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的地方史志编纂有着悠久的传统。尽管日本学界有关地方史志编纂理论与方法的论著较为少见,但在对地方史的认识、地方史志编纂的目的或动机、编纂的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资料收集整理的方法、史志书的体裁与规模以及对史志书功能的认识等方面,可以给我国新方志的编纂提供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自7世纪中叶以后,日本开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设历程。其间,出于巩固皇权的需要,加强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在利用儒学、佛教思想的同时,极力推动原始神道向民族宗教转化,通过整顿中央、地方神社,建立和健全祭祀制度以及树立“天皇是神”、“皇权神授”思想,最终皇室神道确立,使其成为中央集权天皇制的重要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也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克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日本地方政府先于国家制定区域环境政策和环境标准,并结合区域发展特征有效地进行环境管理,为日本环境治理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分析日本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和保护中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高洪 《日本学刊》2005,(4):96-107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近代天皇制政府为了增强其统治的“正统性”和“有效性”,拾起复兴中的神道教义,鼓吹“天照大神”庇护下的“皇国神运”。伴随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的对外侵略扩张,神道与明治政府结合得愈加紧密,逐步成为君临天下的“国家神道”,进而国家神道终于超越了所有宗教信仰,成为国教。“德意日法西斯军事同盟”形成后,天皇制政府为了将日本国民牢牢地捆绑在军国主义战车上,在实行严酷的政治专制的同时,以国家神道统摄民众的精神世界,使近代日本国家发展走向歧途。  相似文献   

5.
王煜焜 《唐都学刊》2016,(4):104-111
昭和初期,以学生拒绝参拜神社事件为导火索,引发日本各界对美浓传教团的围攻,其迫害运动从大垣市扩大到全国。教团事件不是因信仰差异造成,这从参与者包括日本各阶层人士就可见一斑。为了逃避后世的谴责,政客暗地里篡改历史文献,以期能够隐瞒这起官民协作迫害宗教人士的事件。系列迫害爆发的背景在于明治末至大正时期日本学校的德育教育中疯狂渗透着天皇制和国家神道。将国家主义、神道信仰结合在一起的结果是麻痹了国民的政治认知,使精英、民众的焦点集中于宗教和民族问题,政府借此来缓解国内的经济、政治危机。官民疯狂崇拜天皇和神道是日本至今未能反省曾经对亚洲诸国犯下的历史罪行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杜颖 《日本研究》2012,(3):124-128
在近40年中,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遗孤最多的黑龙江省与日本各界的交流格外引人关注。主要体现在对日交流空间增大,交流主体多样化,形成了官民并举、多渠道、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交流的新局面。本文以日本遗孤友好交流为中心,对黑龙江省与日本民间交流的四十年进行梳理与回顾。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海啸以及由此引起的福岛核电站放射性污染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灾难。为探究此次灾害的特征和面临的复兴课题,本研究以实地考察为基础,试图弄清楚现在可以把握的灾害的特征和复兴的课题,并探讨在灾后重建中财政需要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市制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现行的地方政府行政管理制度自1947年基本形成以来,以自治为理念,以法律为基础,在兼顾地方的自主性的同时,指挥和发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对保持较小的地域差距和建设安定的社会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日本城市管理体系,包括行政区划、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对大中城市的管理方法、各级政府的具体的分工情况、组织结构和财政制度等,并分析该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的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朱颖 《日本研究》2007,(1):78-85
徐福是否真的到达过日本,仍无定论。但是比照日本古代神话传说和神道的最初的传承,我们仍可以看出古代日本与古代中国文化交往的痕迹。本文通过对日本神话传说中创世观中的贵阳意识,神化宇宙观等的考证,试图来同中国历史以及神话进行比照解读。  相似文献   

