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容斋牛雪樵二公手札 一册 原件 北京图书馆藏 内容信七封,装裱成册,封面题签之下尚有“嘉善曹氏珍藏”字样。嘉善曹氏或即受信人之籍贯姓氏欤?受信人号道村,行四,似于河南作幕府师爷,又曾任延津等县知县。周容斋(尔墉,嘉善人)信四封,作于开封,时在道光末,全未提及太平军事。牛雪樵信三封,作于咸丰初,奉调至河南“防堵”时。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瑛兰坡藏名人尺牍墨迹》第132册,皆紫立本致瑛(?)信。紫字稻村,当时官河南知县,故此道村或即紫 王文直公遗集 六卷 卷首一卷 王东槐撰 光绪七年刻本 王东槐(1802—1852年),字荫之,山东滕县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翰林,历官御史、给事中。三十年(1850年)外放福建兴泉永道。咸丰元年(1851年)调湖北盐法  相似文献   

2.
胡应麟认识到小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虽然小说非记事之史学著作,“尽采”以入史并不妥当,但却可以把它作为史料来看待,适当地采以入史。他的小说编纂工作,就是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进行的。他既看到了小说与历史的区别,又看到了二者的联系,颇具辩证色彩。任何强调其中之一的做法,都是偏颇片面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撰写《茅盾传》(与叶子铭先生合作)之故,对茅盾的生平史实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发现茅盾所著《我走过的道路》上、中、下三卷(茅盾只写了一半,后一半由家属所写),有上百处错漏,而近年来的众多研究者在其著述中又多沿袭,故就其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评说,以匡谬误。对其百处错误的归类概说,请看笔者《茅盾〈我走过的道路〉百处错误略说》。  相似文献   

4.
伍长华(1779—1842年),字实生,号云卿,江苏上元县(南京市)人。父伍光瑜,字孚尹,又字屏秋,岁贡生,曾任县学教谕,著有《补园集》。光瑜事见《程侍郎(程恩泽)遗集初编》,有《赠长芦盐运使伍公神道碑》一文,甚祥。现收在《粤雅堂丛书》(第十九集)。  相似文献   

5.
梅曾亮《柏枧山房文集·谒墓记》: “道尤三年(1823),……五月二日庚午,至宁国县(安徽省)、方家冲,谒小溪公墓。……乙亥,至独山,谒定九(梅文鼎)公墓。墓有碑曰:  相似文献   

6.
环境史是正在构建及完善的历史学新兴分支学科,史料学是其亟待建构的基础领域。环境史学建立于传统史学基础上却又突破其框架及范式,具有既普遍又特殊的特点及视域。环境史史料学既具备传统史料学特点及基本理论、方法,也具有跨学科研究独具的特点,不仅重视传统史学推重的"二重证据",也重视实地调查(田野考察)资料、非文字资料及跨学科资料。在民族区域环境史及具体问题研究中,将不同类型史料结合应用,使环境史尤其民族区域环境史研究建立在可信可行的基础上,构建一门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史学科。  相似文献   

7.
<正>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安徽花鼓灯歌舞剧《玩灯人的婚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有一段十分动人的表演——八个俊扮后生(花鼓灯称之为“鼓架子”)各自肩托一俊扮女子(花鼓灯称之为“兰花”),摇彩扇,舞绣帕,翩翩而出。这段传统表演,在花鼓灯中叫做“上盘鼓”,也叫“上路鼓”。这种技艺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又有广泛的影响。远在汉代,随着“百戏”技艺的繁荣,我国歌舞表演中出现了一些难度很大的动作。如《白孔六帖》“杂舞”条所载,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体态轻盈,能作“掌上舞”。又如《南史·羊侃传》所载,梁武帝时羊侃的舞人张净琬也能掌上舞。那大概就是相当于芭蕾舞之托举一类的动作吧?在民间,为适应广场演出需要,出现“舞肩”的技艺自非难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英语是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大学英语总的来说又分为两大层次和要求:一是一般本科生(下面称为四级学生),至少学习四级,要参加全国统考,到高年级时要学专业英语。二是专科学生及体育、美术、音乐等专业的本科生(下面称为二级学生),参加省二级统考。本文要讨论的是后一种学生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9.
白族档案史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族档案史料是以白族为主的各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秦至西汉、东汉至唐初、南诏国和大理国、元明清、近现代几个时期 ,主要包括碑刻、经卷、画卷、家谱、族谱、民俗、名人档案等类别 ,各类档案的形式、内容、价值等 ,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黎岐纪闻》,是我国十八世纪的一部重要民族史著作,其主要内容是记载清代海南黎族的社会生活。作者张庆长,字谷贻,号寿山。畿辅天津府南皮(今河北南皮县)人。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年四十五。《黎岐纪闻》是张庆长在海南岛黎地所见所闻的实录。该著今无单刻本传世,主要流传在《小方壶丛书·奥地重抄》,《岭海异闻录》、《昭代丛书》三种丛书中。全书共有条目七十余条。其中有关黎族的族源一  相似文献   

