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组织文学创作上,刘宋时期历代君王都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当时的士族在宴会、游历等许多场合中都有辞赋创作、吟诵的风气.宋文帝刘义隆组织过许多大规模的文学雅集.而且由于他的统治地位,宋文帝喜好往往造成某种风气,引起社会文化风尚的变化,客观上引导了刘宋文学的发展,促进了刘宋文学的繁荣.本文拟探讨宋文帝组织的几次主要的文学雅集,以管窥当时文学创作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僧制指规范僧尼行为的制度。中土僧制为僧俗共制,对中土佛教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中土僧制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的分析,探讨其对中土佛教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元代杭州雅集之风大盛。杭地文人延续着南宋以来的文学传统,以群体的形式集会赋诗、观书题画。雅集活动是元代文人生活史的一部分,其所反映的主题和情感内涵的变迁,是展示元代杭地文人雅趣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杭地雅集活动在元前期尤为兴盛,发展至顺帝至正年间走向衰落,雅集活动的兴衰背后,是杭州文学地位的浮沉变幻,也正是在其趋向衰落的过程中,伴随着吴中玉山雅集发展至鼎盛,元代南方文学中心完成了从杭州至吴中的转移。这对于研究元代南方文艺活动,十分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声吟社成立于1931年,是当时香港影响较大的诗钟社团。社员多为民国初年避地香港的逊清遗老,他们往往利用结社雅集的形式,诗酒酬唱,吊古抒怀,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眷恋和家国的感伤之情。因此,正声吟社创作了大量的诗钟和诗歌作品,并且社作题材多样,艺术水平较高,对当时的香港文坛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目前尚未有学者进行系统研究。考察正声吟社的概况,对研究民国旧体文学与民国香港遗老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还有利于深化对诗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作为清末重要的一部诗话著作,《石遗室诗话》反映了当时诗人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诗歌内容与形式所做的转变与革新。清末诗人郑珍继承韩愈以俗、丑之事入诗的传统,表现出清代诗人对诗歌内容进行的积极探索。诗歌除内容外,形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同光体诗人大量运用长题使传统的诗歌形式产生了“陌生化”效果,为诗坛注入另一种空气。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是相辅相成的,新人与古人、新诗与古诗之间存在着无法回避的文学与文化的“互文”现象,它是文学发展的重要前提。陈衍主张诗人之诗和学人之诗相结合的观点,正反映了这种文学互文关系的现实可能性,而清末诗人也对此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汉魏六朝的杂体诗较为兴盛,主要形式有回文、离合等39种.其兴盛的原因主要是当时的王公贵族生活面狭窄,思想贫乏;士人考究学识,注重文化修养;流行的文学观念重视艺术技巧,求新求异.杂体诗的盛行,锻炼了诗歌技艺,促进了律诗的成熟和七言诗的发展;同时反映了一些诗史状况和文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7.
关于南社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贡献,学界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1923年南社宣告解体之后,学者多倾向于认为南社的历史使命已经终结,因此南社对于现代中国的影响也趋于式微。然而,解体之后的南社并非仅是一项历史遗产,而是与社员的日常交游、文学、艺术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南社解体之后还出现了众多以南社为名义的雅集聚会、诗文唱和及出版活动,反映了社员对于南社这一文化身份的传承与认同。以1923年以后广东分社以南社名义展开的雅集、唱和活动为中心,讨论广东社员在日常交游和文学活动中对南社的看法,以此评价南社作为文化资源在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化雅为俗是与化俗为雅相对的一条文学演变发展途径,这一文学演变发展途径在世俗文化繁荣的时代最为明显。在世俗文化繁荣的时代,世俗文化的代表们往往以通俗文学的价值观念和标准改造高雅文学,试图从俗文学角度重新定义和建构文学,以巩固其合法性。冯梦龙的《夹竹桃》最具典型性,它展示了通俗文学是如何以其价值观念和标准改造高雅的《千家诗》的,揭示了化雅为俗在文学演变发展史中的意义:俗文学通过对文学的重新定义和建构,为文学的演变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天津查氏水西庄诗人群以布衣寒士为主体.在雍乾之际政治牢笼文学、文网钳制思想的特定时空中,他们以荒寒阗寂的内心情状和独立自持的个性精神彼此认同,构成相互交好的“心理场”,形成和谐融洽的雅集氛围.在雅集酬唱中,诗人们一方面以诗酒自娱、淡泊自守的方式调适心灵;另一方面在互诉心声中宣泄情感,展现出雅集圈内自足自乐、与世疏离的文化心态.这种情感氛围与文化心态凸显了水西庄文人间真契相谐、濡沫相依的精神气场,而这也正是文网高张时代雅集文化内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雅集”是近代文学社团南社的主要活动形式。本文运用历时比较和安全分析的方法,指出南社人的雅集的召集、时间和地点的选择、文学创作诸方面,既承袭了传统文人的形式,又注入了时代的新质。  相似文献   

