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罗卜桑丹津《阿勒坦·脱卜赤》(蒙古黄金史),在蒙古史学史上的显赫地位,早被学仁所瞩目,但是关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珍藏的一种们阿勒坦·脱卜赤》抄本,世人确很少知晓。该书原收藏于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官布老人家中,后于1962年损献于内蒙古历史语文研究所(今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前身)。该书著者及成书年代不详(有专家说约成书于1765年),世称“墨尔根格根抄本黄金史”,上下两卷、66页(A·B*2上SX26Crp,为毛笔抄本;全书分13章,每章后写有结尾诗。该书与罗·《黄金史》以及其它文献的版本关系问题,的确是蒙古文献学上将被开垦的“处女地”,…  相似文献   

2.
罗布桑却丹所著《蒙古风俗鉴》是蒙古族文化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阐述民族文化特征的专著,它不仅结束了以往民间文献中文、史、哲浑然一体的古典文化形态,而且,由于运用科学的分类方法,较深入细致地记述并分析了民族文化特征,表现出较高的民族学资料价值.罗布桑却丹是蒙古族思想家中的先进代表,他在总结民族文化优秀遗产的过程中,汲取了西方社会思潮中的进化论、社会地理学、民族学等思想养分,建构起反帝、反封建、反喇嘛教的民族民主主义思想体系,其中,建立在唯物主义反映论基础上的本体论、进化论的思  相似文献   

3.
一、学术界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看法《黄金史》的编纂者罗卜桑丹津还编写有《五台山旅行指南})一书。因此,正确确定此书的成书和刊行年代,对于确定罗卜桑丹津的大体创作和活动年代具有重要意义。W·海西希根据该书后记中“康熙六年”的记载,将这部书的刊行年代定为公元1667年,“成书年代是1662年”。此说得到田清波和H·刀·沙斯吉娜等人的赞同。蒙古学者沙·比拉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说:“康熙六年无论如何无法对应为后记中同时指出的刊行年代白铁牛年(Caraycinemetumurukerjil)”即辛丑年。正确的结论“应该是玄烨六十年(Jiradur…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学者罗布桑却丹的《蒙古风俗鉴)被学术界誉为蒙古族的“百科全书”,吸引了中外学者品藻评骘。但是,长时间来对作者成书动因的考究却未予深化,罗布桑却丹所以能够囊括十六大类近六十个方面的知识,力著此书,其思想动因是很值得研究的,因为这既涉及到该书在蒙古族文化宝库中的历史地位,也涉及到如何历史地、全面地评价罗布桑却丹的思想成就。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翁牛特部的领主世系翁牛特部的历代封建领主和贵族台吉出于蒙古黄金家族的哪一分支?究竟为何人之后裔?对此,诸多史书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如:屠寄著《蒙兀儿史记》认为“今内蒙古翁牛特部乃辽王帖木格斡惕赤斤之后”;日本学者和田清在他所著的《明代蒙古史论集》中则说“翁牛特和阿巴噶、阿马哈纳尔一样,都是成吉思汗异母弟别勒古台的子孙”;张穆《蒙古游牧记》在正文中既言翁牛特是元太祖同母第三弟诺楚因之裔,在案语中却又和太祖同母四弟帖木格、特薛禅之子按陈、宗王斡臣等人混为一谈;罗;、桑丹津《蒙古黄金史》断言:…  相似文献   

6.
罗布桑却丹是我国近代蒙古族的一位精通多种语言勇于探索真理并致力于社会改革的学者。 罗布桑却丹的名著《蒙古风俗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9月第一版,蒙文版。凡以下书中引文,只标页数),不只是一部内容浩繁的文献,而且较充分地体现了他的哲学及社会政治思想。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它进行挖掘、分析,批判地继承其积极的思想成果,这对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一、罗布桑却丹的生平与著作 罗布桑却丹,原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左旗(今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人,生于清朝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卒年不详。 罗布桑却丹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里。他虽家境贫寒,无资入学,但自幼勤学好问,刻苦自学,终于精通蒙文,少出才名。在他十七岁(公元1890年,光绪十六年)时,作为寒门子  相似文献   