11.
郑天挺在历史研究中既留意新材料、档案,又注重传世史籍。他用史料长编之法积累读书与研究所得,具有丰富的经验。在史料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研究阶段和个案问题,提供具体建议,这些建议是他研究经验的体现。尽管经历时代变迁,他重视史料教学的观念相沿不变。  相似文献   

12.
笔者与王映霞通讯与电话往来近二十年(1982-2000),并曾多次与王映霞交谈,存有王映霞致本人书简165封(1982-1994),以及许多第一手资料如访谈和照片等.对重新认识<毁家诗纪>,考证郁、王婚变的真相,郁达夫人格类型,以及对爱情婚姻的观念也进行了论析,力图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以补现代文学史料之阙.  相似文献   

13.
一、十六国、二十五部与二十四部《清史稿·太宗纪》:天聪十年四月己卯,“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阿巴泰、阿济格、杜度率满、汉、蒙古大臣及蒙古十六国四十九贝勒,以三体表文诣阙请上尊号。”明清之际,蒙古各部仍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彼此对峙,各自争为雄长,每个部都俨然是个独立国家。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叶赫部首领布寨纠合女真、蒙古等九个部落,联合进攻努尔哈赤。史称“九国兵马”,又称“九部之兵”(见《清太祖武皇帝弩儿哈赤实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志类内部书刊系指从建国起至现今,由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县(旗、市、区)以上各级组织以及厂矿企业、文化机关、科研机构、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等所属编修和研究中国史志机构所编印的,主要供内部参考利用的连续出版物。 其名称,有“通讯”、“简报”、“信息”、“动态”、“资料”、“选辑”、“专辑”、“史志”、“文史”、“史苑”、“研究”、“古今”、“选编”、“汇编”、“志稿”、“丛稿”、“丛刊”、“丛书”、“年鉴”等。有一些报刊名又常常变动,利用时应注意,以免发生讹误。 其宗旨,主要为本地区、本部门修史(地方史、革命史、党史、部门史、专门史等)编志(省、市、地区、州、县、旗、区志和各种专业、部门志等)服务,并融指导性、动态性、资料性、学术性、知识性和教育性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珲春地区毗邻俄、朝,为中国东北边陲重镇。有清一代,原隶属于宁古塔副都统衙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设珲春协领衙门,雍正五年(1727年)设副协领。乾隆元年(1730年),因外事殷频,奏加副都统衔。光绪七年(1881年),置珲春副都统衙门。宣统元年(1909年)裁撤。 副都统衙门是清代驻防八旗的地方军事组织,兼管地方行政事务。《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以下简称《珲档》),起自乾隆三年(1738),迄于宜统元年(1909),卷帙浩繁,包罗宏富,是研究清代东北边疆及中俄、中朝关系的重要史料。近年来,随着东北亚经济开发热的兴起,研究以珲春为核心的东疆历史、经济、文化、中外关系等问题,成为现实社会之急需。 为使《珲档》在今日晖春开发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吉林师范学院古籍研究所与吉林省档案馆通力合作,慎行筛选,选点《珲档》1700余件。条分缕析,分门别类,编订上、中、下三册,颜之曰《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选编》(以下简称《选编》)。  相似文献   

16.
关于1907年7月秋瑾就义前后的情况,当时绍兴本地和外埠报刊均有所报道,但见诸于私人日记甚少。最近,笔者有幸看到陈艮仙先生的《时行轩日记》(不全),觉得其中的有关载述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现摘抄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上价值观存在差异,出现了多元化语境。为了分清是非,辨别正误,史料的作用因之凸显。鲁迅研究领域亦如此。鲁迅研究史料可分为实物遗存、文字记载、口述历史三类。文字史料又可细分为作家文本、相关书刊和文书档案。其中文本是研究作家思想艺术成就的主要依据。但目前通行的2005年版《鲁迅全集》文本尚存问题,亟需进一步校勘。口述历史一般都存在"误""伪""隐"的情况,需要运用"事证""理证""人证""物证"等方式进行鉴别。从事史料研究,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同时也应该具备应有的史识和史德。史德的体现就是存真求实,秉笔直书,置个人得失荣辱于不顾。  相似文献   

18.
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这部史学巨著记载了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凡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成书九百年来,一直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至今传习之盛,与《史记》、《汉书》相埒”,被誉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相似文献   

19.
纳西族档案史料是以纳西族为主的各民族在长期社会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汉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几个时期,主要包括碑刻、画像石刻、东巴经、东巴画、东巴舞谱、木氏宦谱、传记、民俗、书画档案等类别,各类档案的形式、内容、价值等,又各有不同的特点。近生来,丽江地区有关部门加强了纳西族档案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为宣传、介绍、研究纳西文化的精华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鄭成功的歷史資料,根据本校已經搜集的大約有二百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中文方面有从征实錄(海上实錄)、閩海紀要(海紀輯要)、海上見聞錄和台灣外紀四种;外文方面有被忽視的福摩薩和巴达維亞日誌等書。这些史料可以称为“原始史料”,因为这些史料是和鄭成功同时代活动的人物直接記錄下來的史料,而不是后人輾轉抄錄的非原始史料。这些史料有的是正面資料,有的屬反面資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