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丰子恺在对中西绘画的表现与传达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技法与思想两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美术优胜论"。从表面上看,"中国美术优胜论"的提出是为了宣扬"本民族优越论",但从更深意义上探索,丰子恺这一理论的提出是基于近代西洋画中国化的客观事实,从中国画技法的独特性与思想的优越性两方面对中国画独立地位进行公正地维护。在"中国美术优胜论"中,丰子恺对中西绘画的比较,既是对中国传统画论的一脉相承,又是对西洋画论的兼容并蓄。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中国画"穷途末路"论而展开的中国画大讨论,唤醒了一代中国画家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变革意识。在这种变革中,有一批画家转向实验水墨,把水墨媒材作为现代绘画的中国符号予以观念性的重组;还有一批画家走出国门,通过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反观中国画的发展。画家周俊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奔赴欧洲,成为那个年代追寻文化梦想的践行者之一。在欧洲生活了20多年,用他的活来说:"他是因艺术走出国门,这其中有苦恼也有快乐,有失意也有成功。"但无论怎样,他自始至终都是以一个中国文化人的心境和思考方式,对待艺术和理解西方文化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意象的生成,是建立在中国特殊哲学背景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基础上的一种独特的东方艺术美学.就传统中国画而言,图像、程式、笔墨是构筑中国画人文情态的重要依据、是中国画审美意象生成最主要的形式要素,被赋予了众多的象征意义和责任,成为中国画艺术重要的识别标志.而意象生成过程中图像、程式与笔墨的交融则体现了中国艺术对道的观照.中国画中意象的营构,图像、程式、笔墨的展现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明道器"的统一,对中国画最终意境美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中国画,被它沉稳而有节奏的线条、和谐而丰富的色彩、精美而传神的形象深深吸引。于是我决定学习中国画,而当初还并不了解中国画的内涵和意义。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遇到鲁迅美术学院的孙智谱教授——孙其峰之女,也许是受家教的影响,她的工笔画大气而现代,色彩丰富而主观。不知是我天性喜欢画画...  相似文献   

5.
我刊曾在去年报导过北京市城管干部李志强被杀一案,距今已有5个月。自崔英杰得知自己挥下一刀居然夺去了“城管”李志强的生命起,这注定是煎熬般的一段等待。5个月来,他一直在看守所等待可能随时而至的死刑判决。崔英杰案判决在即之时,学界呼吁慎用死刑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人画发展至封建社会末期,原本鲜活的人文精神已经僵化成为一种衰败的模式,严重制约和阻碍了中国画艺术的发展。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狂风暴雨的反复冲击,传统文人画体制最终被拆解。中国画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得到明确,以写实为基础搭建了中国画新的技法系统和评判标准,大型画、人物画、工笔画等有了新发展,新艺术思想的进入成为可能。"文革"对于中国画在破坏的同时有错位推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补习了中国画的大众化基础实践课程,客观上为改革开放后现代艺术思想的进入做了酝酿。  相似文献   

