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熊辉 《人才开发》2008,(2):28-29
教育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应该包括从实践到认识和从认识到实践两个环节。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人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各高校纷纷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并计算学分.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却由于其偏重政治宣传、推行精英式实践方式、片面强调思想道德教育、脱离学生专业及教育和就业期望的实际等原因而受到质疑.因此在大学生实践教学方面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9年10月22日,就杭州商界名人厉玲经理“跳槽”一事,浙江省人才开发中心与《之江晨报》社联合举办“人才流动研讨会”。高等院校、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大型企业集团负责人以及新闻界代表共40余人,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和研讨有关人才流动问题。 厉玲跳槽引起轰动的思考 按一般人的思维,人才的”跳槽”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的“跳槽”,不是新单位的高薪诱惑,就是与原单位关系搞僵。然而,厉玲的“跳槽”是在她于杭州大厦购物中心功成名就之后,至银泰百货追求做一名职业经理。对此,在研讨会上大家谈了自己的看法。 省社科院…  相似文献   

3.
某单位不久前花大力气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一位博士,但是时隔不久,这位博士就跳槽到了上海。这位博士在谈到他跳槽的原因时,深有感触地说,在那里“待遇”并不错,但条条框框较多,机制不活,干扰牵制太多,发挥作用的“环境”不太好。在“待遇”和“环境”之间,我宁愿放弃优厚的“待遇”,而选择能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在人才市场日益红火,人才的合理流动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科技人员的“跳槽”已经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跳槽”决不是毫无规则的,随心所欲的,一句话,“跳槽”也要讲“跳德”。 何谓“跳德”?不妨试举几例说明之。某君欲“跳槽”,在事未如愿之前,便消极怠工,抱着“混日子”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某君要“跳槽”了,搁下手中“半拉子”的研究课题,屁股一拍,扬长而去了,致使单位的科研项目搁浅,已投入的经费造成损失。某君“跳槽”了,一  相似文献   

5.
时下,“跳槽”两字恐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了。如果把招聘和应聘比作“恋爱”的话,那么人才交流部门则是“红娘”了。作为“红娘”都希望“恋爱”双方一见钟情,“跳槽”者如愿以偿。可是,往往却不尽人意。何以好事多磨?招聘者和应聘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此,笔者采访了几位在浦东新区从事人才交流工作的同志,从“红娘”的角度来说“跳槽”,这些评头论足或许应验了一句老话“旁观者清”,对“跳槽”者和招聘者如何两厢情愿皆大欢喜不无启迪吧! (一) 他年近半百,稳重老练,是位多年从事人才交流工作的基层领导,有着丰富的经验。说起“跳槽”,他兴奋不已,仿佛立即进入角色。 对于跳槽的背景、根源及其原因,我暂且不论,这里着重谈一下如何跳槽,提高人才交流的成功率。作为“跳槽”者谁不想一举成功,而要马到成  相似文献   

6.
由于现代企业用人机制的灵活性和人才招聘信息的共享性,导致了大量的员工跳槽。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更换工作的频率越来越快,平均5年要更换1次工作,在一生中要更换7次工作。导致员工跳槽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员工跳槽呢?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与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创新教学,发挥教与学两个主体互动性,加强社会实践的体验环节,注重真实性,增强实践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才队伍不稳定、“跳槽”频繁,恐怕是国有企业最常见也最无奈的普遍现象之一。 细细分析,一种是由于专业不对口、无用武之地等原因而“跳槽”出走;还有一种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挫伤了一些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等原因而不得不“跳槽”出走。我以为,前者是正常的“人才流动”,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后者是不应该出现的“人才流失”,这是需要我们反省并加以研究的问题。 “所有‘跳槽者’都是冲着外面的高收入而去的"?回答是否定的。据我调查,有相当部分“跳槽者”的离去是一些国有企业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  相似文献   

9.
跳槽的风险     
佚名 《人才瞭望》2003,(4):21-21
跳槽对人才的职业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过于频繁地更换单位或者工作,会不利于专业经验和技能的积累。但是在一些情况下,跳槽却是激发职业发展潜力的良好机会。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评判跳槽带来的风险。毕业后五年内:跳槽等于自贬身价在人事部主管眼中,大学毕业后第一个五年中出现的跳槽经历根本不能为自己加分,即使被录用也只能当新手培训;毕业后干满5-6年以后再跳槽,才能被列为初步有经验的人员,可以作为熟手录用,独当一面;毕业后干8-9年的工作可为你加分不少,跳槽后一般经历6个月的考察期就可以升为主管。毕业后…  相似文献   

