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社会感性文化,回忆传递了一个时代所特有的审美想象.而诗歌中的回忆则是一种直接的审美体验,是以诗人的个体经历为基础的感性体验的再一次呈现.盛唐回忆诗既是唐代诗人的一种审美体验,也是对现实痛感进行弥补和调节的手段.回忆盛唐的诗歌中具有浓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
如果说"先锋意识"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一个对应物,对应着传统意识形态及其所养育和庇护的诗歌观念,那么今天,这种意识不再意味着"反叛",而是意味着"权威",意味着一种富有生机的东西已经沦落为新的文学意识形态.假若把"先锋诗歌"或诗歌先锋性问题作为一种现代现象,置放于现代性理论框架和当代中国特殊的现代性经验中加以观察,就会发现1980年代与1990年代及其后的先锋诗歌在语言策略和对抗客体上的差异性,恰恰表现在是否对诗歌本身所应具有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态度具有敏感.如今,"先锋"对诗歌写作的要求不是更容易了,而是更难了;不是要求助长那种"一体化的大众"的权威力量的生成,而是提升出来另一种"现实",以此打破大众经验中那种现实幻觉.在世纪之交,网络的普及激活了先锋诗歌,种种迹象似乎暗示先锋诗歌即将迎来"盛世",但先锋诗人们对此疑虑重重,他们面临着先锋诗歌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即如何避免使诗歌"外交"变成诗歌"社交",使诗歌"内政"变成诗歌"内战",从而互相越界.而目下这种远交近攻的诗歌格局,势必使先锋诗歌的"外交"与"内政"变得"内焦外困".而一直以来,"先锋"似乎总是与"病态"相关联,而"光明的诗篇"也似乎走向了"先锋"的对立面.其实,时代真正的光明诗篇,并不必须把一切简单化,这光明里必有对光的阴影的承担.而先锋不应该是对光的告别,而应该是对光的拥有,对光的阴影的承担.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先锋意识"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一个对应物,对应着传统意识形态及其所养育和庇护的诗歌观念,那么今天,这种意识不再意味着"反叛",而是意味着"权威",意味着一种富有生机的东西已经沦落为新的文学意识形态.假若把"先锋诗歌"或诗歌先锋性问题作为一种现代现象,置放于现代性理论框架和当代中国特殊的现代性经验中加以观察,就会发现1980年代与1990年代及其后的先锋诗歌在语言策略和对抗客体上的差异性,恰恰表现在是否对诗歌本身所应具有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态度具有敏感.如今,"先锋"对诗歌写作的要求不是更容易了,而是更难了;不是要求助长那种"一体化的大众"的权威力量的生成,而是提升出来另一种"现实",以此打破大众经验中那种现实幻觉.在世纪之交,网络的普及激活了先锋诗歌,种种迹象似乎暗示先锋诗歌即将迎来"盛世",但先锋诗人们对此疑虑重重,他们面临着先锋诗歌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即如何避免使诗歌"外交"变成诗歌"社交",使诗歌"内政"变成诗歌"内战",从而互相越界.而目下这种远交近攻的诗歌格局,势必使先锋诗歌的"外交"与"内政"变得"内焦外困".而一直以来,"先锋"似乎总是与"病态"相关联,而"光明的诗篇"也似乎走向了"先锋"的对立面.其实,时代真正的光明诗篇,并不必须把一切简单化,这光明里必有对光的阴影的承担.而先锋不应该是对光的告别,而应该是对光的拥有,对光的阴影的承担.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先锋意识"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一个对应物,对应着传统意识形态及其所养育和庇护的诗歌观念,那么今天,这种意识不再意味着"反叛",而是意味着"权威",意味着一种富有生机的东西已经沦落为新的文学意识形态.