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鄂伦春民族人口总数已达到6,965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4,132人增加2,833人,增长68.56%。黑河地区是我国鄂伦春民族人口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笔者根据现有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对黑河地区鄂伦春民族人口八年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粗略的分析,作为深入研究鄂伦春民族人口的序篇。  相似文献   

2.
<正>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朝鲜族是人数较多的一个民族。据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为1,765,204人,是我国十五个超百万人的少数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三省,其中吉林省为最多,有1,104,074人,占全国朝鲜族人口的61.8%,黑龙江省有431,644人,占24.5%,辽宁省有198,252人,占11.2%,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有17,580人,占1.0%,其余则散居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3.
在人口研究中,年龄人口资料具有广泛的用途。研究人口与经济、社会问题,往往离不开人口的年龄构成资料。年龄构成资料另一个典型特征,是便于开发应用。它既可以应用于推算已往年龄构成资料,又可据以预测下一次人口普查之前各特定年龄的人口数字。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资料质量比较高,开发应用价值较大。据事后质量抽查结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和人口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由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并逐渐向老年型过渡。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64%,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达8.59%,预计2000年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0%。在老年人口中,由于妇女期望寿命高  相似文献   

5.
<正> 在人口的文化程度分析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文盲半文盲人口状况的分析。考察和研究文盲半文盲人口状况,对于了解当前我国人口的总体文化素质,制定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及布置今后工作的重点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第三、四次人口普查和抽查资料,对我国文盲半文盲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城乡构成、地区差异等进行对比和分析。在我国,进行人口普查时所统计的文盲半文盲人口是指15周岁及15周岁以上的不识字或识字不足一千五百个,不能阅读通俗书报,不能写便条的人。据1990年人口普查10%抽样资料,我国15岁及其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为18,225万人,占总人口的16.10%,占15岁及  相似文献   

6.
人口普查是一项最大的国情国力调查。通过人口普查取得各项人口数字资料,在全世界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我国虽然自古以来就有统计人口数字的历史,但采用人口普查这种形式却起步较晚。清末和民国期间曾进行过两次普查尝试,但因多方原因均未成功。新中国成立后,分别在1953年、1964年和1982年进行过三次人口普查,其中尤以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相似文献   

7.
数据一致性是反映人口普查数据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文章以第三、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充分考虑人口死亡因素,比较同一出生队列人口在不同普查年份的人口规模,以此对人口普查数据一致性进行检验。研究中主要有三点发现:一是分时期进行分析,在"三普"至"六普"的28年间,九成以上出生队列人口存活率大于1,发生正偏离现象;二是对四次人口普查中的相邻两次普查依次进行比较,普查时处于0~90岁的91个出生队列人口偏离量逐渐增大,偏离率渐次上升;三是分性别来看,1982~2000年出生队列人口偏离程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相当数量的出生队列人口出现系统性正偏离,表明在人口普查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口漏报、人口重报或死亡漏报。  相似文献   

8.
近年我国一些地区人口负增长现象初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近年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这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和有关部门的普遍关注。在第二次和第三次人口普查间隔期,即1964~1982年间,除京、津、沪三市的市区中共有9个区人口减少外,全国两千多个市、县中,人口减少的只有陕西省的黄龙县,减幅为1.6%,年均减幅仅0.09%。但第三次和第四次人口普查间隔期,即1982~1990年间,除京、津、沪等大城市的市区中有近10个区人口减少外,全国各市、县中,人口减少者竟猛增到将近60个;其中青海省都兰县年均人口递减率达1.04%,吉林省蛟河市为0.98%,黑龙江省望奎县为0.86%,均远远超过前述黄龙县。  相似文献   

9.
性别结构是人口的一种自然构成,对婚姻和家庭、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人口迁移变动都有直接影响。研究性别结构,是研究人口再生产和人口迁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自第三次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性别结构,尤其是安徽省的人口性别结构问题,引起了人口学界的关心和重视。最近一个时期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人又多起来,经常在刊物上见到一些有关文章。为了参加这一重要问题的讨论,笔者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有关历史资料和调查资料,对安徽人口性别比偏高的现况、成因和发展趋势作以下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一、人口年龄的变化特征(一)我省各年龄人口变化趋势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生育思想和生育状况。据我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1982年全省0-6岁的婴幼儿占总人口的12.76%,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下降6.84%;7—14岁的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23.56%,比1964年上升2.98%;育龄妇女占总人口的24.88%,比1964年上升1.72%;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61%,比1964年上升2.37%;老年人口占总人数为7.07%,  相似文献   

