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西方人都有认识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的知识自由、恪守伦理道德理想的意志自由的哲学思考。中西方人都有文学认识必然的审美自由、超越必然的审美自由的理论阐发。比较而言,中国人的哲学思考,偏好恪守伦理道德理想的意志自由;文学审美自由理想的理论阐发,偏好超越必然的审美自由。西方人的哲学思考,偏好认识自然法则和社会规律的知识自由;文学审美自由理想的理论阐发,偏好认识必然的审美自由。  相似文献   

2.
三在人类文化史上,在每一次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崛起的表象背后都脉动着哲学的生命冲动。严格地讲,如果没有一遁入哲学的思考就贪婪而忘我地扑向诗思之疯狂的天赋,如果没有良好而敏锐的哲学意识,就无法带着一种生存的体验走进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空间。值得当代文学研...  相似文献   

3.
王符文学观念具体表现为对文学美刺功能的重视,主张文学的实诚精神.其本末兼顾的思维方式,是这些文学观念的内在哲学基础.王符文学观念虽然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但是在东汉中晚期文学思想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同时其本末观念的思考对魏晋文学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反映论与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兴起有关。文学反映论从整体上把文学视为社会生活的反映、一种认识活动,20世纪在苏联、东欧、中国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模式,也经历了曲折的演变历程。文学反映论既有局限性,也包含一些合理因素。在反思反映论的同时需要对反映论的历史功过以及列宁的反映论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文学反映论的前景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从大自然文学文本在题材内容上的特殊性出发,充分挖掘中西生态美学的理论资源,从这一文学样式的哲学意蕴和审美特征双重视角加以把握。在这一过程中,突破对大自然文学的生态伦理维度的单一思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融入文学世界的整体性中,特别是对审美意象的分析,力图在细处把握大自然文学所彰显的"主体间性"和"在场"意识;进而反思当代生态美学研究的偏颇,使哲学立场的关怀兼顾生态平衡的宏大叙事和个体生存的鲜活性。  相似文献   

6.
马塞尔·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的写作中,为艺术赋予了重要的角色,他试图通过一种艺术的哲学思考,将他所体会到的美好但转瞬即逝的瞬间、他的文学建构观念以及对真理的追寻,用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进行再现,将逝去的时光变为现实的时光,形成真正的绵延。在普鲁斯特的作品中,深刻地体现了文学、艺术和哲学三者的交汇与结晶。  相似文献   

7.
作为较少为内地学者关注的现代新儒学的第三代人物刘述先先生,其著《文学欣赏的灵魂》是新儒学为数不多的文学批评的代表作。该著拥有一个独立自足的完整的系统,包含了作者对文学与哲学、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等多重关系的思考,以及对文学背后的"人性光辉"的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8.
"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 中外文学和绘画作品中都有充分的表现.从文学的"观景"描述到绘画的"景观"再现, 充分反映出东西方由于所处不同的文化境遇, 对景观有着不同的审美理解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9.
实践论的新思辨是王元骧新马文艺学的组成部分之二,也是王元骧文学原理的哲学思考之二.该文由实践论新解读、知行关系异同性与知行说中西比较等三部分结构而成.在实践论新解读中,又分别对实践论的历史品格、实践论的学理品格与实践论的艺术品格进行学术阐释,从而澄明王元骧的新思辨具有哲学高度.在阐释了知行关系异同性这一总体原理以后,接着对知行说作了中西比照与超越的如下阐释知行说学理的中西雷同、知行说学理的中西异态以及王元骧关于知行说学理的当代超越.王元骧从实践论平台攀登本体论平台.这是属于王元骧文学原理的哲学思考之三的另一课题.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21世纪的科技哲学研究应如何定位和发展 ,国内学界一直在思考和探索。“2 1世纪的科技哲学专题论坛”刊发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委员会副主任胡新和教授等一组文章 ,分别从科学哲学在中国的历史、现状、未来、我国科技伦理研究中的两种倾向、艺术中的科学、2 1世纪科技哲学的发展与转向、科学方法论的新近发展及未来趋势、科技革命与文化发展等诸多方面作了纵深的探讨和阐释 ,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观点 ,资料翔实 ,引人思考 ,值得关注。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学、文艺学自身如何发展 ,要不要保留本土文化资源 ,如何凸…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德国十八世纪重要的思想家赫尔德从早年的美学和文学研究转向历史哲学研究的内在思想契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早年的赫尔德兴趣主要在于文学与语言批评,后来他却将主要思考放在历史哲学之上。笔者认为,促成赫尔德研究转向的思想契机主要有两个:一是以牛顿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分析的方法";二是整个赫尔德的思考预设为背景的基督教神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论文选取五四文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当时诸文学流派对西方唯美主义的接受,以此为着眼点来思考中国文学现代性的问题.论文聚焦于五四文学,但并非全面叙述整个五四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而是以唯美主义的审美现代性作为理论资源和研究策略,考察这一时期几个十分突出而且意见迥异的文学流派及作家代表作品,运用平行研究和影响研究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哲学分析来论证唯美主义在中国的接受.  相似文献   

