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英语是英语民族的语言,任何英语民族以外的人用英语则必须依照英语民族的习惯和用法.由于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而形成不同的语言使用的差异.对于中国人学英语而言,在词汇、句式和语篇上都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这一点在口语交际与听力理解方面尤为突出.因为语言的运用随着情景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语言环境会引起语言材料的功能分化,从而形成了语言的各种变体,即语体、如正式语体、非正式语体、说教语体、日常交谈、公众演讲、新闻报道与科学技术等语体.不同语体的使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使用对语言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明喻习语是明喻修辞与隐喻认知的统一体,在形式上保留喻词标记,但本质是隐喻的。英汉明喻习语的构建受隐喻认知及文化的双重制约,反映人类的认知共性与文化差异。明喻习语的隐喻本质使习语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相对减弱,但英汉特有的句法结构影响习语的构建方式。明喻习语的认知研究对深入了解人类的认知机制,深化对明喻与隐喻、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英汉明喻喻体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喻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但喻体的运用却有很大差异。文章从文化角度,通过分析地域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文学作品等五个方面来探讨两种语言中明喻喻体的不同及其体现的文化差异,从而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障碍。  相似文献   

4.
英语成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成语又叫习语(idiom),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下来的习惯用语,具有意义完整、结构固定的特征,其表现形式可以是词组(或短语)和句子。英语成语既包括隐喻成语(metaphor)、明喻成语(similizedidiom),也包括成对词(twinidiom)和谚语(proverb)。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言中不可缺少的成分,使用恰当的成语能使语言生动形象,与众不同。文化对于语言的影响程度是不均等的,反映在语音和语法上比较少,而反映在语汇上最浓烈、明显,成语正好反映了这种突出的文化影响,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具体体现了…  相似文献   

5.
论仫佬族的语言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观念又称语言态度、语言观,是指人们对所使用的语言的态度、看法或观点。不同的民族,由于社会经历不同,社会条件和人们心理特征不同,语言观念也会有所不同。一个民族的语言观念,决定他们对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6.
明喻成语是明喻修辞与隐喻认知的统一体,虽然在形式上保留喻词标记,但本质是隐喻的,指明喻底的必要性相应减弱。明喻成语的认知路径呈现特殊的规律,缺少隐喻中能够创造相似性的认知机制。受四字格及对称性结构的形式制约,成语中还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双喻体现象。明喻成语对深化明喻与隐喻、语言与认知关系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英语和汉语中颜色词的使用 ,尤其是两种语言中颜色词引申意义 ,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较大的差异。黑白两色引申使用的共同之处 ,表明了在相似的语言进化过程中不同语言对颜色词认知和使用的共性。而对黄蓝两色的认知和引申使用的异同 ,一方面反映民族文化的差异对颜色词引申寓意的深刻影响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文化对颜色词语影响中的共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瑶族约有一百二十余万人,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湖南省、云南省、广东省和贵州省等地的部分山区。瑶族使用的不是一种统一的语言。本文试就居住在广西境内自称为“布努”的瑶族所使用的语言,谈谈汉语成分的借用。 语言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一般来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操同一种语言的民族使用本族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交流感情。讲不同语言的民族,由于彼此相邻或是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军事等方面的原因,彼此间也要发生交往。在交往的长期过程中,彼此不同的语言之间必然会相互影响,出现语言成分的借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新疆大学维吾尔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语言使用状况进行了调查,认为在家庭、宿舍场合中使用维吾尔语较多,在课堂及工作中使用汉语较多,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及在社会公共场合则维吾尔语和汉语混合使用,视不同场景而使用维吾尔语或汉语。影响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的因素主要有教育、家庭、社会语言环境、传统生活方式改变、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等。就总体情况而言,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母语水平较好,汉语作为国家通用语得到了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普遍认同,网络媒体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语言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中国濒危语言研究及保护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语言种类丰富,处于濒危状态的语言也较多,可以分为濒危语言和濒绝语言两类。造成中国的语言濒危的因素有民族杂居、族际通婚、使用人口少等等。濒危语言在语言使用和语言结构上有其特点。中国的濒危语言对语言史、语言谱系分类以及民族历史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研究价值。中国濒危语言研究的任务有研究语言衰变的特点和规律,探寻减缓语言濒危趋势的办法,积极抢救记录濒绝语言材料等等。中国濒危语言可通过实施以下策略进行保护:借鉴国外经验,立法保护,纳入政府和学术部门的工作范畴,政府拨款立项,对不同层级的濒危语言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建立中国濒危语言网站、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建立濒危语言保护示范村社。  相似文献   

