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祖国历史,进入清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形成。兰州地区的民族关系,不再是西方、北方游牧族与定居务农的汉族的斗争,而是以和汉族杂处定居的回民与满汉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形式上的民族斗争更浸透着阶级斗争的内容。清朝统治者对待回教徒的暴虐统治,引起回教徒的强烈反抗。清代回民起义斗争之剧烈,兰州地方史上罕见。  相似文献   

2.
当太平天國革命运动期間,卽十九世紀后半期,在中國西北地区爆發了回民起义。西北回民起义从一八六二年(同治元年)开始,到一八七七年(光緒三年)結束,时間長达十五年之久,地区遍及陝西、甘肅、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参加起义的成員有回族、維吾尔族、撒拉族、烏茲別克族,也有汗族。从时間、地区和民族成員來看,它甚至超过了它的先驅者太平天國的規模,因而,这次起义是当时全國農民和少数民族抗  相似文献   

3.
代小 《阴山学刊》2020,(1):33-36
同治年间西北回民起义直接导致了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人口减少。伊克昭盟作为清廷镇压西北回民起义的主要战场,战事持续十余年,人口损失十分严重,伊克昭盟蒙古人在战争中伤亡,或躲避战乱背井离乡,导致伊克昭盟的人口大幅度下降。直到新中国成立,伊克昭盟人口(蒙古族)也未能恢复到西北回民起义前的规模。此外,此次起义改变了各旗人口的分布格局和人口密度,中断了移民在伊克昭盟地区的发展。我们应切记这次起义的教训,拥护民族团结,使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这个大家庭里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嘎达梅林》是一部蒙古族长篇民间叙事诗.诗中塑造了嘎达梅林的高大英雄形象,描写了草原上的人民英雄反对外族侵略和抵抗强暴的斗争.作品感情强烈,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的富于正义感,以及敢于和敌人战斗、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千百年来,这部诗篇在内蒙古的千里草原上广为流传,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5.
公元一二○六年,蒙古的统治阶级在成吉思汗的领导下,建起了本族政权—蒙古王朝。一二三四年,宋蒙联军灭金,从此,蒙古统治了整个北方。一二七一年,把国号“蒙古”改为“大元”。一二七九年,击灭南宋,统一全国。元朝统治阶级统治全国,不满百年,却对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残酷的民族压迫与封建剥削,因此,从它统治之日起,就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大大小小的反抗斗争。人民的正义斗争,发展到一三五一年,终于成为规模巨大的全国性的农民战争(元末农民大起义)。战斗了十七年,一三六八年,革命人民胜利地推翻了元朝。当时,北方的起义农民,主要归刘福通等的“韩宋”政府直接领导,南方的,主要归朱元平璋几个集团分别领导。由于战士们都用红巾裹头作为共同的起义标志,所以,人  相似文献   

6.
“车王府曲本”指的是清代北京车王府内收藏的一批曲本,包括戏曲、杂曲、鼓词、子弟书等。“车王”全称李登巴咱尔王,清代喀尔喀蒙古赛因诺颜部人,成吉思汗直系子孙。明清之际,我国西北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厄鲁特蒙古三大部。  相似文献   

7.
论清代陕甘回民起义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同治年间,陕西、甘肃回族广大人民,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起义。这次起义,首先从陕西渭南、华州(华县)、大荔一带发起,迅速蔓延整个关中地区。在陕西回民起义的直接推动下,甘肃陇右地区的宁州(宁县)、平凉、固原;宁夏府属灵州(灵武县)的金积堡;兰州府属的河州(临夏)、狄道(临洮);西宁府属的西宁;河西地区的肃州(酒泉)等地的回民先后起来响应。起义历时十二年之久,席卷了现在陕、甘、青、宁、新整个  相似文献   

8.
宋代福建沿海人民的海上起义,是宋代阶级斗争深入发展的一个典型反映。现在根据宋代福建沿海人民所举行的海上起义,提出不成熟的探讨,希望得到史学界的批评指正。一、宋代福建路人民斗争的形势宋代福建路人民斗争,具有如下特点:在时间来说,北宋时期阶级斗争比较缓和,社会秩序比较稳定。但是到了南宋时期,福建的农民起义波浪起伏,十分频繁。汀州是全国农民起义次数最多的地区。此时,福建沿海人民的海上起义的次数和规模也居于全国之首,泉州港海域,是海上起义活动的中心。为了镇压海上起义,宋王朝采用“招安”政策,以分化瓦解人民的斗争力量。在反抗敌人的招安斗争中,海上起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宋代福建沿海人民的海上起义,活动范围广泛,他们常常利用泉州港附近的寨子作为活  相似文献   

9.
<正> 蒙古语的分布,与同系属语言的关系 蒙古语是蒙古族人民的交际工具。 我国境内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甘肃、青海等省。此外,在宁夏、河北、河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区、市,也有少数聚居或散居的蒙古族。绝大部分地区的蒙古族人民都使用着本民族语言。有些地区的蒙古族人民兼通汉语,青海省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藏语;新疆的蒙古族有些人兼通维吾尔语或哈萨克族语,还有少数蒙古族由于长期与别的民族杂居而转用了其他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0.
清朝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继苏四十三起义不到三年时间,又爆发了田五、张文庆领导的甘肃回民起义。这两次起义有共同之处,都是马明心所创哲赫忍耶进行的反清斗争,且有密切联系,但毕竟是在不同时间、地点,由不同的领导者发动的起义,又各具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史学界对前一次起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而对后一次起义研究较少,对除田五之外的其他首领在起义中的地位,起义是如何引起和发动的,斗争经过,起义规模,统治者采取的政策以及这次起义的作用等,大多不甚明晰。为了搞清楚这次起义,特撰写这篇文  相似文献   