13.
哲学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为自己确立一个位置。对哲学之终结的不断宣告和哲学的日趋文学化、文化化的趋向,使得学院的和非学院的哲学家都在思考哲学的定位问题。一门像哲学这样的学科,在延续了几千年之后,如果它既没有被融化到不受规则约束的、原创的文学之中,也没有被融化到受历史资料的限定、随时准备将想象让位于新的考证结果的史学之中,那么它的继续存在就必定有其独特的理由,有其自身之为自身、无法为他者取代的特性,必定有其专属于自己的位置。但是,即使在容易得到理解的人文学科领域以内,哲学目前仍然还在为这个定位犯愁。首先它不能沦为纵横驰骋、随心所欲的文学创作,也不能变成字字有据、句句可依的历史考证;其次它无法像文学那样给人以感官的享受,也不能像史学那样为人提供生活的经验和教训。———哲学还能做什么?本文是对此问题的思考记录,但这些思想没有提供结论,它们以问号告终。  相似文献   

14.
对杜威的哲学概念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其中所蕴含的生存论特质。对于杜威来说,哲学是对批判的批判,而非探寻真理的活动。哲学具有价值、理智与形而上学三个根本性的维度,每一维度都与生存相关联。哲学植根于生活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并存的存在之中,以由偶然性所引起的问题为起点,是一种理智的生存方式。杜威对于哲学与文学的关系的思考,有助于理解理智在其哲学概念中的重要性。这一哲学概念体现了杜威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途径及其整个哲学的理智实践的旨趣。  相似文献   

15.
文学实践本身就是表意行为,但文学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必然会带上不同的文化色彩,形成具有文化特点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因此,从文化的角度来思考文学便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解读陶渊明的文化心理与生命哲学,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他那里呈现出一种整合交融的态势,这是他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独到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时间哲学是福克纳作品的一个显著特征,他以独特的时间技巧来展示出他的时间哲学.在短篇小说<献给爱米莉的一朵玫瑰花>中,福克纳以时间倒错的方法,用一个个片断还原了一个生活在过去,用心理时间思考的老姑娘爱米莉·格里尔生小姐,使文本呈现出谜一样的特征,具有极高的文学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胡适一生致力于哲学、历史研究,其思想观念中的理性、反思、思辨色彩反而促成了在文学思想史领域的辉煌成就。《文学改良刍议》就是他带领大众进入中国近代文学的纲领性文件。他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有怎样的文学史观,在文学创作中即坚持怎样的创作规范,因此其言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迈向近代文学的步伐。反思胡适的文学思想史观不仅有利于推进中国近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而且有利于分析并认识当前学界对于文学观念、文学本质、文学意义、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等范畴与命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17世纪的英国,哲学与文学的紧密结合成为文学和哲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各种哲学思想对许多文学家及其文学作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在我国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文学思想史的兴起还是晚近的事情 ,所以这一学科目前仍然面对一些尚未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例如何谓文学思想史 ?文学思想史从发生学上是如何产生的 ?文学思想史与社会政治思想史、哲学思想史以及文学史、文学理论批评史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它最基本的特点是什么 ?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和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共同推动了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的语言转向,影响了20世纪文学理论的思维方式,推动文学理论研究关注语言的建构潜能和文本的陈述形式,催生了不少新的文学理论命题,丰富了对文学的理解和解释。语言转向是在20世纪哲学反形而上学思潮、反本质主义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发生的,哲学更多地关注人生、艺术,语言成为哲学反思形而上学,进而反思哲学自身、思考生命意义的一个通道,这一点也在文学理论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