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韩非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杰出思想家。他的政治和哲学思想是在反对没落奴隶主贵族及其反动思想孔孟之道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韩非的作品反映了当时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丰富历史内容。读一点韩非的作品,对于我们研究儒法斗争,总结历史经验,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清代以来出现了不少注本,解决了不少疑难字词,为人们研读此书提供了方便。但其中难免有误解者,本文对此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3.
战国末年,社会急剧变化.思想活跃,词汇随社会生活发展而有了较大发展.《韩非子》产生于这个时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上承周代、春秋,下启秦汉,语言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着重探讨《韩非子》中的复音词,希望通过分析比较,能对战国末年汉语复音词数量、构成等有一大致的把握,为研究者探讨复音词的发展,提供一些材料及途径,并希望有助于汉语词源学、训诂学研究及词典编纂.  相似文献   

4.
日本江户时代著名汉学家依田利用所作《韩非子校注》较少受到中国学界关注。该书朱笔点读,栏外有竹添光鸿墨笔批校,写作时间不早于1815年。竹添光鸿批语特点有八,分别是:明通假、出异文、辨讹脱、指异体、解疑字、通古音、析古字、考名物。《校注》训解特点有二:一是博采众长,从古注中约取精华;二是偏重文字声韵之学,提供较为丰富的异文数据。因该书手稿未刊,前辈学者注释《韩非子》没有依田利用,本文推介或补其憾。  相似文献   

5.
《韩非子》新识隅人确定一部典籍在中国历史文化长廊中的位置,从来也没有像《韩非子》这样面临重重困难。两千多年来,自韩非去世以后而形成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统治的封建王朝,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皈依韩非的政治主张和治世方策来建立和维持自己的统治的。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  相似文献   

6.
从对《韩非子》一书的考察,发现S-P主语句的出现次数远大于S之P主语句。S1后有语音停顿或可带语气调,是其重要的语法形式标志,S1在语义上的突出特点是具有事件性;依据S1(S2P2)P1中的P1之不同类别,可以确定S-P主语句的不同句式;P1对S1来说,是一种论断或解说。  相似文献   

7.
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的同志们,于国庆前夕完成了《外国文学论文索引》(征求意见本)的编印工作,作为对建国三十周年的献礼。 文化革命期间,在“四人帮”文化专治主义的统治下,外国文学成了禁区,外国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受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以后,外国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开始活跃起来,但图书资料极感缺乏。我校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曾于一九六四年编印  相似文献   

8.
根据现代比喻理论和篇章语言学理论,《韩非子》比喻类型可从句法和篇章两个层面进行归纳.在句法层面,句子被看作最高结构单位,根据本体、喻体、喻词的关系,《韩非子》句式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引喻四种基本类型,每种基本类型又有许多变式;在篇章层面,以包含一个话题的比喻篇章作为基本单位,其类型划分主要依据一个基本比喻篇章中喻体的组篇方式,《韩非子》篇章比喻可划分为单项式、平行式、延伸式、对立式、递增式、寓言式和引用式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在《韩非子》所处的战国末期,否定副词之间的分工虽基本明确,但其严格性较之以前已明显减弱,相同用法的同一类否定副词之间的分布对立现象也已不明显,无论是表示一般否定的、表示禁戒性的,还是表示否定判断的、表示未然的,否定副词都有统一为“不”的倾向。在这一时期,词汇更加规范和稳定,也因此形成了很多能够延用下来的习惯用语和格式。同时,战国末期的口语中已有判断词“是”和“非”的萌芽。  相似文献   

10.
《韩非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重要典籍,是法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该书的文章结构严谨,构思精巧,锋芒锐利,说理深刻,善于运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其语言经历代广泛习用,许多已转化为成语。本文试从成语的语法结构、语法功能、词义以及其所承载的思想等方面,对源自《韩非子》一书的成语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力求进一步探索汉语成语的来源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1.
《韩非子》与战国游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韩非子》与战国游侠韩云波《韩非子》是唯一谈到游侠的先秦典籍,反映了战国晚期较为成熟的游侠形态。它因此成为后世论侠之宗,但人们常常拘执于“侠以武犯禁”一点而造成理解的片面性。本文拟在《韩非子》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早期侠的基本特征及有关问题作出尽可能合...  相似文献   

