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反映现实,不是照相式地反映或机械地复制生活,而是能动地再现生活。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是经过作家分析、选择、加工、改造了的生活,它融合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渗透了作家的思想与感情,流露出作家的观点与主张。因此,文学作品是具有一定倾向的。作家在作品中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社会情绪、愿望、理想来展示和表达对一定生活现象的意向,是使作品成功的重  相似文献   

2.
读张炜的作品,有两个十分突出的感觉.一个是作者对生活、对人性、对青春、对大自然、对一切美好的东西有着深挚的爱,作品中处处流露着感人的温馨和深厚的人道主义感情;一个是对国家民族的命运,对人民的疾苦,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切关注,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由此而来的深沉的忧患意识.这两者水乳交融地统一在他的作品的形象体系中.一般说前者表现得十分显著,一打开张炜的作品,就会扑面而来,给人以十分强烈的印象.后者除了象《古船》这样一些历史负载特别厚重的作品以外,大都表现得比较含蓄,往往容易被忽略.而这却是张炜创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对张炜  相似文献   

3.
散文与诗歌一样是一种抒情的艺术.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罗丹则更明确地指出“艺术就是感情”(《罗丹艺术论》).一篇作品要想具有艺术魅力,首先要能拨动人们感情的心弦,引起强烈的共鸣.可以说,真正优秀的作品都是由作家鲜明独特的感情所熔炼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美国20世纪作家斯坦贝克、索尔贝娄、塞林格、艾略特、菲兹杰拉德、德莱塞等文学巨匠各自特色的介绍与评价,做到把曾经对美国这个时期文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又在已有的文学教材、评论或者其他作品中没有进行详细介绍的重要人物展示在读者面前,丰富和完善了对该时期美国文学的了解.对各个作家在这个时期的独特表现和对美国这个时代文学所做出的独特贡献能够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主题是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和对生活图景的描绘而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是作者对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它既包含有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意义,又体现了作者的主观认识及其所要表现的理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准确分析作品的主题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具体分析作品的主题时,特别是分析选作中学课文的作品主题时,往往会出现若干分歧的意见。当然,作为学术问题的争鸣和讨  相似文献   

6.
志贺直哉是日本著名的小说家,被誉为“小说之神”.他的作品大多以个人的生活经历为蓝本,用“私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作家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叛逆与冲突,但中后期的作品风格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调和的风格,不再偏激,此种变化在中篇小说《和解》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该小说不仅反映出作者风格的变化,还详细描述了作者内心转变的过程.通过分析《和解》中表现出的作者内心变化过程,说明作者生活经历的重大转折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志贺直哉前后期作品风格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凌叔华是"五四"女作家群中极为独特的作家,以写高门巨族中的温饱女性见长,她作品的表现内容切入点极具特点,描写手法极富特色.本文试图从作者塑造的各色人物、描写手法入手分析小说的特点,以求较全面地反映作者创作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军事题材文学创作上,作家柳杞的作品富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柳杞的军事题材文学作品,主要取材于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军民抗击日本入侵者的斗争生活,有长篇小说《长城烟尘》、《战争奇观》,中篇小说《山径崎岖》,和一些短篇小说.这些作品,多是描写别人尚未触及的生活领域,题材新颖,文笔清秀,语言俊美,感情色彩强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乡土色彩,令人不容置疑的真实感和饱满的政治热  相似文献   

9.
黑多克作为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其创作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与风格.作品浸透着作者对俄罗斯前途的担忧、对俄罗斯侨民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中国百姓的同情和对中国文化的谙熟与深爱.同时,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视角与具有中国韵味的写作风格.作品中提出并思考的种种人生哲理问题,对当代社会也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0.
论新闻作品的意境美(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意境是中国艺术的独特表现,也是人们研究最充分的课题之一.新闻意境是新闻作品的高级形态,但在新闻理论界却没有引起人们的应有重视.艺术意境和新闻意境在呈现形态上有着很多相似性,但同时又不能等同,尤其是在创造手法和表现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新闻作者在新闻作品中所表现感情的隐显,主体意识的强弱,新闻意境可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大类.  相似文献   

