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轼称赞文同有“四绝”:“诗一,楚辞二,草书三,画四。”文同写了大量的咏竹诗,赞美了竹的高尚情操,寄托了诗人的生活理想和美学情趣。他提出了“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用“以小见大”的艺术构思,创作了大量的墨竹画,收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他开创了墨竹画派,并同苏轼一道,促进了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1999年12月26日至28日,中国第十一届苏轼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徐州市举行。65名苏轼研究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盛会,他们分别来自16个省、市和台湾、香港以及美国。与会者就苏武的思想和成就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展示了苏武研究的新成果、新趋势。会议比较集中地探讨了三个问题:一、苏轼的文学创作;二、苏武徐州时期的思想与政绩;三、苏轼遗迹的开发利用。苏轼的文学创作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课题。朱靖华、饶学刚的《二十世纪苏东坡文学研究综述})对近百年浩繁的苏学研究资料进行了梳理;邱俊鹏《读苏武徐州诗作随笔》一文,根据对苏武近二百…  相似文献   

3.
彭城,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徽记;它既是徐州人的栖息地,更是徐州人的精神家园。正如历史上徐州的版图不断变动着,徐州地域文化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边界,它更像一个宽泛的"文化场",塑造着徐州美术家的个性,影响着徐州美术的面貌。从古至今,徐州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美术家。在现当代时期,徐州地区更是涌现了许多优秀的美术家,其创作成果之丰硕、影响之深远,已得到举世公认。然而,学界迄今对徐州的美术现象,对徐州美术家群体,都缺乏深入、系统的思考和研究。笔者用"彭城画坛"这个概念来称呼徐州美术界。在本文,它  相似文献   

4.
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联、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主办的"汉风墨韵——李可染暨‘彭城画派’书画作品展"开幕式10月22日下午2时30分在江苏省美术馆隆重举行。这次大型书画作品展旨在弘扬李可染大师艺术精神,延续并彰显大师在国际国内的文化名片效应,展示徐州书画艺术水平,进一步推动"舞动汉风"工程,提升徐州艺术家精神力量和创作活力,加快培育"彭城画派",宣传推介徐州籍书画名家,倾力打  相似文献   

5.
张爱军(徐州市政协副主席,彭城画派研究会会长)彭城画派研究会的成立,是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文化建设决策的创新实践,也是实施"舞动汉风"工程建设文化强市的重大举措。更是顺应徐州人民热切推动徐州书画建设的迫切要求。彭城画派作为一个艺术创作的群体,是徐州及书画艺术家在传承香火,启蒙后学,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2014年12月5日下午3时,“汉风墨韵——徐州美术的历史与今天暨‘彭城画派’作品展”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薅开幕。展览由中共徐州市委、徐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中华艺术宫、北京彭城两汉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办,中其徐州市委宣传部、徐州市文广新局、徐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徐州报业传媒集团、徐州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徐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徐州彭城画派研究会、徐州市政府驻上海联络处承办。  相似文献   

7.
徐州古称彭城,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江苏省最古老的城市。中国第一个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生于徐州沛县。刘邦称帝后,册封他的弟弟刘交为楚王,定都彭城徐州。数百年间,以徐州为中心的西汉楚国成为刘氏子孙的世袭封地。这里先后埋葬着13个楚王、5个彭城王及一批汉代开国重臣,徐州一带大大小小的山头,每次不经意的开凿,也许就会有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8.
通过几对范畴"神、形"、"意、法"、"道、艺"来探讨苏轼文论、书论、画论的同构。"传神"本是绘画理论的概念范畴,苏轼将之运用于对文学和书法的阐发,提出"传作者之神(人品)"的理论。同时以人论艺,提出"文如其人"、"画如其人"、"书如其人",认为观书如观诗,观诗如观画,观人即观书。就"意"与"法"而言,苏轼出于对独立自由的艺术精神的重视,崇尚"意",同时注重"意"与"法"的辩证关系。而在"文"、"艺"与"道"的关系上,苏轼强调"艺"与"道"的"两本""两进"的原则,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会讯     
江苏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1992年年会于六月十二日至十四日在徐州师院召开。全省高校文科学报的主编及代表三十余人出席了会议。省教委、省新闻出版局的代表到会作了指导。徐州市社科联、文化局、徐州师院、彭城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亲临会议,表示祝贺和欢迎。我院孟守介同志参加了会议,并作了发言。会议开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中,如果要形容一个人会办事情,往往爱用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意思是说在做事之前已经有了成熟的考虑,各种情况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清郑燮《题画·竹》: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不仅是一种教育、一种传承,而且是一种产业,是人类社会得以光大发展和赖以生存的巨大精神财富。徐州,亦称"彭城",这座富有4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不仅享有"帝王将相之乡"、"兵家必争之地"、"五省通衢"之誉,更有"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的盛名。  相似文献   