12.
我省《韩非子选注》注释工作已胜利完成,最近将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韩非子》集先秦法家思想之大成,是批判反动儒学的战斗文集,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反复  相似文献   

13.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后期韩国诸公子,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他和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斯自以为不如非”。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读后颇为仰慕,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攻韩而求韩非,非遂入秦。李斯、姚贾害怕韩非得秦王任用,进谗言道:“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韩非在狱中被迫服毒自杀。  相似文献   

14.
宋代以来,《韩非子》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序跋,这些序跋对于深入认识《韩非子》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韩学史研究方面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因而是韩学文献整理与研究当中一个颇为关键的问题。以之为对象考察韩学史的发展演变,可以对很多重要问题作出新的认识。宋乾道本《韩非子序》和元代何犿的《校<韩子>序》,重新发现了韩非子的思想价值和精神价值;明代序跋从思想维度和文学视域两个方面,表现出对《韩非子》的特别关注;清代序跋直观反映了清人对宋本价值的认识,以及对《韩非子》做全面校勘的状况,而产生于清末的序跋,则流露出浓郁的经世情怀。就韩学发展的外在形态来说,文献、思想、文学、接受四个维度,在《韩非子》序跋中都已基本形成,传统韩学的转型与现代韩学的建构,就是依照这四个维度展开的。  相似文献   

15.
将传统小学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以考察分布为核心,在同时代典籍中仔细分辨词义的不同,是解决古书疑难词句问题的有效之法。这个方法可以用来解决《韩非子》疑难词句两例。“明主厉廉耻”一句,“厉”的分布规律决定了其后宾语不可能成为“厉”凭借的手段,在本句语法结构下的“厉”在句中没有“对象”语义角色共现时,“厉”应取“举”义。“米盐博辩则以为多而交之”一句,结合上下文应从司马迁观点,进行字词置换,改“交”为“久”,即“米盐博辩则以为多而久之”。  相似文献   

16.
《韩非子》中的交际观浅析张力军《韩非子》一书现存55篇,作者在书中从语用、心理等角度对言语交际问题作了精彩的论述,分析、探讨了在具体语境中为达到交际目的而采用的交际方法和策略。一、成功的言语交际,首先要建立起“周泽既渥”的关系人的言语交际活动是运用语...  相似文献   

17.
作为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战国时期的韩非对伯夷形象也进行过论述.但相比于孔子、孟子以及《庄子》一书的论述,韩非对伯夷的评价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方面,韩非对伯夷的评价具有鲜明的法家学派特征,认为伯夷为“无益之臣”,因此应当“少而去”.另一方面,从一系列的对比和举例中,如“伯夷不失是,而盗跖不为非”、“使伯夷与盗跖俱辱”、“圣人德若尧、舜,行若伯夷”,又可以隐约地感受到韩非对伯夷的认可.因此,不难看出韩非对伯夷的评价是深刻而又复杂的.  相似文献   

18.
语言的发展是渐变的,是经过逐渐的长期的语言新质要素的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衰亡来实现的。《韩非子》(下文简称《韩》)成书于战国末期,考察该书人称代词的使用特点,目的就在于探讨古汉语人称代词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发展到战国末期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黄帝四经》的出土,使我们对于在战国百家争鸣中取得思想界主导地位的黄老学派的发展线索,有一个重新的认识与评估。可以说,它的问世,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也使得我们对先秦各学派之间的流脉关系需要做一番重新的省察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编成絮语苗启明一套主要面向海外的《云南民族女性文化丛书》在云南省委宣传部高发元副部长的主持下,中文版已经面世,英文版正在积极进行之中。丛书的编辑宗旨,是通过把云南民族女性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云南,促云南走向世界,为云南的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