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工科院校开展高雅艺术审美教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雅艺术审美教育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分析高雅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结合理工科院校的高雅艺术审美教育现状,对理工科院校开展高雅艺术审美教育的途径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大众对现代主义艺术进行审美时,常会发生"审美疲惫"心理现象.而这就与显现于审美过程中的审美震撼力是否能够转化为艺术魅力有关.因此有必要对现代主义艺术作品的艺术特性与审美大众的期待心理的互联互动历程进行分析,以探究"审美疲惫"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3.
认知因素、环境因素、教育因素是影响高雅音乐走向大众的瓶颈。只有提高大众的音乐认知能力,营造音乐氛围,改善音乐教育模式,培养和提高大众对音乐艺术的兴趣,才能使更多的百姓走向高雅音乐。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期,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有效地抵制艺术庸俗化和消极文化现象等不良倾向对青少年的影响,需要我们去积极思考与应对.时代在呼唤高雅艺术.在学校的音乐教育中,提倡高雅艺术,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时代赋予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的一项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音乐传播是音乐流行与储存的前提条件.当代传媒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人们带来了先进的精神文化和快捷的欣赏方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反面的、低级的东西.合唱艺术以传播高雅音乐、提升音乐审美情趣为目标,以学院合唱团为实践基地,课堂、合唱团两方面展开高雅音乐文化传播,可以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服务,进而建设新的艺术素质培养模式,从而达到传播高雅音乐文化、提升音乐审美情趣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6.
高雅艺术进校园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开展高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讨了高校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若干有效途径和方式,以期通过多种形式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高雅艺术的活动中,有效地促进高雅艺术活动在高校的推广与普及。  相似文献   

7.
也论大众审美文化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审美文化既是社会文化进步的表征,又是社会总体审美文化得以长足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在探讨种种流行意见的同时,拟对大众审美文化作总体上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雅艺术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感及其在群众中的认可度问题即愈来愈成为一个问题。以此来看,我们可以将"高雅艺术进大学"看作一个音乐融冰的过场,其核心和主旨就是实现艺术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回归与还原。  相似文献   

9.
大众审美文化作为西方工业社会的舶来品,在中国迅速传播开,从而对大学审美文化造成冲击和影响。二者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有某些相同特征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由于受时代、种族以及地缘的影响,不同时期的不同国家及民族有其自身的群体性格和审美偏好。中国大众对流行歌曲的审美心理反应,代表了中国大众某一时期感知经验中的心理活动。情感以及情感的升华和审美反应感知中的激活水平与接受或拒绝的水平相关。大众在对歌曲感知的过程中,情感激活的程度如果过高或过低,结果则造成积极程度和接受能力处于较低的反应。大众固有感知经验下的直接感知及感知中激活的程度处于最优的水平,即介于大众歌曲经验上的简单和复杂中间,及达到本文中"曲线"的顶端,大众对歌曲的接受程度则最大。  相似文献   

11.
大学里一定要有高雅艺术,这是培养人文精神的很好形式之一,高雅艺术地校园活动是一件让在校大学生感受到真善美,了解民族先进文化和人类优秀文化,培养和提升人文素养的好一。在大学校园里开展此类活动,可以引导和带领更多的同学喜欢高雅艺术,成为高雅艺术的追随者,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素质。  相似文献   

12.
大学是整个社会文化功能的使者,肩负着传承文化、融合文化、研究文化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因此,大学最根本的象征就是文化,而大学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属性.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下,要构建大学审美文化,就应先给大学审美文化定位,克服大学审美文化的感性、零散性、模糊性、盲存性,使其理性化、系统性、明晰化、自主化.  相似文献   

13.
与荒唐、荒谬不同,荒诞不仅是一种叙事、虚构方式,还是一个审美范畴。正是这一根本属性使荒诞在古往今来的文艺创作中成为与写实、浪漫、象征等齐头并进、互渗互补的基本创作美学类型之一。荒诞的主要艺术形态一为于写实性的荒唐里有所隐含,二为在极致化的浪漫中生成意蕴,三为与象征主义结缘而使书写更趋向哲理化;1990年代后在中国,又出现了以文学经典的重构来承载题旨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审美体验具有性别差异性.被不少研究者诟病的都市消费文化及网络空间进一步物化了女性身体的现象,恰好是女性确立自身主体性的时代特征,女性的身体/生命活动正成为一种更具主体性的审美活动或艺术表演.肯定广大女性的审美体验与大众消费文化的内在联系,使不受重视的女性日常活动令人瞩目且富有诗意,对于我们的文艺理论建构及生存环境的健康未来,皆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成绩卓著,影响深远。鉴于地方高校高雅艺术育人在资源、设施、组织形式等多方面受到制约,可从加强顶层设计、挖掘文化内涵、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升地方高校高雅艺术育人"内生力",优化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对通感的解释应从心理学、美学等多角度进行阐释,并从人类感官的先天关联性讨论艺术通感的生理-心理基础,从而将艺术通感定义为一种在艺术活动中以审美统觉为基本心理机能,以感情为心理动力,表现创造主体人格、心境、意绪的一种统觉性、整体性、创造性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7.
知识、技术、商品、已作为对传统文化的拆解因素而由边缘性的范畴转变成为具有巨大拆解作用的功能载体。它一方面作用于传统审美文化的固有模式 ;另一方面又使大众审美文化面临自行拆解的困境。但反过来看 ,拆解因素也是促成二者自由存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的内涵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其中,人自身的内在和谐是根本、前提。美育尤其是社会美育对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普及大众审美教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从大众审美教育的体制、施与者、手段和方式以及接受主体等方面探讨如何普及大众审美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佛教与艺术审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与艺术审美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古老而独特的方式,它们在内容、目的和手段上十分相近,都包含有超越此界进入彼界的精神陶醉和满足.佛教借助艺术想象来达到理念世界的佛教境界,反过来,佛教给予艺术以独特影响,促进艺术里未完成性原则的巩固.  相似文献   

20.
抓好高雅艺术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完整性与连续性的需要,是拓展学习面与深层次发展的需要,是优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本文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不足和滞后的原因,探讨了高雅艺术教育的地位、作用和迫切性,提出了加强高雅艺术教育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把艺术教育融入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搞好学生艺术社团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