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强 《职业》2010,(14)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后进生,用心中的爱去感化他们,用智慧去改造他们,后进生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一、爱是后进生转化的根基 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爱学生是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涵.后进生由于平时受到的惩罚和指责多于赞扬和鼓励,所以更渴望得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爱护.  相似文献   

2.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知识、技能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他们优良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关键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社会化进程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形成他们的优良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种学燕 《职业》2017,(30):52-53
本文就技工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进行探讨,提出以下观点:学会欣赏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重塑他们的自信心;注意对孩子的关爱方式,"因生施爱",充满艺术性的心灵沟通;发掘家校合作教育的合力,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各自独特的教育功能;民主公开透明地制定和利用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学生共同成长,会发现教育工作也可以充满乐趣.  相似文献   

4.
李真 《职业》2017,(18):99-100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教育者在拥有服务学生之心,挚爱学生之情,发扬民主之风,尊重受教育者人格的前提下,用微笑的态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和谐融洽的教书育人环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情感丰富、人格健全,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情感教育不是简单的愉快教育及微笑教育所能概括得了的,它有自己特定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5.
杨云霞 《职业》2012,(32):154
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要面向祖国、面向世界、面向21世纪.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对学生做好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用爱国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学生,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就能以赤诚之心热爱祖国,为祖国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用中国的教育法制和学生及其家长的观点来衡量,教师批评学生是一件两难的事情.首先,今天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宝贝,出门是骄傲,且自尊心极强,身边萦绕着太多的光环和赞美之声.不要说他们不愿接受批评,就是有人给他一个脸色,他们心里也都是一百个不愿意.  相似文献   

7.
高校教育既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使他们在学习中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准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式,采用创新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职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中职学校有不少"后进生",这些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不但在学业方面成绩较差,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也都不突出.他们构成了中职学校的主要生源.本文就如何转换这些"后进生",采用适切的方法促进他们的成长,把他们培养成有用的人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义务感、主体性是人权意识的基础.增强大学生的义务感,培养他们的主体性是人权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教育中,学生义务感的培养与主体性的发挥往往会产生矛盾.因此,从理论上来认识义务感和主体性以及两者关系是重要的.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依法制定校规,规范义务感教育的内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充分参与"校园规则"的制定、实施过程;端正大学生的人权理念,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依法行使权利,从而增强人权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技校生大都是被传统教育观念认为的所谓"差生",当公办学校的大门对他们紧紧关闭时,他们在无奈之中选择了技校.他们只有十五六岁,是一群不安分而又活蹦乱跳、棱角分明的鲜活的生命.尽管他们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及学习习惯,但他们毕竟是孩子,在其他方面可能有天赋、可能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无限令人惊讶的奇思妙想、充满发掘的潜能和可塑性.那么,我们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笔者在学习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力求寻找科学的依据,并初步探索出适合技校生的教育教学模式,试图引导学生不断自我完善,把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现就技校生的个性化教育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张宏 《职业》2015,(2):37-38
中职学校的学生处于成长的逆反期。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需要用学生们接受的方式方法陪伴孩子们成长。其中,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他们,用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教师要用宽容和爱做有温度、有原则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师生关系往往使人将教师与"严肃"、"不苟言笑"联系在一起,其实,"微笑"的力量才是无穷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相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  相似文献   

13.
一、爱 爱是教师教育的基石,是启迪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滋润学生心田得甘露,是促成学生成长的激素.在工作中.笔者注重带着感情和学生交流,用爱心去填补他们的感情真空.如笔者所在班级的王平、赵焕成、赵东等同学病了,笔者就多次买上水果和药品到宿舍去看望他们.这些小事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王平同学说"我头一次遇见您这样的老师".正因为笔者深深的爱着他们,他们也深深的爱着这个集体,并把老师对他们的爱自觉地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实践证明,爱可以增进师生友谊,加深了解、加强信任,更能培养学生对社会有一颗仁爱之心.  相似文献   

14.
鞠红云  刘桂琴 《职业》2017,(17):96-97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生本应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然而,他们目前的现状却着实堪忧.伴随着大学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中职学校渐渐成为许多人眼中"失败者"的"无奈选择".在这种氛围中入校的中职生必然会有许多心理障碍,加之他们很多人在入校前就长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这些因素都注定了他们是一批"特殊的"被教育群体,存在学习困难、缺乏自信、吸烟、酗酒、心理扭曲等问题.因此,中职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更要对他们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笔者在德育课上从听、看、读、说、写方面做了如下努力.  相似文献   

15.
车勇 《职业》2009,(30)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育,社会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类型的教育.而当前社会变革的多样性和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取向,打破了以往大一统的封闭格局,给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和影响.所以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构建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屏弃其糟粕,发挥其训育教导作用,以传统的道德、美德教育学生,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其健全高尚的人格,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也谈中职生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喆 《职业》2010,(12)
情感教育是一项很大的工程,是教书育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加强情感教育,能够给教育带来新的曙光.情感与认知是相辅相承的关系.情感越深,认知将越高、越扎实、越牢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越浓.当然,中职生的情感缺陷也非一朝一夕形成,这就需要教师细致耐心地滋润他们的情感世界,他们的内心方能再次复苏,焕发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7.
当代青少年生活在"三维世界"中,即理想世界、虚拟世界、现实世界.认真研究当代青少年的特点,正确分析他们生活在"三维世界"的规律性,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青少年的"三维世界":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构筑青少年的理想世界;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青少年的虚拟世界;引导青少年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世界,是我们在青少年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人类获得知识的窗口,又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手段.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有一部分渴求知识的孩子因为经济、环境等条件的制约,不能平等地接受教育. 可喜的是,有很多善良的人用捐资助学的方式帮助他们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同时也响应了义务教育法关于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义务教育捐赠的专项规定.实践证明,捐资助学已成为弥补我国教育经费不足、改善办学条件的措施之一.但现实生活中,捐资助学却"走了样",甚至成为乱收费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19.
史中英 《职业》2012,(29):44
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强,他们在有害的条件下容易变坏,在良好的条件下可以变好.对后进生的教育,就在于根据他们的心理矛盾,结合环境因素,运用多种方法,创造转化条件.要做好后进生转化的工作,就必须对他们的特点,特别是心理矛盾有透彻的了解.只有了解他们,才能找到使他们转化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快速发展,压力随之而来.对于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要压力来自于学业.因为学业关系着他们的就业,他们的未来.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学业困扰,力图阐述思想政治教育在解除大学生学业困扰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