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漫画家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系列丛书(《鼠族I:我父亲的泣血史》和《鼠族II:我自己的受难史》)自1986年和1991年问世以来,一直广受关注。然而,鲜有学者从陌生化的视角对其进行研究。该作品在艺术形象塑造和结局安排方面均运用了陌生化手法,带给读者的是新奇的阅读体验和广阔的解读空间,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范雨 《现代交际》2014,(8):57-58
领导讲话稿写作研究对于规范领导讲话稿的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领导讲话稿写作的陌生化研究,将陌生化手法应用扩延至领导讲话稿写作领域中。通过打破模式化思维及巧用语言修辞等方法,使领导讲话稿写作取得陌生化效果,力求实现陌生化在写作实践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尹才干先生的图像诗歌不仅在体制形式上形成创新,还在诗歌和图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种诗画之间的打通弥足珍贵,已超出了人们的文体期待,达到了对读者期待视野的冲击。这种诗歌创作手法的陌生化运用使得接受主体在独特的审美张力中获得新奇、陌生的审美体验。本文拟从陌生化的角度出发,重新诠释尹才干先生图像诗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者奉献给文艺学界的一个颇具学术价值的基本概念,它既是一种艺术手段,又是一种艺术效果。文学意蕴的陌生化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是叙述视角的改变,二是创作基调的陌生化。陌生化的创作可以通过文学技巧和形式因素的强调恢复审美感受的真实性,追求文学的本真存在状态。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的众多小说无疑给读者带来一种"奇特化"(陌生化)的新奇和惊喜,个人认为这正是莫言小说的亮点和为世界大众所赞叹的原因。本篇文章则从文学创作的陌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即叙事视角和创作基调,展开对莫言小说的"陌生化"手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代杰出英国女作家卡丽尔·丘吉尔的戏剧创作,深受布莱希特戏剧理念的影响,其代表作《天之骄女》运用布莱希特提倡的"陌生化"手法,分别采取史诗式叙事、事前出场顺序的非线性安排和角色重叠,创造陌生化的间离效果。角色重叠是该戏剧的一大亮点,即同一演员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出现多次。该剧共15位女性,但是角色重叠后,演员只有7位,除了女主马琳,其他的演员均分饰好几个角色。在此基础上,将角色分为7组,分别从人物的性格、身份、命运等方面来探讨角色的共同点及其关系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目前正在进行的众多社区建设实践都面临着希望建立出入相扶、守望相助的社区与社区陌生化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从逻辑上说,正是因为社区陌生化了,所以才要建设一个熟人社会的社区,二者怎么可能是矛盾的呢?这需要我们讨论社区陌生化的根源问题. 1908年,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发表了《陌生人》一文,较早地对"陌生人"进行了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诗的口语化叙述,具有个人化抒情不易达到的亲和性,较能切入现代人的阅读兴趣。口语化陈述,不是一味追求平民化、平面化而放弃艺术感染力和深度。口语入诗,既是以朴实的语言写贴近生活的内容,也要求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口语的灵活运用以及其他艺术手法如陌生化、多义性的运用让诗歌增加诗意和审美艺术感受。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探讨科马克·麦卡锡如何在长篇小说《穿越》中通过叙述结构和视角的陌生化来展示故事,揭示作品主题,增强审美效果的。  相似文献   