7.
罗布桑却丹(1874——?)是我国近代蒙古族进步的思想家、著名学者。他在自己的著作《蒙古风俗鉴》中,阐述了蒙古族兴衰演变的历史过程,揭露了清朝统治者的民族歧视、民族分裂、民族压迫政策,表达了他主张民族团结、平等、互学互助、共昌共荣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8.
罗·《黄金史》成书年代问题色道尔吉固什喇嘛罗桑丹津写作《蒙古黄金史》的年代问题,历来众说纷坛,迄无定论。对这个问题如无正确认识,就很难决定蒙古文学史中萨蛮教与佛教文学的分期问题。为此,笔者不揣浅陋,著此短文,以为引玉之砖。国内外学者对罗桑丹津著《蒙古...  相似文献   

9.
根据罗布桑却丹《蒙古风俗鉴》这一民俗学专著,应该将我国民俗学趋向广义的时间,由“30年代”改为“20年代”。民俗学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分支科学。它是研究最广泛的人民传承文化事项的科学。它的研究范围与其它科学一样,有着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  相似文献   

10.
1940年7月,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拟定了《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经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后,毛泽东同志在上面亲笔批示:“中央书记处原则通过”。《提纲》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战争形势的要求,在系统、全面和深入研究蒙古民族问题的基础上,为团结蒙古民族抗日,反对国民党大汉族主义民族压迫,彻底解决蒙古民族问题而制定的纲领性文献。在《提纲》发表50周年之际,本文就《提纲》的历史地位和意义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黄史》全称《古蒙古汗统大黄史》,成书于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经过后人作了补充和修正。 《黄史》是研究十四—十七世纪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的可靠资料,在蒙古史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近代,国外的一些学者对《黄史》一书进行了翻译和研究,引起了蒙古史学界的普遍重视。可见,《黄史》是蒙古文献中一部比较有影响的著作。《黄史》尽管是一部史书,主要内容记述了蒙古历史上诸汗的世袭谱,但是书中反映的一些观点,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本文仅就《黄史》一书的哲学思想略作介绍和分析。 (一) 《黄史》成书于十七世纪中叶,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由于蒙古封建统治者的推行,黄帽派喇嘛教开始在蒙古地区滋长蔓延。喇嘛教的宗教思想逐渐地融合了蒙古原有的社会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蒙古社会政治思想以及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黄史》正是这一时期产生的文献,带有明显的喇嘛教宗教思想,它反映了喇嘛教宗教思想同蒙古传统的思想相互影响的迹象和演变过程。 天与人的问题,一直是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头上的一片青天究竟是什么?它与人间的关系怎么样?这是蒙古族历史上普遍注意的问题。蒙古族早在史前时期,  相似文献   

12.
清代青海的盟旗制度与蒙古族社会的衰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正初年和硕特部贵族罗卜藏丹津反清失败后 ,青海厄鲁特蒙古被纳入了清王朝盟旗制度的统治体系 ,这一制度随之也成为清代青海地方行政制度的重要组成之一。尽管人们对于青海盟旗制度的基本内容有所了解 ,但对其中不少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有偏差 ,同时考察盟旗制度下青海蒙古族历史 ,呈出在我们面前的全然是一幅社会衰败的景象。对此进行学术上的探讨和反思 ,可以为我们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历史启示。一、有关旗的建置和会盟的几个问题青海厄鲁特蒙古各札萨克旗是在平息和硕特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活动后 ,根据年羹尧《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中“请…  相似文献   

13.
青海河南蒙古盟旗制度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丽曼 《青海社会科学》2009,(1):152-155,111
1723年和硕特部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失败后,清朝把青海蒙古收为内藩,设立盟旗制度,河南蒙古被划分为四旗,这一制度的建立对河南蒙古族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原著 蒙古的书籍已有不少于700年的历史了。流传至今的可靠资料证实了这一点。目前正在进行的对古代民族,如匈奴、拓跋、契丹等族的语言及文字方面的专业研究,也许能把这一日期提前到公元前。但是,现在还不完全清楚对个别蒙古语民族(鲜卑和契丹)其书面文化继承性的研究情况。在现代蒙古语中,保留了与这些民族的文字及书籍有关的术语,例如:《》(“必(?)赤”,另一个名称为——手稿编篡者),(另一个名称为——译员)。从中国史料可知,契丹在兴盛时期(5- 7世纪)有了自己的文学和文字(现存有两种形式的文字——大字和小字)。非常可惜,从文学方面的文献中确实没保存下来什么。  相似文献   