假若把"先锋诗歌"或诗歌先锋性问题作为一种现代现象,置放于现代性理论框架和当代中国特殊的现代性经验中加以观察,就会发现1980年代与1990年代及其后的先锋诗歌在语言策略和对抗客体上的差异性,恰恰表现在是否对诗歌本身所应具有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态度具有敏感.如今,"先锋"对诗歌写作的要求不是更容易了,而是更难了;不是要求助长那种"一体化的大众"的权威力量的生成,而是提升出来另一种"现实",以此打破大众经验中那种现实幻觉.在世纪之交,网络的普及激活了先锋诗歌,种种迹象似乎暗示先锋诗歌即将迎来"盛世",但先锋诗人们对此疑虑重重,他们面临着先锋诗歌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即如何避免使诗歌"外交"变成诗歌"社交",使诗歌"内政"变成诗歌"内战",从而互相越界.而目下这种远交近攻的诗歌格局,势必使先锋诗歌的"外交"与"内政"变得"内焦外困".而一直以来,"先锋"似乎总是与"病态"相关联,而"光明的诗篇"也似乎走向了"先锋"的对立面.其实,时代真正的光明诗篇,并不必须把一切简单化,这光明里必有对光的阴影的承担.而先锋不应该是对光的告别,而应该是对光的拥有,对光的阴影的承担.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先锋意识"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还有一个对应物,对应着传统意识形态及其所养育和庇护的诗歌观念,那么今天,这种意识不再意味着"反叛",而是意味着"权威",意味着一种富有生机的东西已经沦落为新的文学意识形态.假若把"先锋诗歌"或诗歌先锋性问题作为一种现代现象,置放于现代性理论框架和当代中国特殊的现代性经验中加以观察,就会发现1980年代与1990年代及其后的先锋诗歌在语言策略和对抗客体上的差异性,恰恰表现在是否对诗歌本身所应具有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态度具有敏感.如今,"先锋"对诗歌写作的要求不是更容易了,而是更难了;不是要求助长那种"一体化的大众"的权威力量的生成,而是提升出来另一种"现实",以此打破大众经验中那种现实幻觉.在世纪之交,网络的普及激活了先锋诗歌,种种迹象似乎暗示先锋诗歌即将迎来"盛世",但先锋诗人们对此疑虑重重,他们面临着先锋诗歌的"内政"和"外交"问题,即如何避免使诗歌"外交"变成诗歌"社交",使诗歌"内政"变成诗歌"内战",从而互相越界.而目下这种远交近攻的诗歌格局,势必使先锋诗歌的"外交"与"内政"变得"内焦外困".而一直以来,"先锋"似乎总是与"病态"相关联,而"光明的诗篇"也似乎走向了"先锋"的对立面.其实,时代真正的光明诗篇,并不必须把一切简单化,这光明里必有对光的阴影的承担.而先锋不应该是对光的告别,而应该是对光的拥有,对光的阴影的承担.  相似文献   

6.
汉语诗歌在取代历史叙述的僭越冲动中将文学的功能逐渐升华为一种极端的信仰,这一信仰遗传给了现当代新诗并为新诗的自我嬗变酝酿出反动的力量.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代汉诗的文体觉醒有效地清算、解构了诗歌传统里的阳物中心主义,推动着当代诗歌美学的转向.作为策略和旨归,当代汉诗的形式主义试验自有其特定的时代抗辩品质,它至少体现了诗人修复或纠正诗歌与非诗意识形态关系的艰难意志.而作为形式写作之一极的当代身体写作同样彰显了一切形式主义者的赎魂用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继续规划着后现代氛围下当代汉诗的精神走向.  相似文献   

7.
诗歌与散文的文体之争,是我们这个时代写作中一个最具戏谑色彩的隐喻之一.当一位诗人转向(也许只是间或)散文写作,其不仅是在探索着散文的文体可能性,而且力图保持其作为诗人的身份;也就是,在写作中他既维护诗歌与散文的界限,又试图将诗歌的结构方式(而不仅仅是气息)渗进散文或转化成散文的要素.在一定意义上,其散文和诗歌构成了一种"对位"关系.  相似文献   

8.
