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琼州学院学报》2017,(3):72-81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如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起点和起因、影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因素及解决我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路径选择等。这些有益的探索,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问题和二元经济结构的起点、起因和根源认识不清;把二元经济结构与"三农"问题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混淆;在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的思路上过度强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分析二元经济结构跟其他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时存在想当然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王丹 《社会科学论坛》2007,(14):115-120
二元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是造成二元经济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入手,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的特点以及人力资本城乡差异,分析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所发挥的促进作用,并提出缩小人力资本城乡差异实现二元经济的顺利转化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二元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典型特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低是造成二元经济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人力资本的作用机制入手,结合我国二元经济的特点以及人力资本城乡差异,分析了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过程中人力资本所发挥的促进作用,并提出缩小人力资本城乡差异实现二元经济的顺利转化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进程与制度变迁的进程大致相同,长期以来,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也表明: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转型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着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的进程也影响着二元经济转型的进程。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的历程分析,中国要素市场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城乡二元经济转型,因此,在二元经济转折区间内要注重推动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农村科技体制的创新和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5.
杨健  关慧 《理论界》2009,(6):14-15
二元经济结构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本文对国外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相关理论和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的城乡平衡发展理论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并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城乡平衡发展理论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镭 《学术研究》2008,1(3):61-75
人类社会自从法律形成以后,社会秩序就一直表现为习惯-法律的二元秩序样式.近代以来世界秩序的变革受两种模式的经济变迁的决定:一种是一元的经济变迁,一种是二元的经济变迁.由此形成一元经济下的二元社会秩序和二元经济下的二元社会秩序,前者面临的秩序矛盾是单一的,后者面临的秩序矛盾是多重的.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二元社会秩序的生成是由中国的传统-现代二元经济所决定的,这种二元秩序中的规则关系表现为法律和习惯两种规则体系的矛盾和冲突.如果承认当下中国传统-现代二元经济的现实,就应当承认传统经济下习惯法权存在的合理性,也应当承认在这种传统经济中形成的习惯规范的合法性,继而协调法律与习惯的矛盾关系,俾使当下中国的秩序治理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7.
二元经济结构描述的是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现代经济部门(地区)与传统经济部门(地区)之间的对立、互动现象.南京城市经济二元特征明显,不仅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南京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限制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本文从二元经济的主要理论着手,对南京二元经济的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解决二元结构转换.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不断强化,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采用1986-2010年数据对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经验分析发现,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显著地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相关,两者基本上存在着双向Ganger因果关系。同时,地区间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在西部地区要远远大于东、中部地区。因此,转换二元经济结构对于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在西部地区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9.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二元经济结构尚未得到解决这一问题,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理论被引入我国,成为近年研究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范式。以刘易斯转折点作为观察视角可以发现,我国二元经济发展中的中国特色主要表现为人口红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巨大,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对外开放为我国提供了比较优势。此外,政策性因素也是中国特色二元经济发展的特殊性,这也构成了我国二元经济发展面临的特殊障碍。  相似文献   

10.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一般特征.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国家,但我国的这种二元结构是畸形的,经济发展长期偏离二元经济结构的一般轨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量大大扩充的农村生产要素在农村内部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促成农村工业  相似文献   

11.
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各国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二元经济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将逐渐向一元经济结构过渡。我国提出的现代农业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是破解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正确决策,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状况,必将对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朱沁夫 《云梦学刊》2003,24(5):42-45
可持续发展与政治经济学的结合点是确立可持续发展问题在政治经济学中地位的关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当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要求,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应当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基本前提的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可以在政治经济学的最基础、最核心的理论上与政治经济学结合,即从劳动二重性理论、商品二重性理论上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马慧景 《河北学刊》2008,28(1):158-161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最大制约和亟待解决的难题,20世纪末循环经济以其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成为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际上,循环经济的发展体现出主流经济学方法论上存在的不足,这也正是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与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比较,分析了传统主流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法论存在的不足,进而探讨了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经济学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下竞争性垄断市场的新古典主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是以技术创新为主的经济形态 ,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 ,导致高度垄断与高度竞争结构并存的竞争性垄断市场的出现 ,并在技术要素、生产成本、定价行为和市场效率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市场结构的特点。从新古典微观方面作出诠释 ,在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理论上为新经济找到支撑点 ,并为新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和新经济下竞争性垄断市场结构提供政府规制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用"梯度理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梯度理论是利用梯度差异,通过非均衡增长来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新理论,主要应用于区域经济学中研究生产力的布局.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运用梯度理论特有的运作机理,确定正确的梯度推移顺序,培育经济新的增长极,优化地区产业结构,可以有效地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促进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二元工业化是在城市工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以现有的地(市)、县(市)和乡镇为依托,构建并发展广大农村的工业园(或产业园),有效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人口聚集,推动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并实现农业产业化,达到城市与乡村和谐发展的目的。二元工业化结构的构建必须以产业化为基础,以实现劳动力转移为根本,以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为目标,通过工业化(或产业化)过程最终建成高、中、初三级城市模式,达到解决二元经济问题,实现二元向一元、同质的现代经济转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中的教育均衡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波 《齐鲁学刊》2005,(4):119-1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造成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要实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其基本策略是通过更新观念,摆脱“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思维的束缚;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大力发展非正规教育,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结构多元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工具之一.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在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挥意识形态在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士引 《北方论丛》2015,(5):141-147
贫困表现为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富裕社会”中的贫困表现为私人生产、物质生产的过剩和公共生产、精神生产的不足。加尔布雷思认为,美国“富裕社会”中贫困的原因是不平衡的“二元经济体系”,只要实行“新社会主义”,实现“计划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平衡,就能解决“富裕”背后的贫困问题。由于这一设想是以不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为前提的,所以,只能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改良。只有扬弃经济学的“传统智慧”,建构以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全面生产”经济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富裕社会”中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循环经济下,经济学与管理学在人性假设、研究对象和目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呈现出交叉,研究两者发展趋势和关系,有利于更好的教、学和认识经济学与管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