7.
传统中国画无论从造型、空间布势及画面结构上都淋漓尽致地体现着"结构设计"原理.本文对传统中国画的"结构设计"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了"结构设计"在传统中国画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在受到社会发展影响的同时,也推动了美术艺术的发展,为世界艺术史增添了重要一笔。首先介绍了中国画意境的独特性,然后分析了中国画的"民族情"与"世界性",最后就中国画如何保持"民族性"并走向世界做了一番探讨。只有坚持中国画正确的创新、发展方向,才能使中国画更加具有"世界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国画变革思潮中,广东和北京、上海一同成为最为重要的地区,广东南海人康有为于1917年手书《万木草堂藏画目序》,拉开了现代中国画变革思潮的序幕,产生了深远影响。20年代,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方人定在广东提倡新国画,宣扬国画革命,形成较大声势的国画变革思潮,他们试图借鉴西洋画与日本画来改造中国画,寻求发展中国画的新途径。与此同时,“新国画”遭到1925年在广州成立的国画研究会激烈反对。黄般若、李凤廷、张谷雏等人主张弘扬国画传统,并指出中国画的写意特征符合世界艺坛正在兴起的表现主义艺术趋向。20年代的这场争论,在40年代广州再一次兴起。广州的国画变革思潮及弘扬传统国画精神的观点,有力促进了中国画的现代进程。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北大画法研究会会刊《绘学杂志》将“提倡美育,发扬画法”作为创刊宗旨,并刊发丰富的理论内容和艺事资讯。透过《绘学杂志》既可管窥当时北方画坛中国画教学教育的基本面貌,也让该刊成为众家阐述自我观点的“学术阵地”,见证着中国美术转型的开端。而关于“写生”,是《绘学杂志》所刊内容里被集中讨论的主题之一。重新整理与此相关的各家言论,并析纳出当时北京画家们如何看待“写生”,又如何构筑起自我阵营的写生观内容,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疆无论是地域特征还是人文特征,都有极其丰富的艺术创作之源。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美术史中还没有表现新疆山水的绘画记载。该文提出,"传统与创新"不但是中国画在传承中表现新疆地理特征的新领域,而且是中国画在创新中"笔墨当随时代"的新课题;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精髓在表现新疆地域特征时,继承和创新的笔墨语言是新疆山水画发展之本。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 2 0年代 ,以社会革命为背景的“美术革命”掀起了批判传统文人画和引进西画写实现的浪潮。从 2 0年代到 80年代 ,艺术家们在这块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的土地上 ,为中国美术实现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审美创造而孜孜实践和探寻着。进入 90年代 ,中西艺术的交汇开始由西方向中国冲击转变为中西方自然的融合、演化  相似文献   

13.
人类步入了新世纪,为了把中国画向更高领域推进,有必要对被历史尘封的优秀传统中国画进行重新审视.清代扬州八怪高扬创新旗帜,注重人品与书画的统一,大胆探索"自立门户",注重艺术的全面修养,对中国画的发展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如何保持"民族性",走向世界,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只有坚持中国画正确的创新、发展方向,才能使中国画更具有"世界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艺术史 :1989— 1999》以翔实的资料和宽阔的学术视野对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美术进行了一次“全面总结”。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 ,中国 90年代艺术被表述为精神不断下降直至成为一种世俗的“商业文化形态”的历史。它关于中国 90年代美术“商业文化形态”的论点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而且在实践上也将对中国美术的未来发展产生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徐悲鸿画马     
康代 《山西老年》2012,(2):26-26
徐悲鸿是中国当代杰出的画家,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幼年随父学画,后赴巴黎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精研素描与油画,并先后去英、德、法、意及瑞士观摩学习,吸取了不少世界艺术精华。他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捕。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美术中的十字架图式符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督教的诞生和发展,被称为"图画的圣经"的基督教美术也应运而生.基督教美术在创作范围内建立的特殊样式,主要是十字架这一图式符号的运用.画家们对十字架这一母题在基督教美术中的意义进行了拓展,对十字架的阐释经历了"原初性"、"神怪性"、"当代性"三层演进.  相似文献   

18.
广东美术在中华民国时期空前的、全方位的发展,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富有坚定的革命性,意识早,参加人数多,持续时间长;二是积极吸收西方新学,革新中国画,具有艺术上的革命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是美术家多、水平高,在全国居重要地位;四是创办学校,美术教育在全国有重要影响;五是美术社团林立,活动频繁,展览成风;六是创办的美术刊物众多,艺术理论成就显著.  相似文献   

19.
自80年代中期始,纪连彬的中国画创作便频频出现在群英会式的画坛上,并以其个性化特点与鲜明的语言风格受到瞩目。纪连彬作为中国画家,其主要艺术特点是,率先进行了中国画的形式结构语言结构、笔墨结构实验,进而走上了意象表现之路,作品因而获得了丰富的精  相似文献   

20.
陈师曾不同于徐悲鸿的中国画退步论,也不同于康有为、陈独秀否定元明清文人画的观点以至否定传统中国画的观点。陈师曾对中国绘画史做过较为深入的研究,自己又是国画大家,因而他对中国画的本质特征和艺术精神把握得更加真切,他有关中国画进步论的观点更加符合中国画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他的这些观点在当时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文化和美术革命的浪潮声中具有反潮流精神,他充分肯定中国画的进步和充分肯定文人画的价值,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画坛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