我”的矛盾,在现实的触动下深入反思乌托邦思想体系中“乌托邦”与“非乌托邦”之间的空间矛盾。二人都希望消除战争,但是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展现出空想社会主义战争观的思想演进。《乌托邦》体现出莫尔对扩张者的规劝,其希望实现小邦善治,但这一思想在世界历史的浪潮中显得缺乏实践性;《大同书》则希望随着世界历史的发展,国界区隔会逐渐消融,各国可以实现联合,走上“大同”的道路。这一战争观流变不仅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更是世界历史发展历程的折射,是现实世界中资本主导的“时间消灭空间”的历史进程在思想上的反映。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未能看到消除战争的现实力量,未能对资本主导的全球化趋势做出完整评价,但仍可以启发今人批判性地看待资本的力量,为维护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3.
详尽地阐述了柏拉图在《法律》中的“法治范式”内涵。文章认为,柏拉图是在法治伦理之基础上构造出法律统治至上的“法治范式”,即这种“法治范式”是在以节制伦理为核心的公正、平等、自由以及智慧等法治伦理中生成的。在此基础上,柏拉图试图重建古希腊城邦的和谐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莫尔的《乌托邦》虽然有近两千年之遥 ,但它们均可谓社会主义的早期学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形成了西方哲学的传统框架、奠定了世界文学艺术评论的基础 ;莫尔的《乌托邦》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柏拉图是站在维护和改良奴隶主专制的立场上构筑理想国的 ;莫尔却是站在揭露和反抗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场上、主张建立一个摆脱了社会邪恶、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乌托邦》源于《理想国》又高于《理想国》。该论文从两位作者的个人历史背景、所处的时代背景、内部、外部作用、作品的主要内容、艺术风格、理论价值、艺术价值、局限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并就其相同性、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是一部哲学和政治学著作 ,由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马克思语 )。因而 ,《理想国》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经济问题。同时 ,关于经济因素中的伦理问题又是像柏拉图这样的著名道德学家不能不密切关注的重要一环。因此 ,他的经济伦理思想尽管没有直白地表露 ,但仔细研读其著作 ,这一思想仍能清晰可辨。  相似文献   

6.
《理想国》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的主要代表作。在书中,柏拉图运用与不同人物对话的方式,从探讨“正义”的概念出发,全面阐述关于哲学、政治、道德、教育等广泛问题的见解。柏拉图提出了由“哲学王”统治、社会不同阶级各守本分、各司其职的理想国家模型,并系统论述了“哲学王”培养的教育方案。《理想国》是西方世界第一部完整的教育著作,其中所提出的强调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注重精英教育、以心灵提升作为教育的目的以及以“四艺”(算术、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理论)作为重要教育内容等主张,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桃花源记》流传几千年,人们百读不厌。鸦片战后,我们才发现它和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理想国”,近代英国政治家莫尔的“乌托邦”何其相似!在人文科学观念迅速更新的今天,国外汉学家对这篇奇文的诠释也开始换代。东京大学比较文学系主任芳贺彻教授是日本研究《桃花源记》专家之一,据他之见,桃花源里的时与空是破译这篇名文特色密码的一把钥匙。与“乌托邦”严格的户籍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的《泰阿泰德》中有两段为人熟知却常被忽视的离题话,姑且可称作“助产术”和“离题漫谈”。本研究就着眼于这两段隐匿于柏拉图知识论名篇的文字,并对其中所描述的两种典型的哲人形象展开分析,力图诠释两者之间的关联与差异;同时,这两种哲人形象作为两种范式,其背后存在着对于哲人的两种理解,而这不同的理解当中,更是潜藏着对于哲学史的现实关切,即为我们考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以及柏拉图本人作为一个哲人所呈现出的形象提供了一个维度。通过对于文本的解读,也尝试为《泰阿泰德》中的这两个段落提供一种解读,从而见微知著地使柏拉图用这部对话所要呈现的问题之整体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西方哲学中的经典名著,曾经吸引了历代思想家的关注和阐释。尤其是柏拉图关于真理的三个比喻,更引发了诸多研究和不同的解读。本文在细研这些比喻的基础上提出,柏拉图的真理观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也有其积极意义。文章并结合尼采对柏拉图的批评,提出了后现代语境下对于真理的认识应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理想国》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西方名著,柏拉图以“正义”作为他法律思想的出发点,正义理论包括了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他还强调了“人治”的思想。法是正义具体内容的体现,正义是法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我国当前的法治进程必须坚持依法治国,追求法治的核心正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