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赵孟是元代文人画风的重要开启者 ,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而倪云林为“元四家”之一 ,又是文人画艺术规范的重要实践者和创立者 ,他的思想和画风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 ,对于赵孟与倪云林艺术思想的比较研究 ,不仅是赵孟的美学意义 ,同样也是倪云林的美学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赵孟是元代文人画风的重要开启者,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而倪云林为"元四家”之一,又是文人画艺术规范的重要实践者和创立者,他的思想和画风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对于赵孟与倪云林艺术思想的比较研究,不仅是赵孟的美学意义,同样也是倪云林的美学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3.
元代的绘画也很发达,以山水画成就为代表,最显著的特点是文人画的兴盛。这是因元代众多文人士大夫画家生活在民间,他们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素材,加上这些文人画家或学道或参禅,注重创作中主观意兴的抒发,又将诗、书入画,巧妙地与绘画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且成为风尚。元人绘画师造化,亦师古人。元初的赵孟頫崇尚“古意”,提出“近取金宋、远法汉唐”,其“法古”实质是要改南宋末流习气,创元代绘画新风。他的艺术思想直接影响到被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的画风。 “元四家”首推黄公望,公望字子元,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常熟…  相似文献   

4.
元代绘画作为中国绘画的分水岭,“宁静淡泊,超然物外”思想意识成为元代绘画的精髓,文人画成为画坛的主流。以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元四家”为首的山水画家弘扬文人画风气,以寄兴托志为旨,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绘画艺术的发展,其中吴镇以画隐选题材著称,在元代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对吴镇的山水画进行初步的探究分析,来了解和揭示其山水画的艺术表现。  相似文献   

5.
要讨论鲁迅对中国文人画的看法,就必须对什么是文人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般说来,文人画是泛指我国唐代以后文人和士大夫所作的绘画。因为他们作画不求形似,力倡写意,所以文人画又称写意画。它滥觞于唐朝之王维,宋代苏轼继之,而其大盛则在元代。号称元四家的倪瓒、黄子久、吴镇、王蒙,为文人画奠定了基础,其影响及于明清两代,画人辈出,时盛时衰。文人画的作者多出身书香世家,精通经史九流,擅长诗文音  相似文献   

6.
倪瓒是元代著名山水画家,也是元四家之一。他的古淡天真的画品,被称为“逸品”。倪瓒以其独特的构图和皴法,在山水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后人推崇。本文着重从倪瓒的师承关系、意境构图、笔墨技法和艺术思想四个方面来分析倪瓒的山水画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7.
赵孟頫是元代初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提倡古意,有的美术评论家认为他是复古派.纵观赵孟頫的一生,他的艺术理论和主张是借复古以倡创新,在理论上和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北宋的文人画,发挥了承上启下、扭转一代画风的作用,使得中国画的"文人画"性质明晰起来,为后世的文人画蔚为大观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元代是"文人画"兴起的时代,在那个异族统治的黑暗时期,文人所处的不幸际遇,使大批饱学之士隐循山林,寄怀诗文书画."文人画"由此发端并漫延开采,形成一股贯穿元、明、清三朝,尤盛不衰的滚滚洪流.本文旨在管窥"文人画"的历史成因,透析元代文人心态和"文人画"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9.
赵孟頫与元四家的升降进出,与元代绘画的发展趋势及文人画的审美趣尚紧密相关,这可从宋元绘画之变,文人画推崇"逸品"进一步寻找原因。虽然赵孟頫"提醒"元画品格,自作涉及多种题材,却没能明确元画的发展方向,其画也未形成个人的典型风格。元四家才是成熟元画的代表和最高成就者,也因为他们符合并引导中国绘画向山水发展的潮流,而成为后世之典范,为明清两代极力推崇和模仿;文人画对逸品的审美倾向,使倪瓒的地位抬升得更高。所以,赵孟頫与元四家之变,正是中国绘画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美术界普遍认为 :以“元四家”为代表的元代文人画与宋代院体画为主流的画风大不相同 ,这是蒙元入主中原后给社会带来的全方位冲击在绘画上变异的直接结果。但奇怪的是 ,元代画家的观念和对笔墨的追求与前代并无大异 ,这可以从黄公望所著的《写山水诀》中得到印证。笔者试图通过对该文的分析来管窥元画家、特别是黄公望本人的绘画观对前人的承传与变异  相似文献   