11.
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建安时代,由于人的觉醒,大自然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建安文人有着强烈的旅游意识,经常雅集、游园、宴乐、赋诗,形成一个文人旅游群体,这促进了建安旅游的发展,催生了包括旅游文学在内的建安文学的繁荣。这种集游、乐、文、宴、住为一体的旅游活动,开启了后世文人雅集游赏活动,甚至对现当代旅游业的发展也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是美国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它强调精神,反对当时的趋物主义,重视个体,崇尚自然,它对美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形式上主要是象征主义,内容上主要是自助精神。  相似文献   

13.
沈约是齐梁之际的著名诗人和文坛领袖 ,其文学活动包括诗歌创作、提励文学新人、参与文学集团与倡导以“三易说”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思想四个方面。他所提倡的“四声” ,引起了声律说的广泛流行 ;求真向俗的文学思想更在当时起到了革除晋宋诗歌生涩僵硬的弊端的作用 ;而这种文学思想却又导致了后代诗人对沈约的批评与冷落。  相似文献   

14.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翻译活动虽有所发展,但翻译文学仍处于中国文化多元系统的边缘位置;五四运动之后,翻译文学跃居中心位置。文章试用佐哈尔的多元系统理论,结合中国当时的文化语境,分析中国翻译文学在五四运动前后地位的转变及其原因,兼论五四时期中国翻译文学的作用与影响。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文学在文学思想、语言发展和形式库方面需要翻译文学来为其提供新的思想和文学话语。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雅与俗,不仅有其社会价值方面的意义,主要对应于文学产品的社会功利性;也有其文学价值方面的意义,主要对应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创新性;更有其文化价值方面的意义,主要对应于文学物品的文化整合性。文学作为产品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文学作为作品必定成为个体的创造,文学作为物品必然体现文化的综合。因此,文学的雅与俗的这些价值构成了一个系列性的价值集合体,并且在历史的进程中显现出由社会  相似文献   

16.
“以诗为词”是人们对苏轼词创作的基本认识 ,但“以诗为词”与词体文学的发展及其与“雅词”的关系怎样尚需深入讨论。苏轼以写诗的态度进行词体文学的创作 ,从内容上将当时尚属俗文学的词体文学纳入传统雅文学的范畴 ,以词来写士大夫文人在诗歌中所表现的思想、情感、交游、应酬、雅集等官场及日常生活的情事。同时 ,苏轼并没有忽视词体文学自身的艺术特征 ,他并未完全将诗歌的题材用于词体文学的写作 ,而是在表现士大夫文人的生活和思想情感的基础上 ,有选择的将诗歌的部分题材用于词中 ,既突破了词尚俗的传统 ,在内容上使之归雅 ,为南宋以后的雅词提供了借鉴 ,又使诗词各自的表现特征得以保持。因此 ,苏轼的“以诗为词” ,对词体文学的贡献 ,应该是使词的归雅 ,并且具备了雅俗共赏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驻藏大臣在藏族地区开展的藏俗改良运动,不仅是藏区"新政"的一部分,也是全国"新政"运动的一部分。驻藏大臣借助在藏区"新政"的推行,一方面对西藏旧的政体进行了较大变革,以让西藏地方处于中央政府的绝对控制之下;一方面试图让藏族地区与汉族地区拥有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通过对藏族传统社会中的"落后习俗"的改良和广兴教育,实现文化同构,为西藏社会的发展开辟道路。藏俗改良运动开启了民智,培育了新风,打破了藏族地区长期以来的文化封闭落后状态。但由于清王朝自身的腐朽衰落,西藏僧俗上层的抵触,群众基础的薄弱以及对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强大力量和对传统习俗的超稳定性缺乏深刻认知,导致藏俗改良运动失败。这场运动,是驻藏大臣落实清政府在全国推行民风民俗改良统一部署工作的一部分,并非驻藏大臣自己设计实施的专门针对藏族地区而采取的措施。在运动过程中,虽然确有一些方法措施显得简单、粗暴,但似乎与"大民族主义"无关。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对元代僧人相关的宗教、文化、经济、制度以及僧诗的研究状况进行论述。论文认为,目前,学术界开始重视元代佛教文学研究,但研究力量比较薄弱,尚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9.
武侠小说与文学雅俗之分的文化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学的内部运作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讲是由传统文化中的学统、政统、道统的运作方式决定的,文学的雅、俗之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与价值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文学的文化意蕴决定了文学的性质和特点,也决定了一种文学形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德堡浪漫派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产业革命完成和法国大革命的基础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学活动反映出消极避世和民族自我认同两种趋势。以当时的社会发展为背景,以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为线索,考察海德堡浪漫文学的兴起、发展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