胡风诗学理论著述大多发表于三十年代后期及四十年代。他的诗学思想来自革命诗歌大潮,而又以其独特的思考给予这一潮流以重大影响。这一特点需要联系革命诗歌的发展才能清晰地说明。 在通行的文学史论著中革命诗歌特指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艺术观指导或影响下的那些诗人的诗作,主要是政治诗。但需要谨慎地使用这一概念,不可得出除此以外都是非革命诗歌的结论。如果着眼于反抗与变革黑暗现实的意向,那个时代大多数诗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张立群 《南都学坛》2005,25(2):44-49
20世纪90年代是新诗发展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影响最为"式微"的时代,同时,也是中国新诗真正进入艺术探索的时代。站在20世纪90年代的立场看待新诗的发展则不难发现其与政治文化的密切关系:不但新诗的发生、发展和历次诗歌运动无法远离政治文化,即使是诗人心理和诗人评价中,甚至是最不应受到影响的"纯诗"也同样没有避免政治文化的问题。目前,无论是蓬勃发展的文学史研究工作,还是方兴未艾的诗歌史修治工作,都使我们无法回避"20世纪诗歌与政治"这一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诗歌可以沿着艺术的轨道自主前进的时代条件,从已有的历史、传统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新诗的研究乃至新诗的未来发展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10.
在《政治与审美: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东方书写研究》中,作者冲破了文艺美学与政治美学之间的藩篱,将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批评置于意识形态视域下,在诗人诗歌的东方书写中论证文学、政治与审美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诗与时代的关系是90年代诗歌争论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当年,"朦胧诗"之与时代的独特关系是通过某些意义模式而建立的.这些模式的有效性在新的时代业已失去,但却留下了一种可贵的精神原质.这种精神原质在王家新诗中得到了富有逻辑性的发展和变异,即从民族苦难的代言人还原为一个"单子",从对"光明"的自居到对自己内心黑暗与傲慢的清理,其中发生着被新文学过滤掉的西方文学另一精神"再生"或移植的故事.他的近作<回答>不仅揭示了新的时代特征,也使自己的写作或叙述获得到了某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够更为全面地揭示穆旦在时代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下的心态问题,引入"时代焦虑"的目的关键就在于作为一种背景的衬托。本文主要选择了20世纪30至50年代穆旦诗歌中的"自我"形象以及由此可以关联的诗人自我两个主要方面,来探讨穆旦的个体人格即作为诗人的心态问题,而这种以点带面的论述方式除了适用于穆旦本人,同样的,也会在某种类比推演中,涉及到20世纪诗人的一种"典型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瓦尔特·惠特曼被公认为美国的“诗歌之父”。惠特曼时代,美国在文学、思想与意识形态上仍然依附于欧洲传统,深受维多利亚时代价值观的影响,但惠特曼却敢于向传统发出挑战,强调诗人要为自己的民族歌唱,他笔下的声音和景象都是美国的,他的表达这一切的语言也是美国的。惠特曼开创了新的诗风,他认为诗歌不在于形式化的格律,而是深层次的感情,强调情感的节奏,思想的韵律;他因此创造了一种具有惠特曼气质的诗歌形式。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末期,"第三代"诗歌运动结束之后,基于个人和社会等各种原因,有的诗人选择了放弃诗歌,还有的诗人则选择留守在现场,继续自己的诗歌创作之路。经过了90年代这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不少诗人在新世纪又返归诗坛,重新创作。他们在新世纪的持续性写作,既可能是对80年代诗歌传统的一种精神延续,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以来诗歌格局的形成和诗歌生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柏桦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的一位重要诗人.通过对柏桦的心理分析、对诗歌词汇的分析、对修辞的分析以及对抒情模式的分析,可以较为全面地展示柏桦的诗歌特质:敏感、即兴、偏执和疾速.柏桦受制于自身的激情,在快速中展开了他的诗歌抒情,这一点既成就了他,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他的写作带来了危险,因此,他试图在诗歌中尝试减速,不过这是不成功的.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在一个需要减速的1990年代,柏桦停止了他的写作,最终成为一个未完成的诗人.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有它特定的主流话语,十七年诗歌的主流话语便是诗人在创作中对自我的否定与清算,把自己的创作完全融入到政治的认同中。在这种认同中是作为诗的抒情主体个人性的消失,诗歌优美情致的消失。即诗人在对主流话语的认同中是以牺牲诗美作为代价的。诗人的艺术感受力在主导意识形态的浸淫之下不断萎缩,诗的创作不再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个体的独特创造,个人话语空间被标准化的政治语言所替代。在这种替代中,诗人期望成为称职的国家话语的承担者。  相似文献   

17.
