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农家书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将为农村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笔者以对上海市农家书屋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前上海农家书屋的现状和发展目标,针对现存问题,从融资多元化、三农图书市场政府调控、图书更新机制、书屋管理规范化以及如何有效引导农民进行阅读等方面出发,探讨农家书屋可持久发展的常青之路。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任务,农村文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农村公德建设是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农村公德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农民公德及农村公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我国农村公德建设的主要途径和举措三个方面对农村公德建设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它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显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共同意愿。然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的群众文化生活是否丰富多彩,却也占据相当比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作用。因此说,如何开展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欢的基层农村文化活动,这对提高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升新时期新农民的文化道德情操,以及有效增强农村文化软实力等,乃政府文化部门以及文化工作者,亟待思考,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为党中央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农村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肩负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农业大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部署,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美丽中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基础,意义重大,任务紧迫,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机制体制制约等问题和瓶颈,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加以解决,不断加强广大农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全面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法治化发展,农村法治建设的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将法律文化建设融入到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中,将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融入到农村的文化生活文化建设中势必会推进农村的法治化进程,使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应该从制度层面和意识层面等多角度全面加强农村的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农民纠纷解决机制,使农民解决纠纷的思维方式逐渐向法治化转化,促使我国早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7.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短短20字的定位,涵盖了多方面意义。出国农业培训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发展、农民的生活富裕和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村官"政策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举措。"大学生村官"适应了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解决农村的人才短缺开辟了新渠道。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分析了大学生村官服务基层的内外部阻碍因素,从大学生自身、村委与村民、政府和管理层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促使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服务下沉,大力推进农村基层人才资源的开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我省人事人才工作的基本工作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不断完善农村基层人才导向机制,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不断完善农村基层人才服务机制,为农村基层人才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三是不断完善农村基层人才管理机制,为农村基层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但随着我省农村基层人才队伍开发的逐步深入,农村基层党政、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农村实用四类人才开发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层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吴伶俐 《人才瞭望》2008,(10):27-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农战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把握农村高级实用人才的本质特征、重要作用、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村还不太发达,各项建设较为落后,特别是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支持不够,目前还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尤其是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濒临灭绝。鉴于此,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护和发展地方文化特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特殊群体的关怀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提供知识信息资源服务和关怀特殊群体。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文明建设,对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图书馆对特殊群体的服务不尊重、不到位、不能区别对待,使特殊群体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影响了图书馆的形象。本文针对未成年、老年人以及残疾人这些特殊群体提出了改进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使农民职称评定工作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郑州市人事局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入乡(镇)村组调研等形式.对该市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情况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调研.摸清了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现代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原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5.
人事部门如何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宜昌市人事部门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不断探索与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也面临诸多困难和困惑。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和农村人才工作的实际,笔者对人事部门服务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初步探究,以期待提升农村人才素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作为农民的主心骨和领头人,农村领导干部肩负着贯彻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干部的工作职能、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村干部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将得到凸现。有能力并且愿意为农民服务的村干部队伍将给地方发展提供良好的帮助,不愿为农民办实事的村干部队伍将使当地的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村官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耿相魁 《人才开发》2008,(11):40-42
大学生任村官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新举措。新农村建设是政府主导的、有益于农民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全社会的重大工程,它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大学生村官适应了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渴望,为解决农村的人才需求提供了新渠道。因此,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去建功立业、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这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农村实用人才。目前焦作市广大农村实用人才状况究竟如何?人事人才部门究竟如何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开发人才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日前,笔者和县市区人才部门一道,采取走访,问卷座谈、填写表格、查阅资料的形式,对孟州、沁阳等6县市及中站、马村区500多个乡村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结果发现广大农民渴求知识,渴求农业技术,渴求致富带头人,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文化水平偏低,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直接制约着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逐渐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首先从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入手,深入探讨了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