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作为现代化的产物,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经济的发展,我省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量增加,规模增大,实力增强,功能增多,城市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作用越来越强,对改革开放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城市化水平已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准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舟山市城市化与沿海兄弟市地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舟山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提供资料,到2000年,舟山城市化水平达到56.03%,大大高于全省48.67%的平均水平。与邻近舟山经济相对发达的宁波、温州、台州相比,舟山似乎也要高出一些,这是为什么呢?本文试图通过舟山城市化与宁波、温州、台州等沿海兄弟市地的比较,对舟山城市化的特点以及与经…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及预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水平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速地改变着人类社会面貌。城市化是指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从而能够容纳更多社会生产力和城市居民,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并使更多人口能够享受城市建设和城市文明的过程。城市化水平通常是用“一个国家或地区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当代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进步状况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最本质的含义是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从而使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同时还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生产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艳 《浙江统计》2008,(12):19-21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关于城市化的确切概念和内涵,我们认为城市化是一种综合的发展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①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人口转化和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②城市化是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和第一产业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⑧城市化是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传播与渗透的过程;④城市化是农村生活行为方式、物质文化逐渐向集约高效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数量和城市规模都将进一步扩大,城市群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对区域联动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日益明显。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相似文献   

7.
《浙江统计》2011,(4):11-13
加快中心镇发展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浙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心镇小城市化,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浙江建立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的要求,也是实现完全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从现状来看,浙江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但其规模和经济实力相差悬殊,人口集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加快中心镇发展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浙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心镇小城市化,是城市区域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浙江建立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的要求,也是实现完全城市化的重要途径,更是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从现状来看,浙江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但其规模和经济实力相差悬殊,人口集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推进浙江城市化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的不断提高,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利用城市化进一步增强工业化的动力,不仅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整合与升级、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能够有效地推动浙江经济的顺利转型。在经济逐渐成熟阶段,为了不断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必须以城市化为主线,通过强化扩散效应使经济增长中心更大范围地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居民住宅不断得到改善,以及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四大支柱支撑着我县房地产业的发展。尤其是2005年,我县定为城市建设年,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更使我县的房地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是落后农业社会向发达工业社会跨越的必然产物,也是实现经济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途径。由于特定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省城市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省城市化水平为21.49%,结合建制镇,全省城镇化水平为34.76%,不仅低于发达地区,也低于全国平均36.1%的水平。从现阶段我省经济发展实际看,较低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地级以上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发挥城市社会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全省城市人口增加快,尤其是暂住人口上升突出。2004年,18个市年末户籍人口总计7994.76万人,比上年仅增加0.7%;其中,非农业人口达1823.65万人,比上年增加7.1%;暂住人口155.76万人,比上年增加23.8%。同期18个市辖区暂住人口数量比2003年增加38.7%。全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市辖区城镇化率上升快。城市化是社会经济进步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国际上,城市化发展通常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低于30%的低速增长阶段、30%—60%之间的高速增长阶段和高于60%的成熟…  相似文献   

13.
建国后,我省的城市化在曲折中发展,改革开放20年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水平已由1949年的11.80上升为1998年的36.7%;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得到发挥;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的辐射作用进一步得到强化。一、城市化历程回顾建国50年来,我省城市化进程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为城市化的起步阶段。这是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浙江不属于重点项目建设的省份,因此,在这一阶段的城市化呈低速发展态势,城市化水…  相似文献   

14.
何强 《浙江统计》2003,(5):24-25
无庸质疑,城市化的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还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实施。城市化是城化和市化的统一体,城化是指城市作为人口和建筑物的密集地的现代化,市化是城市作为商品交易场所的现代化,二者彼此牵制,相辅相成。我国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但其进程远落后于后两者。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  相似文献   

15.
一、改革开放21年,烟台加快了城市化步伐改革开放之前,烟台的城市化进程同全国全省一样,进程较为缓慢,直到1978年,全市的城镇化水平还不到10%:改革开放21年来,我市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全市GDP总量增长了10.7倍,其中第二产业增长了22倍,第三产业增长了14.4倍,三次产业结构由一二三转化为二三一,城市经济总量不断膨胀,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带动了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全市城市数量由1个发展到8个(未含合分因素),建制镇个数达到160个,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全市总人口增加了85万人,而非农业人口增加了150万人,截止1999年末,烟台全市人口644.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5.7万人,城镇化水平已达到30.3%。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中心,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城市在吸纳剩余劳动力,形成聚集效益,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连云港城市化现状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和科技文化等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乎的重要标志。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连云港市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1984年以来,连云港被作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后,各级政府立足经济…  相似文献   

17.
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   城市化是指某区域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也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的城市社会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浙江民营资本区域流动及产业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珍 《浙江统计》2006,(7):11-13
浙江省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全省的民营企业总体发展水平已跃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全省实现的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所占比重达70%;全国民营企业综合实力500强中,有近一半是浙江企业,数量居中国第一;浙江区域特色经济发达。目前全省拥有工业总产值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群  相似文献   

19.
政府推动型城市化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撤县设区”改革的政策实验,使用一种纯数据推动的合成控制评估思路,分析了政府推动型城市化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政府推动型城市化,在大多数地区发挥了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和援助作用,但是短期内未能带来人口的实质性城市化;②在影响渠道上,这一城市化进程增强了县域财政的收支能力,同时强化了辖区政府在公共服务事务上的支出,进而发挥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本文的研究也表明,在政府推动型高速城市化背景下,需要警惕假性城市化及延缓县域经济发展的双重隐患,过快或干预过多的城市化模式也可能会损害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浙江人均GDP约合10022美元.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来之不易,这表明浙江经济发展站上了新的平台.但是,在光鲜的数据下,浙江经济发展仍存在着区域发展差距大;城市化水平还不够集约;消费率不高;公共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在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两富”现代化的目标下,浙江经济发展如何转型,笔者认为需要做好“四个强化”:即工业产业选择的地域性优势必须强化;城市化的产业基础必须强化;公共服务的统筹性必须强化;去除行政界线、推动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