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在消费领域的具体形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类进入生态需求阶段的必然结果。在简要阐述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的基础上,指出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深入研究宏观制度环境、中观供求市场、微观消费个体等因素对绿色消费的影响作用,由此构建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载体、消费者为主体的绿色消费体系,从而推动循环经济系统的长远、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绿色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新方向和新动力。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现代消费(物质和文化)成为社会的统领者角色,导致一系列现代病的产生,诸如生态危机、文化冲突乃至社会制度危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转型,事实上也是消费方式、社会存在、文化形态以及生产产品的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以及构建低碳社会等宏观指导方针,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的推进程度。绿色既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有鉴于此,我刊特组织本期《绿色:消费、社会与文化的新形态专题研究》。本组专题分别从绿色消费的目的与生态价值、绿色消费的社会转变语境、绿色文化的构建与繁荣以及绿色产品的生产与治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可以认为,绿色既是未来消费的目的,也符合生态价值、生态伦理的要求;绿色既要求社会消费行为的转变,也要求社会文化氛围的转型;绿色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对构建未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绿色既要求生产方式的转型,也要求国家对绿色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治理。总之,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等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组专题,对绿色概念涵盖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也期望广大社科工作者参与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3.
2l世纪中国绿色营销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2 1世纪是绿色消费的世纪消费问题是环境问题的核心。人活着 ,就必须消费。消费一旦发生 ,环境就会受到影响 ,因为 ,所有消费品最终都是从环境中来的。可惜传统消费只关注人的需求 ,而忽视消费造成的环境影响。自然环境犹如俯首的孺子牛 ,吃的是种种废物 ,挤出的是大量资源。长久的付出与忍受 ,使得环境终于不堪重负 ,爆发出众多问题———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全球环境状况急剧恶化 ,自然资源衰竭 ,生态破坏 ,生物多样性减少。如果这样任其发展下去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就将枯竭 ,人类惟一的家园就会被毁掉 ,所以 ,解决消费问题就是…  相似文献   

4.
绿色化学的发展,让全世界兴起了"绿色产业革命"。这是以绿色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为目标的产业大革命。环顾四周,绿色化工产品已经在衣食住行中崭露头角,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品质。衣:会呼吸的防水布料在某科普活动上,一位化学家向观众亮出了一件看上去极其普通的休闲运动上衣。只见他把  相似文献   

5.
全球环境日益恶劣,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的破坏,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来弥补以前的过失并防止发生更大的灾难,人类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企业有义务实行绿色化的经营;作为一个单独的利益主体,企业必须迎合市场的需求,绿色消费将是必然趋势,这就是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商机。企业应制定完善的绿色营销策略以应对挑战,把握商机。  相似文献   

6.
绿色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新方向和新动力。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现代消费(物质和文化)成为社会的统领者角色,导致一系列现代病的产生,诸如生态危机、文化冲突乃至社会制度危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转型,事实上也是消费方式、社会存在、文化形态以及生产产品的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以及构建低碳社会等宏观指导方针,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的推进程度。绿色既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有鉴于此,我刊特组织本期《绿色:消费、社会与文化的新形态专题研究》。本组专题分别从绿色消费的目的与生态价值、绿色消费的社会转变语境、绿色文化的构建与繁荣以及绿色产品的生产与治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可以认为,绿色既是未来消费的目的,也符合生态价值、生态伦理的要求;绿色既要求社会消费行为的转变,也要求社会文化氛围的转型;绿色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对构建未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绿色既要求生产方式的转型,也要求国家对绿色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治理。总之,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等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组专题,对绿色概念涵盖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也期望广大社科工作者参与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绿色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新方向和新动力。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现代消费(物质和文化)成为社会的统领者角色,导致一系列现代病的产生,诸如生态危机、文化冲突乃至社会制度危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转型,事实上也是消费方式、社会存在、文化形态以及生产产品的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以及构建低碳社会等宏观指导方针,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的推进程度。绿色既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有鉴于此,我刊特组织本期《绿色:消费、社会与文化的新形态专题研究》。本组专题分别从绿色消费的目的与生态价值、绿色消费的社会转变语境、绿色文化的构建与繁荣以及绿色产品的生产与治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可以认为,绿色既是未来消费的目的,也符合生态价值、生态伦理的要求;绿色既要求社会消费行为的转变,也要求社会文化氛围的转型;绿色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对构建未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绿色既要求生产方式的转型,也要求国家对绿色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治理。总之,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等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组专题,对绿色概念涵盖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也期望广大社科工作者参与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绿色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新方向和新动力。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现代消费(物质和文化)成为社会的统领者角色,导致一系列现代病的产生,诸如生态危机、文化冲突乃至社会制度危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转型,事实上也是消费方式、社会存在、文化形态以及生产产品的转型。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以及构建低碳社会等宏观指导方针,都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以绿色经济为代表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在我国的推进程度。绿色既是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有鉴于此,我刊特组织本期《绿色:消费、社会与文化的新形态专题研究》。本组专题分别从绿色消费的目的与生态价值、绿色消费的社会转变语境、绿色文化的构建与繁荣以及绿色产品的生产与治理等方面展开讨论。可以认为,绿色既是未来消费的目的,也符合生态价值、生态伦理的要求;绿色既要求社会消费行为的转变,也要求社会文化氛围的转型;绿色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对构建未来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益补充;绿色既要求生产方式的转型,也要求国家对绿色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治理。总之,绿色经济、绿色文化、绿色消费等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本组专题,对绿色概念涵盖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梳理,也期望广大社科工作者参与我们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今天,实现对环境的保护、提高人口素质遏制人类退化继而达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进行绿色生育的研究,推广绿色生育工程,就是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人口再生产过程施加影响、规避出生缺陷的风险发生,使其"产品"为高素质的、聪明的、高智慧的健康人口,这是一个提高人口素质的根源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是我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计划生育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归宿.它将对社会和家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明是某一地域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地理、时间和空同的三维进程。文明的延续以至文明的衰亡,都与支撑文明的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古文明的兴衰证明,文明靠环境来养育和支撑,当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必须通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来适应新的环境。文明是自然一社会一文化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人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而文明则是某一文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人类的生态文明,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倡生态建设,强调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和绿色生产技术产品,倡导文明适度的消费方式和生态文明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绿色消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建设美好生活的需要。绿色消费行为源于绿色消费意识,其中绿色产品购买作为实践中的薄弱环节,深受环境责任感、环境道德、环境感知等主观因素影响,需要科学的政策设计给予行为引导和约束。目前,绿色消费政策中不足之处在于:绿色消费行为自身的推进措施,消费者责任规定和行为管制,市场激励型工具中具体额度、范围等实施细则,以及信息型工具中环境标识的实用功能等。因此,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出台以绿色消费行为促进为目标的专项政策;从法规和公益维度强化消费者责任,惩戒非绿色行为;从积分、补贴、税收等方面完善激励型工具,补偿消费者的经济收益,并提升绿色消费行为的社会收益;通过优化绿色产品认证和产品标识设计,提升绿色产品的市场认可度;通过实时线上产品信息推送和信息平台搭建,实现绿色购买行为的个性化引导。借此,建立绿色消费从意识到行为的多元转化机制,促使绿色消费成为公众自觉选择。  相似文献   