9.
论文以《阿Q正传》为文本,通过对鲁迅作品横向对比手法,从现代性的视角对鲁迅小说进行研究。文章写作角度主要有三个方面:主题的现代性、写作手法的现代性和叙事的现代性。《阿Q正传》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语言运用白话文进行书写,写作手法采用了意识流、象征主义等写作手法,叙事上运用了全知视角多重视点转移叙事,这四个维度的编织,使得鲁迅的小说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
果戈里是俄国优秀的讽刺作家,讽刺戏剧《钦差大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果戈里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了沙皇俄国的阴暗历史,用讽刺手法展现了当时社会官僚的丑恶嘴脸,用幽默讽刺性的手法批判了俄国的贵族生活。强有力地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黑暗、腐朽。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对俄国文学甚至于世界文学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钦差大臣》的发表,标志着果戈里现实主义的讽刺艺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11.
运用符号—结构方法,从文学手法角度看,《神曲》创造了大量的寓言形象,它们是寓言寓体,在文本中处于不同符号—结构层级:但丁处于文本文学手法层级,维吉尔、贝亚特丽切处于大整一文学手法层级,而三界亡灵及怪兽形象则处于中小整一文学手法层级。从符号—结构看,出现在语言手法、最小文学手法层级的是象征形象,而出现在整一文学手法和文本文学手法层级的是寓言形象。  相似文献   

12.
《儒林外史》塑造了近两百个人物,细致解读小说人物便可发现诸多人物之间存在互相关联、两两映照的关系,这便是"对偶"手法在《儒林外史》小说人物塑造上的创新运用。本文以人物互映关系为中心,具体列举对偶手法在小说相关人物中的运用表现,尝试分析对偶手法在人物塑造上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楚辞》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但在《诗经》和《楚辞》中,比兴这两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运用上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首先浅要地总结了《诗经》比兴的一些特点,接着尝试从比兴的融合、比兴的范围、比兴运用的位置以及其塑造的意境美四个方面,分析《楚辞》与《诗经》比兴手法的不同,即是《楚辞》对《诗经》比兴手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他们是瞎子》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小说描写了一对盲人夫妻在艰难坎坷的人生道路上相互体贴、相互慰藉、相濡以沫的故事,情节内容简单至极,然而描写艺术手法炉火纯青的运用给了这篇小说无穷的生命力。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情节描写手法在小说中多角度的运用,揭示了作者描写写作技巧的真实感人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运用意识流手法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先锋式的表现技巧,它采用内心独白、梦幻以及自由联想等方式对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意识流动进行展现。川端康成在其创作中大量的运用了这一表现手法,早期创作是模仿阶段,中期创作是尝试阶段,后期创作对该手法进行了创造性的发挥,给该手法提供了一种新鲜的血液,形成了其"东方意识流手法"。  相似文献   

16.
著名作家海明威创作的小说《老人与海》在欧美文坛具有较高影响力。在整部作品当中,作家运用了很多象似性的写手手法来体现文章的语言风格。本文笔者将针对此作品,尝试运用象似性的手法进行解读。首先笔者会对小说的框架结构进行解读,然后分析小说主题和人物的隐喻象似性,最后再对文中数量象似性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陌生化"是使用艺术技巧,使文学形式变得困难,使文学对象变得陌生。现代派文学通过陌生化的表现方式异化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来展现人们内心阴暗、焦躁甚至是放荡的隐晦状态。  相似文献   

18.
徐丽婷 《现代妇女》2014,(9):269-270
20世纪以来,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已经跻身于英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行列,它通过对两代人爱恨情仇的叙述,成功地揭示了自然人在外界狂风暴雨摧残下人性的扭曲、社会的严酷现实,是一部充满激情、震撼人心的杰作。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所运用的创作手法在当时文坛极具新意和独创性,大大超越了传统哥特式小说的固有模式和风格。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粗浅地分析了象征手法的运用、叙事方法的特点和人物话语特色,将艾米莉·勃朗特超凡的艺术创造力表现出来,进一步深刻解析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9.
《老虎的新娘》是安吉拉·卡特改写的一篇童话。而这篇童话运用巧妙的情节安排,独特的写作技巧,充分的展现了女性主义思想。而本文对《老虎的新娘》整篇文本中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其情节和作者的写作手法探讨了主人公女性主义意识觉醒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猎象记》是乔治·奥威尔的一篇纪实性散文。文中作者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揭露了英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压迫,反映出深刻的社会政治问题。本文从动物的象征、事件的象征、实物的象征和人物的象征几个方面分析了象征修辞在文中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帝国主义罪恶本质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