10.
郭成全 《人才瞭望》2009,(10):64-64
人才流动.顾名思义是指人才在地区、行业、岗位等方面的变动。它是生产社会化、科学技术整体化的客观要求.是社会按照人才的价值规律和社会要求所进行的空间动态调节。人才流动,通俗地讲,跨越单位的叫“跳槽”.单位内部的叫“轮岗”或“岗位交流”.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最近从报上读到这样一则消息,杭州某公司为鼓励人才流动,制订了一项特殊政策:本单位只要职工被其他单位看中并被调出去的,奖励5万元;如果其职位比现在提升的,每升一级,再奖励5万元。不久前,该公司一位科长,被调到另一家单位任分管领导,公司果然没有违背诺言,奖励他10万元。这则消息无不让人感慨万千。在“人才流动难”的悲叹声中,在许多“跳槽”员工不为人们理解的时下,该公司的举措无疑为促进人才流动注入了动力,让所有欲“跳槽”而跳不出去的人才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近年来,一些单位为避免人才“跳槽”而造成专业…  相似文献   

12.
员工的跳槽,有两种动机:一是对所在企业不满意,被迫跳槽;二是受其他单位更好条件的诱惑,主动跳槽。无论是哪一种动机,可以肯定一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更趋于现实,现在的员工很少选择终身服务的企业,企业也不再是员工颐养天年的靠山。他们的工作动力不完全取决于物质上的优越或职位的高低,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和物质境界。  相似文献   

1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彻底 告别职业终身制,跳槽正在为 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跳槽现象,已成为一种令人关注的社会现象。 跳槽纷纷为哪般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可说是跳槽者一致的想法。“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越来越多的人不安于现状,希冀通过跳槽寻觅到更适合自己的位置。 “人往高处走”。一些跳槽者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远大的抱负,渴望造就一番事业,追求的层次较高,然而由于在原单位受到各种条件的局限,无法施展才华,因此想通过跳槽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为了“博采众家之蜜”,找新的公司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作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必修课,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只有牢牢抓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参观教学等环节,才能真正实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大学生头脑的历史使命,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我有一位大学时的同学,他毕业以后就一直在不停地跳槽。我计算了一下,他平均每三个月就要换一个工作单位。不过,这位频繁跳槽的同学在最近受到了打击,一个他非常想去的中外合资企业的老总很欣赏他的才气,但明确表示不愿录用他——因为这位老总不喜欢频繁更换工作单位的人。  相似文献   

16.
潘家永 《人才瞭望》2008,(2):100-100
请问:我在单位上班有三年了,我们单位的社会保险是去年下半年才一次性交清办好的。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工资的27%,其余部分由单位缴。最近,我想跳槽,单位领导告知我如果要离开,就必须把三年来社会保险费中单位所交的部分全部退还单位,  相似文献   

17.
马卉芳 《人才瞭望》2016,(12):104-105
当前,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感到迷茫,就业后频繁跳槽,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如果能尽早确定职业目标,做好职业定位,在学校时有重点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那么毕业生的就业会更具针对性.基于此,分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期望大学生顺利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期.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不断增多,大学生社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就业率也一直并未达到理想的目标。据调查显示,目前社会上对大学生的需要量还是很大,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不高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无法满足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缺乏创新能力是关键。因此,在高等院校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也是人才兴国的大计。本文立足于现实,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进行了探讨,指出唯有实施研究性教学才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科学教学策略,分析了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实施研究性教学的主要途径,希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张勇 《人才瞭望》2017,(2):214-216
笔者以高校优秀教师的视频案例为例,试图勾勒课堂关键事件的结构,以及与教育目标、教学环节的内在联系,站在高校教师、大学生、教材、环境构成的一体化的视角,从课堂关键事件流程来审度高校课堂教学.是以大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以大学生为课堂关键事件的主角来解读高校优秀教师课堂,体现了社会建构主义教学实践模式所要求的新型高校教师的教学诉求,使知识灌输型的传统课堂转向大学生发展的新型课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搞活、人才市场放开的大潮,一些学有所长的大学生甚至硕士、博士,冲着外企私企的“高薪诚聘”,纷纷辞职,频频跳槽,形成高层次技术、科研、管理等专业人才从国有单位向外流失的堪忧局面。 市场经济条件下,年轻有为的专门人才期望拥有一份高薪职业,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本无可厚非。但他们是否想过,国家培养一名高级人才,需要花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