11.
浅谈中国画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在世界绘画艺术中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体现出我国人民高度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通过认识传统中国画的形式语言特点及其折射的精神内涵,有助于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使民族感情得到升华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题画诗是刘后村文化个性最集中的体现 ,他的题画诗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古代早已失传的古画的最初也是最生动的记忆。后村对山水画有着特殊的爱好 ,对花鸟画情有独钟 ,题画诗中数量最多的是人物画。除了题画诗外 ,后村尚有许多题画的跋文 ,可与其题画诗相互参看 ,以见后村对绘画艺术的深刻见解。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国画与油画差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存人类远古时代的绘画遗迹来看,无论是洞穴壁画、岩画,彩绘、还是石刻绘画,其所使用的工具、材料、表现的内容、题材、手法及风格等均无太大的东西地域差异.而今天,中国画与油画作为绘画其中的两种形式,二者之间的风格却明显不同.当两个画种同时呈现在我们面前时,视觉感受上的差别是不言而语的.它们之间的根本差别是写意体系与写实造型之间的差别,也是画家表达主观思想情感与描绘客观世界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新文人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实践形式,既是对传统文人画的继承,又是对传统文人画的扬弃。新文人画在创作题材、表现技法和审美旨趣三个方面展开了对传统文人画的现代性转换。通过对新文人画对传统文人画的现代性转换的认识,可以加深我们对新文人画的理解与体认。  相似文献   

15.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风格流派,具有独特的审美趋向,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和诗、书、画、印等的完美结合。其重主观、重表现、重写意的美学思想,崇尚笔墨韵味,强调空灵简淡的审美境界,深受禅宗美学影响,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笔者总结了景观绘画的四个历史发展阶段,分析每一阶段呈现出的特点,并认为景观绘画作为一种艺术载体,记载着人们对于自然与自身的认识、体验过程,从中折射出不同的历史观与不同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两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绵延的历史长河里,中国绘画一次次波及日本,使日本绘画从佛绘、唐绘、大和绘、汉画、障壁绘、浮世绘到日本画的演变和发展一直受到中国绘画的深刻影响。同时,在吸收中国绘画以及西方绘画基础上形成的极具日本民族特点的日本绘画,也随中日文化艺术的交流在中国得以传播,并给中国绘画的理论、技法、创作、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转型、研究带来了不少启迪,为中国绘画艺术输入了诸多营养。  相似文献   

18.
一位优秀的山水画家 ,必须在懂得古人之理法的同时 ,还应懂得自然之理法。在山水画教学中 ,掌握古人之理法要经由临摹的途径 ,而掌握自然之理法要通过写生的途径。临摹和写生既是山水画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内容 ,也是一位山水画家培养艺术创造精神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9.
石涛的绘画具有创新精神,认为“笔墨当随时代”发展变化,但他晚期有些作品显得单薄浮躁。  相似文献   

20.
工笔画是水墨画得以产生的艺术基础,水墨画从工笔画中走来,它的艺术审美思想,理论基础,造型原则都出自工笔画,其艺术表现技法也是从工笔画基础上发展而出。如果离开了工笔画的理论支撑,水墨画将成为无骨之人,其本体是不能立足的。因而,工笔画与水墨画之间的审美联系自不待言。工笔画与水墨画的审美差异,总体来说是大同小异。大同的是审美思想和审美追求;不同的是艺术表现形式,其实二者的艺术审美精神还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