10.
神道教作为日本的民族宗教,与日本文化进程和历史命运息息相关。中日学者在为神道教进行文化功能定位上,有着不同的观点。本文拟借鉴宗教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神道教的功能价值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孟威 《日本研究》2006,(3):78-85
靖国神社问题愈来愈成为中日韩间一个敏感的政治焦点.对此,日本学者高桥哲哉在其著作《靖国问题》、《国家与牺牲》中,鲜明地阐述了靖国神社的问题以及政治家参拜的历史错位.他指出靖国神社原本是战时国家控制国民、遗属感情的道具,是近代日本进行殖民主义、军国主义相联系的"战争意识形态"的象征而存在的.因此,靖国神社不是日本传统意义上的神社,不仅如此,它是对日本文化传统的割断.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2月末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影响,并发展为重大的国际性政治外交事件。本文以安倍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引发的国际反应为基点,分析日本国内存在的否定侵略战争的历史认识问题,以及这一问题对日本与亚洲邻国关系的影响,对日本与亚洲各国今后将如何消除目前的对立状态以及构筑面向未来的全新外交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韦立新 《日本学刊》2002,43(3):123-133
本文把焦点集中放在中国文化中的儒、佛思想传入日本之后 ,对日本神道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论述 ,指出日本神道的发展 ,在许多关键性阶段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传自中国大陆的儒、佛思想的刺激和影响 ,其与中国古代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绝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4.
王美华 《求是学刊》2016,(3):155-163
唐宋时期,随着国家祭祀制度的发展完善,朝廷努力将社稷祭祀礼仪推行于地方,但是在地方层面中州县社稷却遭遇窘境,其祭祀"多不如礼",呈现颓废之状,城隍神明显凌侵社稷尊位而备受地方重视。然州县社稷的现实窘境并不意味着其祭祀衰落,进入地方祭祀体制中的城隍神未能真正取代社稷的地位,而是被收编置于社稷位次之下。由唐至宋,地方社稷与城隍神之间的纠葛,不仅反映了国家祭祀体制在地方社会中的推行和影响,更透视出唐宋国家对地方社会日趋强化的统治和掌控。  相似文献   

15.
<正>公共危机,往往"危"中有"机"。本文以政策文本分析为研究方法,考察和剖析日本地方政府①公共卫生危机应急管理机制及其经验,以期推动相关研究并供实务参考。一、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与地方保健所(一)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内涵及其体系构建在日本,公共卫生危机管理被称为"健康危机管理",目前已成为日本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进入20世纪80年代,鉴于国家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修订,当时主管日本公共卫生事业的厚生省(2001年重组为厚生劳动省)决定改革公共卫生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16.
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揭开了两国关系新的篇章,更多的国人把目光投向日本,开始全方位地关注我国的这个近邻.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的研究随即掀起热潮,大批研究机构应运而生,研究队伍迅速壮大,中国日本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
胡令远 《日本研究》2011,(4):101-108
在与中国江南文化、主要是故乡的越文化的对比观照中,周作人认为质朴、自然是日本生活文化之重要特色,而滑稽趣味和游戏的心情则为一般日本文化所共有。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考察,揭示了具有文化渊源关系的不同国家和民族间了解、研究对方文化的一般规律。也即以趣味为原始或基本动力,从形而下的生活文化入手,以利收两者相互观照与发明之功。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以求了解对方文化之堂奥。  相似文献   

18.
论郁达夫的日本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君 《浙江学刊》2002,1(2):132-140
本文在详尽考察相关的直接资料及周边资料的基础上 ,试图对郁达夫的日本观这一问题进行彻底的梳理和探讨。在留日文人中 ,对日本国民性的阐释 ,以郁达夫最为深切 ,理性的视线 ,保证了他冷静地区分其结构中的优与劣。对日本文化特质的描述 ,在显示其独到的美学判断力的同时 ,更发散着对我国古老文明的憧憬。他对日本近代文学的态度 ,存在着理论判断与实践处理的某种抵触 ,但密切的关联难以否定。其日本观的两重性特征 ,折射着近现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关系轨迹  相似文献   

19.
张层林 《社科纵横》2003,18(5):69-69
文章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地方文献价值、体系结构及其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刘贺娟 《日本研究》2010,(1):120-124
体育题材作品在日本动漫作品中占据了很大比重,日本人是怎样用动漫的形式诠释体育,透过动漫体育电影这个窗口可以看出日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于是,就有了日本动漫体育电影话题的产生,本文将以日本动漫体育电影为文本,分析日本动漫体育电影的叙事结构,并透视动漫体育电影中折射的民族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