12.
赵小元 《理论界》2014,(3):42-44
现代社会,消费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活动,但很多人对消费本身缺乏理性的认识,逐步从消费的主体沦为消费的奴隶,陷入虚假需求、虚假幸福、虚假自由、虚假符号的幻象中,导致消费活动走向了反面,变成了异化消费。立足生态的维度反思消费,超越消费主义,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逃出消费的幻象,进行绿色消费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建设城市生态文化,构建城市绿色文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文化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文化,核心就是人类的环境意识,是人类谋求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绿色文明是可持续发展下必然选择的文明形态。建设城市生态文化,是构建城市绿色文明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14.
绿色营销:外部环境优化和企业实施举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环境问题日趋恶化 ,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条件受到严重的威胁。 2 0世纪 90年代“绿色革命”悄然兴起 ,对全球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绿色需求、绿色消费迅速增长 ,绿色营销战略应运而生。为了本国利益和环境保护 ,发达国家趁机实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设置了一条“绿色壁垒”。在“绿色”挑战面前 ,如何构建我国绿色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 ,企业如何进行绿色营销 ,这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绿色消费是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循环经济是以"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灵魂和核心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绿色消费与循环经济有着共同的基本要求,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意识和观念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循环经济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源头消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着宏观消费总量布局不平衡、消费产品在推出消费领域后回收利用率不高、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行为,资源浪费和资源掠夺式消费严重。强化政府对企业产品的绿色规制、大力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大力倡导公众循环型消费是建立循环型社会消费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就消费而言,要从整体上推动绿色消费。发展绿色消费是我国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生态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我国在推广绿色消费方面面临的困境,提出深入推进绿色消费的可行性路径,促进形成绿色消费方式和生产方式,努力推动我国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绿色设计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绿色运动到绿色消费,人们需要一个美好的环境,要求企业进行绿色设计,生产绿色产品,因此,绿色产品设计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理念.本文主要探讨了绿色设计者要遵守环境和谐原则、减量化原则、可循环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并由此讨论了模块化设计、可拆卸设计、长寿命设计和人机工程设计等绿色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论绿色消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绿色消费象征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也象征着社会文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倡导绿色消费,是世界消费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消费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绿色产品、居民消费观念、市场管理、生态环境和环保教育五个方面提出了发展我国绿色消费的战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绿色消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加强绿色消费的理论研究将有助于践行绿色消费,并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阐释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关系嬗变的科学学说,它与推崇"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的绿色消费存在契合之处,故可成为当前绿色消费理论研究的重要视角。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不仅在回溯"自然的共同体"、批判"虚幻的共同体"、探寻"真正的共同体"的论述中,内蕴了绿色消费崇尚使用价值、超越符号消费、追求美好生活的理论图景,而且在对共同利益、共同规范、共同价值的关注上,启示中国绿色消费应先从推动民族共享发展、永续发展两侧发力,继而在此基础上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向世界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