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单东同志《关于经济效益定义的商榷》一文,对南方十六所院校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以下简称“南方本”)中的表述,提出异议。我们认为:这些批评里包含了对经济效益概念本身的不同理解,在此谨提出来与单东同志商榷。第一个问题:经济效益是一个指标还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指标的概念?我们认为:经济效益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概念。作为经济效益的定义,只能抓住它的根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学界对经济效益定义的表述,到目前为止,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现评介如下。第一种,“经济效益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劳动占用、劳动耗费和有用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南方十六所大学编:《政治经济学教材》1982年版,社会主义部分,第203页)。但教材没有提供一个公式。如果将这种表述列成公式,则: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学界对经济效益定义的表述,到目前为止,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第一种,“经济效益是社会生产活动中劳动占用、劳动耗费和有用劳动成果的对比关系”。(南方十六所大学编:《政治经济学教材》1982年版,社会主义部分第203页)  相似文献   

4.
5.
写作这篇文章,主要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读了胡寄窗教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存在两种含义》一文(载于《经济研究》1990年第3期,下面简称胡文),觉得胡文对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的否定过于轻率,尤其否定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几点看法存在着明显的片面性;为了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价值决定理论,有必要对这些看法加以分析。其二,关于哪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的问题之所以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是由于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特别是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价值决定中的关系问题始终没有弄清楚,导致理论界的意见不能统一;因而也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就教于胡教授及对此有研究的其它同志。  相似文献   

6.
《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简评经济效益定义的几种表述》一文,读后感到该文对经济效益的前三种表述都分别提出了异议,而独对第四种表述没有什么异议,似为不妥。就我看来,第四种表述也未必是完善的。首先,它没有指明劳动成果的性质,是有用的劳动成果?还是无用的劳动成果?或者是有用的劳动成果的绝对量与无用的劳动成果的绝对量相减数?如果是指后两种的劳动成果的话,那末这一表述显然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当代世界,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在对这两种社会制度的认识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比较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我们需要提倡的。但是,比较首先必须立足于客观的、历史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在此,我想谈谈近年来,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电磁学教材中,有关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安培"的两种定义进行了对比和讨论,指出了其中一种定义存在不妥之处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编辑学正在兴起,关于编辑学的定义众说纷纭,认识分歧,有的文章把编辑学的定义综合归纳为注以下六点:①编辑学是研究编印书、刊、报纸和图画等类出版物以及利用声音、图象等宣传手段的学问;②编辑学是研究编辑工作、编辑规律、各种出版物的编辑特征、编辑方法的科学;③编辑学是以编辑为特定研究对象,对编辑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进行专门研究的学问;④编辑学是一种社会科学,它以出版的需要、读者的阅读心理为依据,搜集资料,有系统地加以鉴别、选择、分类、整理、排列、组  相似文献   

10.
看了《学术研究》一九八○年第四期上何新同志的《关于“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本来涵义及其演变》一文,觉得有些问题需要商榷。现在仅就其中有关形而上学的两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向何新同志请教。一、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究竟是从谁开始的? “形而上学”一词,由亚里士多德一部著作的名字转为哲学名词,本来指的是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从黑格尔开始,在这一涵义之外,又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这是哲学史上的常识。但是何新同志说:“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黑格尔从来没有‘把形而上学看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何以见得?他举出了黑格尔的两句话,认为其中的“形而上学”指的是超经验的东西的哲学。其实,这样的话何止两句?还可以举出许多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同志说:“我们讲经济效益,首先应当明确这样一个主要观点,就是要以尽量少的活劳动消耗和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前半句是讲要尽可能地节约,使活劳动和物质的消耗尽量减少;后半句是讲要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在这里关键是产品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只是讲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还不行,这个提法不能体现经济效益。如果产品不是社会所需要的,生产得越多,浪费就越大”(《人民日报》1982年3月30日)。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与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是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12.
价值类型的界定,是探索人生价值观的基础.迄今,相当部分<思想道德修养>课教材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价值分类标准或缺、价值类型表达偏颇、阐述严重失范的状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对价值核心概念进行了理性解读,对价值本质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根据价值主体、价值客体的不同视角,进行科学的价值分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年第十期刊登了徐飞同志《客观真理就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一文,我们认为此文给客观真理所下的定义是值得商榷的。 对于客观真理的定义,从五十年代学术界就展开了争论,时至今日意见仍不统一。但是,绝大多数作者的文中都引用了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中所提出的有没有客观真理及其论述。然而,由于理解不同就对客观真理的定义发生了分歧,形成了根本对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功利主义以资产阶级功利主义与共产主义道德的革命功利主义最为典型。功利理论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的这两种典型形态之间存在着批判继承的关系。由于二者运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立足于不同的理论高度与社会基础,因而有很大差异。下面从理论基础、道德原则、道德评价三个方面剖析其区别,采取的大致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看了蒋学模同志写的“关于劳动形态及其它”一文中,关于生产关系的四个领域和三个方面的论述后,感到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第一个问题,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否包括消费关系?蒋学模同志认为:“按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阐述的理论,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除了生产、分配和交换以外,还要加上一个消费。当然,这里所讲的消费,不是指个人的  相似文献   

16.
我在《关于悖论的几个问题》②一文中,对黄展骥先生(以下简称黄先生)的两个悖论定义③提出了批评。黄先生在《我的两个“悖论”定义》(以下简称“黄文”)中对我的批评进行了反批评。为了推动我国关于悖论这个重大理论问题的进一步研究,特写此文对该文中的一些观点再次批评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过去两年我国经济学界所爭论的价值和两种社会必要劳动的关系问題,卫兴华同志會先后发表了五篇文章杂谝恍┩疽民R克思论价值实现问題的文章,来论证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值的错误观点,是一开始就看出的,并一再加以批评;但是,他对于市場价值的高位和低位的规定性(即对《资本论》第三卷第十章)的理解,在我看来,是一开始就有误解,这是他无法完全驳倒其他一些同志与他大同小异的错误观点的原因。他曾说:除了“供求关系的变动会通过生产条件的变化,引起平均价值或社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一个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对斯大林关于政治经济学对象的定义提出疑义,《学术月刊》1979年第12期刊登了洪远朋同志的《应该恢复马克思的定义》一文,认定斯大林的这个定义所包括的内容“少了许多”“不应该少”的东西,“又片面强调了一些东西”,因而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应当正本清源,恢复马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中两种提法即“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同异点的分析及其科学性的评价,最后得出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提法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陈非 《学术论坛》2006,(9):142-146
赵树理的创作立场、艺术视角、解读方式、文化姿态等均与知识分子作家截然不同.他的农民立场以及由这一立场出发而形成的文化守成姿态与艺术表现上的民间传统坚持,同五四新文学的开放意识、启蒙精神、文化批判以及对艺术审美的现代化追寻有着极大的疏离.正因为此,众多文学史家试图把他纳入五四新文学传统框架中的种种努力都归于虚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