11.
蒙古人民共和国现有居民人口约186.63万人(据1985年统计),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居民1.17人。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居民现在统称为社会主义民族(HAUHH),民族成份比较单一,全国居民的80%以上是喀尔喀人,或称喀尔喀蒙古人,他们是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主体民族。蒙古人中除了喀尔喀人之外,还有一些人数不多、历史上曾属于统一蒙古民族的部族及族体。如杜尔伯特人、拜特人,达里甘加人、扎哈沁人、额鲁特人、土尔扈特人、布里亚特人等等。这些人大都操蒙古语,与喀尔喀方言略有区别,是蒙古语的各地区方言。现代蒙古标准语是以喀尔喀方言为基础构成的,据符拉基米尔佐夫的划分,喀尔喀方言是蒙古语的东支。不属于  相似文献   

12.
“东部区民歌”系泛指传唱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呼伦贝尔盟部分地区以及辽宁、吉林等省的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歌。 各民族的歌谣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风格。东部区民歌是这一地区蒙古族人民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真实写照。这里的民歌包括有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歌。诸如描写英雄斗争业绩的长篇叙事歌等;还有反映人们生活各个侧面的生活歌谣、劳动歌谣,以及大量的情  相似文献   

13.
白凌阿,是一位著名的蒙古族抗清起义领袖,他在近代蒙古史上享有盛名。清末咸、同(1851至1874)年间,他在内蒙古东部卓索图盟领导蒙古族人民起义,进行了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他领导的这次反清起义,与汉族起义军联合一起,坚持抗清斗争达八年之久,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他的英雄业迹,不仅在近代蒙古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而且在近代蒙汉民族关系史上也写下了绚丽多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林荃 《学术探索》2007,(4):84-89
本文认为,清朝咸、同年间在云南发生的回民杜文秀起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杜文秀起义响应、拥护了太平天国起义,与后者遥相呼应,是以后者为主体的全国反清农民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由于杜文秀起义坚持时间长达18年,地域涉及滇、桂、贵、川等省,因而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在滇、桂、贵、川等省的封建统治,使其呈现摇摇欲坠之势。第三,杜文秀起义对晚清云南社会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其从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脱变。  相似文献   

15.
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一部巨型民间口头创作。它最初产生于我国新疆卫拉特蒙古人民之中,后来逐渐流传到我国、苏联和蒙古三国的蒙古语族人民中,并在各地的流传过程中获得进一步充实和发展,已成为这三国蒙古语族人民共同的珍贵文学遗产。除此之外,《江格尔》还在毗邻地区突厥语族的图瓦人和阿尔泰人中有一定的影响。《江格尔》就是这样在一处产生,以四面散射方式流传和发展的巨型英雄史诗。《江格尔》产生发展于古老的蒙古英雄史诗或阿尔泰语系民族史诗传统的基础上,因而它继承了古老的史诗传统,并与《玛纳斯》、《阿勒帕密斯》等英雄史诗,成为阿尔泰语系人民史诗的高峰。本文着  相似文献   

16.
《理藩院则例》是清朝理藩院治理蒙古地区事务的基本法律依据。结合其中律条分析清朝对蒙古地区立法特点,主要有德主刑辅、恩威并用、控制蒙古族上层人士;严刑竣法、严明禁令,对蒙古人民实行高压政策;编旗划界、分而治之,确保中央对蒙古地区的专制统治;维持封建等级制;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等。其最终目的是加强对蒙古民族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7.
以左宗棠为首的湘军在镇压了西北回民起义之后,为了稳定当时的西北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善后举措。其中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培育人才、培植文化、加强文治和传承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回民起义后湘军对西北地区的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调适和整顿,从文化层面完成了对科举制度的重建。本文试图通过其对甘宁青地区科举制度重建的考察和分析,进而审视其文化善后的得失。  相似文献   

18.
蒙古族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古民歌是蒙古族人民生活斗争的反映和智慧的结晶,正如罗卜桑却丹所述,“世人欲察夷族风俗人情,率先细究其歌曲唱词,便可知其人其性。”歌词虽微,其意颇远,故有详加探讨之必要。 先后登上蒙古高原这一历史舞台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等许多游牧部族中都盛行歌舞。蒙古族先辈与这些游牧部族很早以前就有来往、杂居、互为统属,有的与蒙古族共出一源,有的被蒙古族所融化。因此无疑会影响到蒙古族文化艺术、歌舞等方面。 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论哪一个民族,其历史文化都在上古时期就已基本形成。但由于社会、历史的诸种原因,有些民族早期文化遗产为人所知甚少。要准确阐述蒙古族早期文化、曲艺全貌,尚缺乏必要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当时蒙古族人民演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礼乐,极为珍贵,难以找到。蒙古歌曲,是由歌词与歌谱组成的统一体。经漫长历史岁月,  相似文献   

19.
国内五十年来的回民起义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建国50年来的回民起义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了在新时期加强回民起义研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亚东干族的主体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陕甘宁回民大起义义军的后裔 ,他们是一个极有个性与特色的侨民群体 ,尽管离乡去国 ,在中亚多民族地区定居了 1 2 0多年 ,和诸多民族发生了融合 ,但他们至今还保留着中国晚清时期西北回民的特色。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楚河及伊塞克湖一带就是东干人生存、繁衍、发展的地方 ,楚河、伊塞克湖、托克马克、八拉沙衮、怛逻斯等都是昔日丝绸之路上必须经过的繁华地域 ,它们的名称曾屡屡出现于古人的笔下。通过对中亚东干地望的笺证 ,寻找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