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年元宵佳节,乾隆皇帝同大臣们一起来到翰林院文华殿猜灯谜。步人大厅,只见有一盏灯上写着一副谜联,要求上下联各猜一字。  相似文献   

2.
二月河 《社区》2009,(26):17-17
纪晓岚在我心目中属于中性性格.但在社会形象中他倒是开放型的人物。他的风雅、多才、善谑、诙谐确是第一流的。这大大帮了他的忙,使得他更加可爱。 我最早接触到纪晓岚的材料是在“文化大革命”后《光明日报》的一篇文章上,说他陪乾隆木兰秋弥,乾隆不小心从马上摔下坠进泥淖,陪驾的纪晓岚也就从马上一头顺势滚进泥中,比乾隆更其“不幸”,更其狼狈,更其观瞻不雅!  相似文献   

3.
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是乾隆年间的进士,他才华横溢,极善对句,往往信手拈来,出口成趣,天地万物、古今诗赋无不可入对者。关于纪晓岚对对联的故事民间流传颇广,比如乾隆说:两碟豆。晓岚答:一瓯油。乾隆改口说:我念的是“林中两蝶斗”,晓岚随即也改口道:我念的是“水上一鸥游”。诸如此类的对句为戏举不胜举。  相似文献   

4.
逸民 《社区》2005,(1):42-44
这几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连续热播, 让纪晓岚这个原本有些冷僻的名字,顿时家喻户晓起来。不仅如此,多年来一直默默无闻的纪晓岚故居,也随之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各家旅行社推出的老北京游览路线中重要甚至必要的一站。即便是在淡季,这里仍然人头攒动,热闹程度令人难以置信。 北京的名人故居很多,但都历尽沧桑,要保留下原貌几乎不可能。 几年以前,在修建广安大街时,纪晓岚的六世孙纪清远和季羡林等专家学者联名     2001年10月 9日,北京市文物 局组织有关人员 开始对阅微草堂 旧址进行修缮上书,要求恢复…  相似文献   

5.
洪烛 《北京纪事》2009,(8):71-74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使纪晓岚这位清代的大学士颇有点咸鱼翻身的架势,仿佛又活了过来。虽属戏说的风格,却把人物形象塑造得很传神。再现也罢,误导也罢,总之使老百姓备感亲切。真实的纪晓岚究竟是什么模样——似乎已不重要了,活跃在荧屏上的是他两百年后的替身,吸引着我们的眼球。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清宫  相似文献   

6.
谢伏 《老友》2012,(3):57-57
人们都知道纪晓岚是清代著名学者和文学家,殊不知他还是一位大收藏家。纪公在做学问的闲暇,十分喜欢收藏。他一生嗜砚成癖,其书斋也有“九十九砚斋”之称,所以在流传至今的遗物中,大部分是砚石。在《阅微草堂砚谱》中可以看到他藏砚的拓片,除了乾隆帝御赐的一方之外,其余都是他自己多年收存或友人赠送的。  相似文献   

7.
纪晓岚自幼聪明伶俐,记忆力也特别强。他3岁时,母亲就教他认字读书,四叔教他学习对对子,这对培养和发展他的智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先从单字对起,到两字再到三字又到五七言对;室内室外,锅碗瓢盆,亭台楼阁,名花时卉,世态人情都对遍了。纪晓岚4岁那年,与四叔家堂兄一起去村里的塾馆念书。塾师姓石,每天讲完课之后,就将学生留下来对句,  相似文献   

8.
杨熠 《北京纪事》2010,(5):91-93
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把一位高高在上的大学士捧成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睿智笑星。我们心中的纪晓岚,是抽着小兰花儿,说着俏皮话儿,一生未娶、两袖清风的好干部,为了黎民百姓,动不动就跟和中堂针锋相对,对他的顶头上司乾隆爷也没少插科打诨。  相似文献   

9.
赵静  王小洁 《社区》2014,(12):39-39
“下面有请工农社区参赛选手魏长生。”随着主持人的报幕,一个有些羞涩却硬朗的老人走上演讲台,对着全场深深地鞠了一个躬,但他的开场语却震惊了全场。“首先,我要向主持人、全场的朋友郑重地道歉,因为我不是魏长生。”  相似文献   