11.
一般说来,流亡文学可分两大类型:一是描绘流亡作家自己家乡独特而美丽的风土人情,表现挣扎于命运和生活的磨难的文学;一类是反映作家流亡生活境遇的文学。由于战争的发生、瘟疫的流行,或因政治的迫害,作家的生活以至生命突然被截断而被迫逃离家园、故土、流落他乡、异域,这增加了比一般作家更为强烈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无形之中形成了他们作品的一些独特个性和风格,故乡的温暖与漂泊的孤寂、凄凉生成浓烈的乡愁,对故园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论     
解放以前,沈从文是一个有影响的作家。他从二十年代中期登上文坛起,共出版了六、七十种作品集,以其独特的色彩格调吸引了不少读者。但解放以后,他却受到了冷遇,几乎销声匿迹,主要原因大概因为他曾经是中间道路的追求者吧。当然,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特别是在阶级斗争异常激烈的年代,在光明势力与黑暗势力决斗的时刻,一个作家要遗世独立,去追求什么中间道路,显然是错误的。但作家的政治倾向并不能概括他作品全部的思想观点,艺术形象所提供的内容,往往又大于思想;要全面地评价一个作家,还得看他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思想和所达到的艺术成就。沈从文的作品所描写的仍是现实人生,他的同情明显地是在下层劳动人民一边,对上流社会总是充满了讥讽。当然,政治观念的错误,无可避免地要影响他对于生活的判断,而且必然会反映到他的作品中。因此,对于这样的作家,我们还是应该从作品出发,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工作着是美丽的》是一部融铸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与认识,寄寓着作者人生感慨与生活哲理的作品,是作者倾注了半生心血写就的“人生启示录”,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写知识女性心灵世界的独特创作心态与话语方式;二是重视自我内心倾诉的独特自传式写作方式;三是在“体制化”写作的夹缝中寻求生存的独特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故事新编>与果戈理的<狄康卡近乡夜话>都反映了作者与所在民族和故乡文化的深刻联系.乌克兰民族的伟大作家果戈理在作品中展示了本民族的性格,塑造了民族文化英雄形象而表现出复仇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浙东文化的鲁迅在作品中也塑造了具有故乡文化性格的英雄,这些英雄埋头苦干,为民请命,有着强烈的复仇精神.虽然两位作家出生在不同的民族和时代,但他们都把最深的感情献给了故乡和民族,都竭力赞颂了本民族的"文化英雄".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的诸多作家强烈感受到当下农村生活的混乱与破碎,他们运用了非常态视角、荒诞与狂欢等叙事策略来表述时代变革中的乡村,不再对农村生活进行整体性的叙述,这在贾平凹、阎连科、林白与莫言等作家近些年的乡村长篇叙事作品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从而,表述混乱的新世纪乡村小说形象地展现出支离破碎的乡村图景。  相似文献   

16.
艺术创作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情流露。艺术品既是生活的再现,又是艺术家思想和感情的表现。只有吃得进生活,才能吐得出艺术。 北宋画家张择端若没有深厚的社会生活基础和高度的概括生活的能力,是不可能创作出《清明上河图》这样一件杰作的。即使以宗教为题材的绘画也是这样。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文学现象:有的作品中,同时存在着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等两种以上相互矛盾的主观思想倾向;有的作品中,作家主观的思想倾向,与作品描写的生活图画的思想意义,不那么和谐;还有的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面自身的思想意义,也有相互对立的现象,或者不同生活场景的思想意义,缺乏一种内在联系。总之,有的作品的思想内容是相互矛盾的。这种文学现象,不仅在杜甫、曹雪芹、施耐庵、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中外古典作家的作品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就是在当代作  相似文献   

18.
作品的深度是指作家在创作中以深邃的目光,透过表面、平常的生活、人物或事件,发掘深藏在其中的社会、历史或时代的深层意蕴与哲理,从而扩展了容量,加深了主题内涵。作品深度的获得有赖于作者对生活及其矛盾斗争的深刻认识、理解与勇于揭示。要使创作更有深度,作家必须具有清醒的历史意识,不仅是“历史地看问题”,而且是注意从新的时代思维的角度去发现历史启示和内在含蕴。  相似文献   

19.
一、任何作家的作品都是供读者阅读,并希望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让读者理解他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接受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因丽作品一经问世,便成了整个社会的精神食粮。二、文艺作品具有认识教育和审美的作用,所以文艺作品不论对于满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新人,对于整个社会思想、文化和道德水平的提高,都负有其它部门所不能替代的重要责任。三、文艺作品虽然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有时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作品中的某些  相似文献   

20.
<正> 小说真实观,是作家在小说创作中,处理、把握艺术与现实关系时的有意甚至有时无意中所运用、遵循的美学原则.横向看,它是作家整个美学思想的一部分.直接表现与反映着作家对真善美的认识.纵向看,它是理解作家情感、艺术思维与表现方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图通过剖析、研究沈从文的小说真实观,希望对其美学思想有所窥见,对其作品有较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