11.
今年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六日,江苏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人口学会在南京联合召开了江苏省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中从事人口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省人口学会理事,部分市县人口普查、计划生育、统计等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共九十六人。 会议共收到论文五十四篇。这些论文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进行的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等资料为依据,对我省第三次人口普查的组织实施、江苏人口的构成和分布、在业人口的行职业、劳动力资源、人口素质、计划生育以及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省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蔡秋明、省哲学社会科学联会会副主席刘崧山在会议开始时讲了话。会议认为,江苏省第三次人口普查规模较大,取得的资料质量较高,数字公布较快,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省人口统计工作已走上现代化的轨道。会议指出,我省的人口普查工作,在省委和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省一百一十万的普查干部、普查员、基层积极分  相似文献   

12.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寿人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新民 《人口学刊》2013,35(4):14-20
文章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比第五次人口普查,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基数,统计分析90岁、100岁长寿人口。文章认为,长寿人口总体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两次人口普查长寿人口地区分布基本一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人口比例比西北一些省份高;华南沿海地区的长寿老人比例两次普查都比较高,地理区位特点显著;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城市与乡村长寿人口趋于一致。对中国100万人口以上的19个民族长寿人口研究结果显示,90岁以上长寿老人排序前五位的民族有:回族、壮族、黎族、瑶族、维吾尔族。100岁以上长寿老人排序前五位的民族有:黎族、维吾尔族、瑶族、傣族、回族。长寿人口健康状况研究显示,90岁以上长寿老人22%生活不能自理,100岁以上长寿老人29.2%生活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13.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吉林省人口素质逐步提高,死亡水平不断下降,人口期望寿命大幅度增长。研究这一时期的死亡水平是很有意义的。笔者曾以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吉林省1981年的死亡数据,吉林省1974-1976年死因回顾性调查资料,吉林省7市7镇39乡1963年人口死亡数据,吉林省8市16乡镇1958年人口死亡数据为基本资料,较系统地研究了解放以来吉林省人口的死亡情况。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是上述研究结果的摘要概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随着生育率和死亡率的下降,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达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1.39个百  相似文献   

15.
黄润龙 《人口研究》2003,27(3):47-49
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首次普查.文章认为,延用传统的常住人口调查及过于复杂的调查指标体系是造成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漏登的主要原因.针对社会上大量的流动、迁移人口,文章建议人口普查应以调查现住人口为主,同时应多方位地提供普查信息化资料,提供优质统计服务,使普查成本相对降低.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处于“人口大爆炸”时代,联合国宣布,1987年7月11日为世界50亿人口日,并向世界各国政府首脑赠送“世界人口钟”,以此唤起全世界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总人口数就已达10.3亿,1987年我国人口达10.6亿多人,和1949年(5亿人口)相比,增加了5.6人亿。现在我国人口正以这样的速度增加着:  相似文献   

17.
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做好分析工作,提出有数据、有分析的科学资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当前人口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调查15岁及以上人口的在业和不在业的情况是这次人口普查的一项新的重要内容。利用  相似文献   

18.
布朗族是我国一个古老而又人口较少的民族,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在汉代以后的史籍上已有记载。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没有文字。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机器汇总资料统计,1982年我国布朗族有47.2%的人口聚居在云  相似文献   

19.
据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区有302,939户,1,646,766人。其中:城镇人口135,264人,农村人口1,511,502人。男性839,805人,女性806,961人,性比例为104.07。武威县763,719人,占全区总人口的46.38%;民勤县241,510人,占14.67%;古浪县287,269人,占17.44%;景泰县169,858人,占10.31%;天祝藏族自治县184,410人,占11.20%。同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区总户数增加了91,889户,增长43.54%。  相似文献   

20.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发展不平衡与人口发展之间有无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本文拟以威海市、烟台市、青岛市为代表的山东省东部地区,以荷泽地区、聊城地区、德州地区为代表的山东省西部地区为例,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山东省东部三市与西部三地区拥有大体相同的国土面积,分别为3.0万、3.1万平方公里。据第三、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1982年东部三市总人口为1407.88万人,西部三地区总人口为1549.67万人,西部比东部总人口仅多出141.79万人;1990年东部三市总人口为1528.95万人,西部三地区总人口为1810.12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