11.
比喻句逻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比喻句均有其成立的逻辑条件。一是句中词语表达概念,而概念的内涵是相异的,但其他某些属性又必须相似。二是凡比喻句都有深层隐含,而隐含的恰是判断。三是比喻句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判断,而判断正是比喻句形成必不可少的逻辑条件。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暗喻是明喻的高一层次。暗喻更引人注目,更简洁,更直接,更方便,更含蓄,更有力。  相似文献   

13.
比喻修辞的心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中,比喻是一种极为普遍且常见的修辞手法.但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比喻的论述多是停留在描写层面.本文彻底摒弃传统的研究法,着重分析比喻修辞文本构建和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形成机制,认为比喻修辞是基于感知、联想和想象的心理机制,并融合了感情因素,从而实现了语言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4.
浅析张爱玲作品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艺理论分析了张爱玲的作品,分析了其中比喻的精彩运用、一些典型人物形象典型生活情节的异化及情节的跌宕起伏这三种陌生化的表现手法,为进一步研究张爱玲的作品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提供了又一方法。  相似文献   

15.
明喻是一种最基本的、最常用的修辞方法。随着现代隐喻学的兴起和发展,明喻的研究备受冷落。同理,明喻翻译的有关研究也远远重视不够。研究采取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选取朱自清五篇代表性散文中的明喻作为研究对象,从明喻的结构、功能和类型三个层面探讨明喻的翻译策略,结果表明,明喻在结构上越典型,在句中起后置修饰语的功能,且语义类比项之间的分离程度越高,直译策略或者保留原文意象的方法就越多,反之则翻译方法越多样。本研究旨在阐明明喻特征与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为如何在翻译实践中进行修辞翻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有很多旁白,它的修辞艺术值得探讨。《士兵突击》里的旁白运用了比喻、反复、摹状、设问等大量的辞格,旁白自身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同时旁白嵌入电视剧中在宏观上尤具修辞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隐喻学认为,隐喻是人类最古老最基本的认知思维方式,所以,对隐喻和明喻的区别必须从人类认知思维产生发展的历史角度予以说明。由此发现,隐喻和明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事物间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以及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感性直觉的求同认识和综合同异的理性认识。隐喻和明喻从形式到内容、从语义特征到功能效用等方面的一系列不同特征,只有在这一本源性质区别的意义上才能得到终极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人类对事物认识的共性而产生了部分相同的英汉语比喻词 ,但文化差异、人们所生活的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对事物的不同理解和态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英汉语比喻词又存在诸多差异。拟对英汉语中的动物比喻用词作一简略的比较 ,并阐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寓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于平易浅近的语言文字之中,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这是毛泽东政论文章的语言特色.在政论文章的写作中,毛泽东大量采用了比喻法、寓言法、文学故事法、成语典故法、引用法、群众语言法等方法,增强其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以达到宣传、教育和鼓舞人民,指导革命和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文学作品中比喻的民族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喻是人类最重要的话语形式之一。一切物理世界的似同和差异都经过民族文化的过滤和加工。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也是如此。作家对喻体的选择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因民族不同,造成喻体选择也有所不同。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维吾尔文学作品中作家对喻体选择的社会文化成因以及不同喻体所体现的独特的维吾尔文化内涵。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比喻的特点,探讨不同文化对比喻构成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