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了委婉语产生的心理文化根源 ,说明委婉语是一种共同的趋美心理所致 ,是为了达到某种“心理平衡” ,同时又兼顾了礼貌原则。在此基础上 ,着重从正面文化价值和负面文化价值两个方面论述了委婉语的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及关学意蕴。受宗教审美观和封建等级观念影响,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死亡”有关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文学经典《红楼梦》中“死亡”委婉语的罗列和分析,进一步认识、掌握委婉语的使用规律。《红楼梦》“死亡”委婉语有常规委婉语和非常规委婉语两大类。常规“死亡”委婉语主要受宗教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影响,而非常规“死亡”委婉语从心理接受层面分为感情疏远型、感情愤恨型和感情深厚型。  相似文献   

3.
在英汉两种语言体系里,委婉语是一种被广泛使用并深受社会文化影响的语言现象。英汉委婉语的差异折射出各自所承载的不同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忽视这些文化差异就会在委婉语的翻译中产生诸多问题。在文化视域下探讨委婉语翻译策略将有助于委婉语翻译理论及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委婉语作为普遍存在的人类语言现象,无论扎根于那一种文化土壤,必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中,委婉语的使用存在着明显差异。本文将从中产阶级文化、妇女解放运动、种族问题、政治和战争各方面探讨影响美国委婉语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语义取象和文化认知的角度,对古今汉语、英语和日语中的委婉语进行比较,阐释了这些语言中的委婉语所具有的共同取象模式,以及掺入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因素之后的取象差异,举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语言意义反映,指出了委婉语表现形式上的各自民族特色,揭示了社会文化因子在语言中投影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语义取象和文化认知的角度,对古今汉语、英语和日语中的委婉语进行比较,阐释了这些语言中的委婉语所具有的共同取象模式,以及掺入不同的文化和语言因素之后的取象差异,举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的语言意义反映,指出了委婉语表现形式上的各自民族特色,揭示了社会文化因子在语言中投影的深层影响.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是一种委曲含蓄、烘托暗示的语言表达方式。委婉语普遍存在于英汉民族的文化中,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它体现了语言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从社会文化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委婉语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委婉语的社会功能,并通过具体例子对比分析了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共性和特性。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态孕育了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英汉两种语言中委婉语使用的不同有着深层的社会文化动因。委婉语的产生源于禁忌,源于不同的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委婉语存在于社会文化生态中的不同层面,有职业委婉语、政治委婉语等。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汉语中的委婉语不如英语中的委婉语丰富。但是,汉语也在随着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改变而在不断发展中。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和文化互为表里。东西方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而不同的社会语境,也决定了人们选用不同的委婉语。对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减少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与失误,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是社会语言学的一种语言现象 ,它带有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标记。文章从 4个方面论述了委婉语的形成和使用是出于人们不同的社会心理需要。委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熟悉和掌握委婉语 ,有利于提高英语鉴赏和应用水平 ,在交际中了解英美人的心理与风俗文化。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动物语汇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像。它像镜子一样反映出各民族的文化观念、社会心理、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的变迁,观照着文化的内核。了解动物词的内核,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和不同文化的导入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探求英源外来词所蕴含的文化现象与文化价值,从英源外来词的发生、音译过程、使用群体等角度分析研究了英源外来词中存在的社会、心理活动以及社会文化信息等文化学内容。研究结果表明,英源外来词反映人类社会发展水平、语言禁忌与灵物崇拜等心理文化以及个人社会文化信息,具有深刻的文化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会文化活动包含着特定社会的价值精神,表达该社会的价值关系及其要求,具有伦理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项政策和活动蕴涵着德性论倾向、正义性问题、人道主义精神和道德评价。  相似文献   

14.
文身是远古时代产生并发展传承至今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黎、傣、高山和独龙等民族中,文身遗风至今犹存,它与各民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社会和学术研究价值,并表现出物质与非物质双重属性。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影像记录等抢救保存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方案和乡村建设的总方针,农村文化礼堂则是乡村振兴的一个载体。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文化礼堂的文化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分别与“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三大目标发生不同程度的耦合。然而受到不同制约因素的影响,农村文化礼堂的多维价值输出正面临不同程度的考验。为此,要通过确立实效性与创收性结合的建设运行理念、完善引导性与多元化结合的参与主体结构、构建广泛性与全面性兼备的主体教育机制、打造借鉴性与创新性互补的活动开展模式、建立规范化与多样化兼备的成效考评机制等措施促进农村文化礼堂价值有效输出。  相似文献   

16.
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对英语委婉语的产生及运用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英语委婉语运用得极为广泛,并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和掌握委婉语并予以正确实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该社会基本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该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占领思想阵地;必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全面贯彻"双百"方针;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积极开展理论批判,抵制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化价值的人学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非功利性存在特性决定了人的文化特质。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文化价值是指文化作为客体 ,它对于人的文化本性和需求的意义。文化价值旨归主要体现在文化与社会发展及其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两个维度。发展先进文化 ,必须努力建构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功利与公正相统一、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统一的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社会,文化产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文化产业对当代社会具有文化性的功能,它是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经济利润的增长点,是一种有利于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同时,文化产业也有利于扩大城市就业,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综合的联动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前谈话类节目发展迅速,作为大众传播中一个思辩性较强的节目形态,谈话类节目对公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影响从传播角度来看很难量化研究,但其社会文化意义却呈现较明显的特征。谈话节目的发展如何解决自身的一些问题,本文从社会、文化的角度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