10.
张雨 《老友》2015,(4):55
清朝,江苏高邮镇上有个叫张好千的才子,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喜交四方之宾朋,每日都有不少不请自来的人到他家做客。当然,来做客的人中食客多于才子。张好千开始还满不在乎,但时间一长他就有些应付不过来了。有一天,张好千在门口贴了一幅写有“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  相似文献   

11.
从奋笔歌颂统一西域、诗谶与砚铭、一个人与一个部落的东归等诗文,论述了纪晓岚流放前后与新疆的关系,指出其反映了纪晓岚思想中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历史意识和执着的爱国之情。人们往往以点缀盛世、取悦君主的歌功颂德之作来讥贬,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12.
夏侯泉仁 《老友》2013,(6):57-57
清朝乾隆年间,礼部尚书、大学士纪晓岚生性诙谐,才思敏捷,又工于对联赋诗,常语出惊人,妙趣横生。纪晓岚而立之年时,娶妻马氏。结婚这天,闹洞房直到半夜三更,众人还兴犹未尽。一对新人乏困至极,  相似文献   

13.
步雄 《北京纪事》2011,(11):102-105
少年从军 1933年,纪晓岚八世孙纪烈承诞生在即将破败的纪氏大家族里。此前的纪家有“双干顷(干顷良田和千顷枣林)、双诰命”的雄厚政治和经济背景。相传,当年一个过路的外乡人不屑纪家的无边无际的田产,曾发狠疾走,不料两天过去,实在憋不住,还是一泡屎屙在了纪家的地里,故有人管纪家的田叫做“留屎田”。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07,(6):34-35
一个故事发展到一半……省略号后面的究竟是什么呢?一个夏日的傍晚,妈妈带我上街时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班长是怎么从校长那儿“套”到张老师的生日的日期的?“六一”节那天王老师为什么紧皱眉头?……要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就靠你啦!  相似文献   

15.
他叫步原,是天下第一才子纪晓岚的后代,却吃了一辈子被没文化的亏。作为"五零后"的一员,他先是少年失学,继而先后成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大龄半残待业青年"和"下岗无业人员"。由于缺少了一段被正规教育的经历,他像一粒卑微的尘埃被历史的大潮裹挟进了越来越现实、越来越讲究学历、背景的社会生活的角落里。  相似文献   

16.
步雄 《北京纪事》2011,(7):94-97
一代才子纪晓岚已故去280多年了,他的后人们现在哪里?本系列报道将以连载的形式分别讲述纪晓岚的嫡传第五世孙媳纪李树慈、六世孙女纪根沛、纪根懿、纪根藩以及七吐孙纪次龙、纪烈平等人的生活经历。他们的经历跨越了白上世纪30年代末,纪氏大家族解体直到今天的半个多世纪。其间,儿多坎坷、几多感悟、儿多慨叹!  相似文献   

17.
一代名臣纪晓岚已逝去280周年,他的后裔也已传至第十一二代,他们大多生活在京、津和台湾,另有很多定居海外.纪晓岚的第八世孙纪次龙和纪列平是两位经历过生死传奇经历的革命军入,几十年戎马生涯中,他们亲历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火硝烟,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堪称"纪氏两奇兵".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洞观纪氏家族半个世纪生生不息的曲折人生.  相似文献   

18.
步雄 《北京纪事》2011,(10):100-102
“北京有座紫禁城,献县有个崔儿庄,九曲回廊太湖石,九门九户九关厢”。这是纪家上世纪初鼎盛时期的生动写照。那时的纪家大宅有“东六院”“西四院”之浩繁,后花园怪石嶙峋、曲水流觞,翘檐斗拱的亭子层层叠叠直逼天阕,宽厚的庄园围墙上可一人横躺。逢年过节,县长要亲自挂上马车来纪宅送礼。  相似文献   

19.
大海 《山西老年》2009,(9):51-51
纪晓岚是清朝乾嘉年间的大才子,他一生的主要成就,一是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二是从66岁到75岁写了五部笔记小说,总称《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以83岁高龄寿终正寝(以公元计则为81岁),在当时可谓高寿矣。  相似文献   

20.
许杰 《成才与就业》2020,(1):101-101
近日翻阅2019年12月《成才与就业》杂志,不禁被体验栏目所吸引。其中,三位青年学生写出了参加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古籍修复珠算皮具DIY等专题培训的经历、收获与感悟,字里行间洋溢着喜悦以及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