《汉园集》是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三位诗人早期的诗合集。这本诗集是他们在一九三○——一九三四年间写成的诗作,因为当时他们还都是北京大学的学生,汉园在北大,故称汉园集。评论者们称他们为汉园三诗人,后来也称汉园三杰。中国新诗发展到三十午代初,已经走向了全面的成熟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各种文学社团和文学诗歌流派风起云涌,互相竞争、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也有不断分裂又重新组合的,这种组合有时产生一种新的流派或社团。同时,更多的诗人在不断地探索着新的创作方法,从这一社团转向另一社团,从这一流派转向另一个流派。而每一个转变与新流派的出  相似文献   

18.
二十年代,正是我国新文学崛起的时代,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挣脱了旧的束缚,不仅迅速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而且百花齐放,各种流派竞相辉映。诗人们,或激昂,或忧郁,都用自己的歌喉,感应着时代的气氛,“将真和美唱给寂寞的人们”。陆耀东同志的《二千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对当时各个流派中成就较大的十四位代表性诗人分别做了专题论述,清晰而深入地展现了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诗坛面貌。作者注意把握诗人与时代的多方面的联系。他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入大的时代背景中进行考察和评价,注意聆听诗作中回荡着的时代音响。无论是对于《女神》这样时代色彩鲜明浓烈的力作,还是对于那些较为曲折隐蔽地表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如冰心那些晶莹的哲理小诗,徐志摩的轻盈之曲,把握这种联系无疑都是启开“理解”诗歌这扇大门的一把钥匙。对于一些今天读来觉得艺术上直露、粗糙(如蒋光慈的政治抒情诗)或并无新鲜感的诗作,作者也是用这一具有历史感的眼光去看待。的确,这些诗的价值或许更多是属于昨天的,但它们确实有过价值,我们就不能抹煞其文学史上应有的位置,更何况我们又怎能将今天和昨天完全割裂开来呢?  相似文献   

19.
四十年代,我国诗坛上出现了一个被称为“新现代派”的诗歌流派——九叶诗派。这派诗人,“艺术上,结合我国古典诗歌和新诗的优良传统,并吸收西方现代派诗歌的某些手法,探索过自己的道路,在我国新诗的发展史上构成了有独特色彩的一章。”辛笛是其中的年长者,也是其中卓有成就,较有特色的一位。借鉴外国诗歌的表现手法,吸收外国诗歌的养分,这是中国新诗得以产生、发展的重要条件。辛笛早在中学时期,就曾翻译过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的诗集《恶之华》片断;大学时代,“曾广泛吟味了西方诗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语:我总相信,在各种艺术形式之中,诗是灵性的,她可以涤荡人心中封尘的阴霾,唤醒一个人或一个时代的梦想;诗是青春的,她可以激扬生活、舒展记忆、拾拢情感。每一首诗也是一种态度,是诗人的态度。在李见心的诗歌中,可以见到这种对于生活、记忆、情感、爱与伤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一个诗人的心路历程和诗人的成长足迹,诗成为她个人记忆和抒发情感的最有效的方式。应该说,辽宁诗人很多,有特点的诗人也不少,但李见心属于敢于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最真实的情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那一位,因此,她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的私密表达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