15.
马端临的目录学具有深厚的历史学渊源。其“因仍会通”的历史观 ,深刻地制约、指导和启发了马端临的目录工作实践和目录学思想的形成 ,对目录巨著《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撰写 ,从指导思想和编撰方法、体例各方面均产生不小的影响 ,从而也决定了《经籍考》的目录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经历了显赫一时的固始汗时代之后,雄据青藏高原的和硕特蒙古便开始走向下坡路。从1654年固始汗在拉萨殁世至1723年罗卜藏丹津叛乱前夕,这近七十年的时间,正是青海和硕特蒙古由盛向衰的转变时期。本文就所能接触到的史料,对和硕特蒙古这一盛衰转变的过程作一些粗浅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清初,我国正处在多民族国家从分裂割据日益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清军东征西讨其主要任务是逐步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反扰,取得稳定发展全国统一的局面。 清于西北地区采取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措施,引起企图维护地方封建特权的蒙古统治阶级的反抗。 和硕特部蒙古分裂成青海和西藏两大部后,青海和硕特部蒙古首领罗卜藏丹津欲籍宗教势力与西藏和硕特部汗王拉藏汗争夺统领整个和硕特部的领导权,未遂,欲独佔青海,1723年,于该处发生反抗清朝统一西北的叛乱。清朝为安辑西北防止战火漫延,采取全面军事部署,除在青海集中兵力进剿罗卜藏丹津外,亦调遣兵力防其窜扰西藏。 关于罗卜藏丹津叛乱的原因、经过,史学家有一系列论著。本文据藏文、汉文,外文资料就罗卜藏丹津拥立六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和与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相勾结籍挟持所拥之达赖喇嘛以兵侵扰西藏。以及清朝遣人入藏调动藏军协力进剿卜藏丹津的经过和捍卫西藏的诸措施等方面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蒙古秘史》成书 760周年纪念会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我国世界文化名著《蒙古秘史》很高的评价 ,认为该书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留下痕迹 ,并在世界文化史中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独特的艺术、美术和文学传统及天才的语言 ,使它不仅成为蒙古文学中独一无二的著作 ,而且也使它理所当然地进入世界经典文学的宝库。”《蒙古秘史》也称《元朝秘史》。该书成书于明洪武年间。全书近 30万字。现存版本有 15、12卷两种。本书是古代蒙古文化史上的一次辉煌日出 ,是古代蒙古族民族精神的伟大结晶。该书保存有大量从远古时代…  相似文献   

19.
《山海经》最早著录于《汉书·艺文志》数术略形法类,《隋书·经籍志》则归入史部地理类,直到《四库全书总目》才将其归入子部小说家类。从《山海经》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归类可以看出,学缘与职事是唐以前人对载籍理解和知识分类的依据,真实和虚构则是宋以后人对载籍理解和知识分类的依据,而学术价值和政教作用则始终作为评价标准。这一现象与各时段的社会思想和知识结构直接关联,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相一致。《新唐书·艺文志》开启了将难以"考质"的史传退置于小说类的先河,突显了古代文献分类的内在紧张与冲突。四库馆臣对史部和子部的清理和总结并非解决了原有矛盾,而是进一步突显了这种紧张与冲突。从这一个案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小说并非一个亘古不变的文体概念,对它的认识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其核心内涵在不同时期并不相同,必须具体地历史地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现在流行的《经籍诂》的版本有二种,一为中华书局1982年出版的影印阮氏琅仙馆刻本,一为同年成都古籍书店影印本。此二种版本都不属初刻本,①但卷首却皆载有清人序文三篇,其作者一为嘉定钱大昕,一为高邮王引之,一为武进臧镛堂。他们给《经籍诂》作序时,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