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其优化问题已成为德育改革的重点。近年来,我国对德育课程的反思更加深入,改革也更有力度。这里,笔者将从现状、发展来探讨我国的思想品德课程。一、我国思想品德课程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都颁布过重要文件。如1988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1994年颁布了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中学德育课程是我国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加强和改进中学德育课程是课改的重要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实施素质教育"、"更新素质教育观念",它又一次彰显了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德育在人的全而发展中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新课改虽已进行了几年,但要真正实施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其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深刻领会初中思品新课程理念、把握好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3.
农村村小思想品德教育落实不够,在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品德教法、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加大村小教师德育培训,加大德育教育测查力度,加大村小财力投入,增加编制,开发德育教育校本课程,经常开展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4.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以看出,政治课是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虽然中学其他各科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不是像政治课那样,整个教学都着力于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本质上应该是一门德育课程,义不容辞地应发挥其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5.
程亚 《科学咨询》2008,(20):11-11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任何学习活动最终都要由学习者完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效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密切相关,如何有效地结合学生实际开展教学,是值得教师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的作用、时代背景与学生的要求等与以往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对教材的运用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了解学习的动机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根据教育心理学规律,联系学生生活现实情况,合理运用新教材,促进有效的学习,提高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效益,实现德育学科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一主三学”教学模式在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龙国 《管理与财富》2008,(11):147-148
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程。“一主三学”模式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并为开放教育系统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远程特色的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和操作程序。研究“一主三学”模式下高职德育课程的教学,旨在加强高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内涵建设,拓展和发扬远程教育的学习文化,以利于高职德育教学的改革和质量提升。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远程教育学习理念入手研究高职德育教学改革方向,从拓展德育课堂教学手段出发研究高职德育教学实现方式,从中得出“一主三学”与高职德育教学的具体关系、应用方法和操作程序等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业成绩在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小,导致学校和学生对该课程普遍重视不够,再加上教学模式改革不到位,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存在兴趣不浓、主动性不高、实效性差等问题。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应作出相应改革。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首先,实施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已经十多  相似文献   

8.
赵顺平 《科学咨询》2003,(22):36-36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改革仍不断进行着,而在众多的教育改革内容中,改革课程无疑是核心.在语文、数学等许多领域内课程改革建设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如何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如何进行小学德育课程改革方面却是"微波细浪".小学德育课存在着针对性和实效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村小思想品德教育落实不够,在教师队伍建设、思想品德教法、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建议加大村小教师德育培训,加大德育教育测查力度,加大村小财力投入,增加编制,开发德育教育校本课程,经常开展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0.
现代的课程论越来越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以增强各门类知识间的综合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是要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1.
《小学德育纲要》明确指出: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各科教育应以思想品德教育为根本,一方面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会尊老爱幼互相团结;另一方面培养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热爱自己的祖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面对新德育课程赋予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过去陈旧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和方法,以保证新德育课程的顺利实施。一、教师是德育资源的创新者历史和社会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材料。教师应由对这些德育资源的利用者转为对这些德育资源的创新者。第一,开发课程德育资源。在实施新德育课程中,教师应由课程的使用者转为创新者,把新德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作为新德育  相似文献   

13.
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联系生活实际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个重点,并明确写入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因此,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应主要致力于联系生活实际,即做到课堂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4.
张燕 《科学咨询》2008,(22):71-71
德育,古人谓之"礼"是培养人们的思想品德,塑造人们灵魂的教育活动,故将其列为"六艺"之首.英语学科教学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中应该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语言教学的规律,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交际和阅读能力;又要注意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外语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5.
大德育模式是符合信息社会时代特征,符合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全新德育模式。高校人力资源优势明显且信息化建设较全面,但德育实效和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同社会期望存在反差,高校德育的重塑与创新,须以大德育模式为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师(特别是中职学校教师)分析当今学生思想品德现状及成因,研究措施有力的管理对策,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是学校教育中迫在眉捷的首要任务.笔者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普通德育工作者,现就我县中职校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教案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与教学反思的关系、课堂教学中‘静’与‘活’的关系、问题解决与问题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在诸途径中居于特殊重要地位,它以课程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由此可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让良好的思想品德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塑造青少年真、善、美以及乐观进取的美好心灵,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