12.
论文人画从北宋到南宋之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影响了绘画,"破体"为文而至绘事,颇多诗画相通之论.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提出了系统的画家修养论;(2)倡导绘画的传神论;(3)确立了"书画当观韵"的标准.在创作上大致可分三类,其中,苏轼、文同、米芾等被视作典型的文人画.南宋文人画的逐渐退潮,除了院画兴盛的外部因素外,更出于自身的原因.其变化与转型体现在五个方面:(1)文人画几可看作是画院以外绘画的代称;(2)有借鉴院画之长并与院画结合之势;(3)创作主力转移到水墨竹石花卉;(4)开绘画与诗、书、印结合之先河;(5)僧道作品形成了狂逸的创作风气.  相似文献   

13.
一桩历史公案苏轼和王安石都是北宋文坛上有卓著成就的大家.苏轼与王安石的首次交往,现已不可确考,但嘉祐五年苏轼授河南府福昌县主薄的制词却是王安石起草的.制词称苏轼"尔方尚少,已能博考群书,而深言当世之务,才能之异,志力之强,亦足以观".由此可知,这时王安石对苏轼已有所认识,也许互相已能开始有所了解.可是,据说此后不久,欧阳修劝苏轼的父亲苏洵同王安石交游,苏洵竞断然拒绝说:"吾知其人矣,是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天下患!"于是挥笔作《辨奸论》,文中以预言家的姿态,一口断定王安石其人"阴贼险狠".集历史上王衍、卢杞、竖刁、易牙、开方等坏人之大成,一旦由他当政,天下"将被其祸".苏洵死后,安石用事,他的先见之明,果然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14.
苏轼任徐州知州期间与王巩多有交谊,二人诗歌互答,志趣相投。钩稽带有“组诗性质”的诗作,既可观苏、王二人在徐州相约、相会过程中诗酒风流的知己之情,亦可窥苏轼知任徐州时对党争的隐性描述及其旷放之外的孤独心境,是研究苏轼文学交游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5.
苏轼绘画艺术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理论方面的建树相应,苏轼在文人绘画的实践方面同样具有突出的贡献。文 人画成熟阶段基本的美学追求以及一些代表性的特征,在苏轼的绘画作品中已经得到比较明 显的展示。  相似文献   

16.
苏轼罢密州任后四个月来到徐州。徐州期间,苏轼无论在思想还是在创作上,都较密州时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他的世界观已由"超然自达"而升华为"天人合一"、"寓意于物"、"物我相得"。在创作上,则表现为描写视野的扩大、文化蕴含的深厚及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后记     
带着一年多的辛勤汗水,带着徐州书画家的集体智慧,《李可染暨"彭城画派"书画作品展》像一朵沾着春天晨露的花蕾,就要含苞怒放了。此刻,我们充满了欣喜与忐忑。欣喜,是因为这是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直接关心支持下,第一次将李可染艺术节办到了省城南京(后来由于节庆活动的压缩,不再叫艺术节,但弘扬李可染精神的实质未变);第一次组织全国范围的美术理论家就徐州美术与中国美术史及近百年来徐州强势书画群体现象进行研讨,并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学术进展;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组织徐州籍著名书  相似文献   

18.
苏轼自称“出处依稀似乐天”,苏之于白,由钦慕、效仿而至于并称,堪称两位伟大文人之间的跨代对话。那么,这一倾向是在哪里奠基的呢?笔者认为,是在徐州时期。谨以徐州为中心,梳理和分析苏轼眼中的前代诗豪白居易。从“乐天知命我无忧”,可见白居易诗歌对徐州太守苏轼的影响痕迹。从“我是朱陈旧使君”,可见苏轼对白居易致敬的别样形式,从“燕子楼空三百秋”,可见苏轼已经将对前贤白居易的理解,与自身、眼下和未来无痕有机地衔接起来,因此,自称“出处依稀似乐天”的苏轼,不愧是白居易接受史上十分典型和优秀的代表。  相似文献   

19.
苏轼在湖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轼对浙西一带情有独钟。他曾数次到过湖州,并在"乌台诗案"前任湖州知州三个多月,留下了一定数量的诗文创作。从苏轼在湖州的政绩、交游与诗文创作三个方面可见其在湖州的清晰行迹。  相似文献   

20.
苏轼"文人画"的理论,历来有许多拥护者和批判者。透析当时的政治文化背景,我们可以发现,苏轼所为的真正意图是为了扭转当时的时代风气。反对一统,提倡创新,与他当时"反王(王安石)风""辟柳(柳永)词",并借此来匡挽士风的心态是一致的。当时文人们接受这一观念,无论从外在时代精神来说,还是从文人内在心理来说,都是与当时的政治改革引起的"文"的危机进而自觉进行着"文"的改革有关,当然与苏轼个人魅力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