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清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52-56
新闻侵权如何规制,在侵权责任法起草过程中争论不休。刚刚通过的《侵权责任法》最终对此没有专门规定,立法上的如此安排是否科学广受社会关注。笔者从"否认说"代表人物张新宝教授撰写的《新闻(媒体)侵权否认说》一文入手,指出该文在论证上存在一定问题,并通过分析新闻侵权的特质,得出新闻侵权应属特殊侵权行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杨宏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1):93-98
<说文>的"读若"性质是什么,也就是许慎用"读若"来为汉字注音的目的是什么,<说文>历代研究者认识不一,分歧也一直存在,到当代反而更加深刻与尖锐.根据自清代以来关于这个问题学者们的主要观点和争论焦点所在,通过对<说文>"读若"属性数据库的测查,笔者认为"读若"是个目的多元的术语,以音同音近为基础,也有明显地沟通经典用字的目的;"读若"被读若字的选择呈无规律状态,大多取自成说,许慎加以审定增删而已. 相似文献
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4)
近年来,伊格尔顿将自己的政治立场、实践取向和理论反思统合起来,通过对文学本质及功能的进一步讨论,试图建立一种策略式的新文学事件观:文学具有自律自足的本体价值,同时在伦理学意义上起示范作用,以事件或行动的方式参与对世界的建构。这种从以意识形态为核心到结构化的事件观的焦点转变,体现了他对自身理论的不断修正与完善。基于人类存在、政治效用与文学本体而言,伊格尔顿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始终未曾改变。 相似文献
4.
郑莉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3(5)
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都是审美鉴赏中审美主体的态度和修养,二者在揭示审美活动主体作用的特征上表现出很大的一致性,不仅在于二者都是进入审美活动之前,审美主体对审美容体的一种有动机的选择性的行为,同时,二者都是强调在审美观照中保持一种非理性的、无功利的态度.然而,由于“虚静”说和“距离”说是在不同的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因此,二者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首先,道家的“虚静”说与西方的“距离”说产生的哲学渊源不同;其次,“虚静”说主要强调物我两忘的状态,而“距离”说主要强调物我有别;再次,道家的“虚静”说比西方的“距离”说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5.
陈才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0(1):67-76
朱子治《诗》,以绍承道统为己任,以义理为统摄。在综合前说的基础上,朱子集诸家之大成,以周公、孔子的思想为立说基础,对传统诗经学中的三个核心命题"六义"说、"二南"说、"淫诗"说加以重新阐释,并作出义理化改造:朱子以六义为三经串三纬的自足体系,是《诗经》的纲领管辖;朱子将"二南"融进自己的道统体系,赋予其以政治哲学解读,寄寓儒家的政治理想;朱子从人情的角度承认《诗经》中存在淫诗,同时也将淫诗规范在道心、天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自《西游记》于明代中后期问世以来,从心学角度探求作品之大旨成为《西游记》研究的主线,且在当代仍有广泛的影响。石钟扬先生提出谢肇淛“求放心”说有违《西游记》大旨的疑问,对于深入认识《西游记》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但在立论和证据方面存在着诸多偏颇,对心学与《西游记》的关系、“求放心之喻”的主题观似不能作彻底的否定。 相似文献
7.
张晔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33(1):76-80
从三个方面突破传统对"浮士德精神"的解读:一是"欲望升华说",浮士德奋斗的一生是从"肉体欲望"升华为"精神欲望"的过程,他始终坚持了两种"欲望"的融合,彰显了完整的"欲望精神";二是"基督精神升华说",《浮士德》思想本身超越了基督教神学传统的框架,由上帝的"他救"走向人类的"自救",现出人类对自我力量的认同与信心,彰显了内蕴着的"超越精神";三是"人性升华说",浮士德在追求人性"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凝聚了"自由精神"。最后,探析"浮士德精神"的意义所在,即"揭示了人类永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8.
陆诗忠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4):120-130
"构成要件齐备说"作为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存在重大缺陷。王志祥教授、徐光华博士为"构成要件齐备说"所进行的辩护难以奏效。学界对"犯罪目的实现说"、"犯罪结果发生说"还存在着重大误读。新近出现的"类型化标准说"提倡不同的犯罪类型适用不同的既遂标准,其旨在增强犯罪既遂标准理论的实践功效。可是,该学说不仅未跳出"构成要件齐备说"的藩篱,而且又制造了一些新的"麻烦"。当下的"犯罪既遂标准说"存有"立场错误"、"操作性差"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构建新的"犯罪既遂标准说"———"犯罪对象侵害说"。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叙事理论中,将小说的作者与叙述者相区分、"说"与"看"相区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系列相关研究得以进一步展开的基础。传统小说中的叙述者与作者被认为是合而为一的,与之相伴的是"说"与"看"的合而为一。在从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中,这一状况发生了变化,由二者的合一到二者的分离。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福楼拜、亨利·詹姆斯、普鲁斯特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现代小说这一叙事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杨果林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8-10
十六届六中全会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文章着重论述了“四位一体”的建设、“四位一体”的改革、“四位一体”的目标,并简述了三个“四位一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汉语"表称"类动词构成的S-V-NP1-NP2句子,汉语界普遍认为是双宾语句。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这类句子并不符合双宾语句的构句规律,汉语"表称"类动词所构成的S-V-NP1-NP2句子是兼语式。 相似文献
13.
试论《中庸》思想体系的逻辑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3):269-272
《中庸》以“诚”作为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前提,并将“诚”上升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由此推演出了一整套完整的伦理政治理论。同时,以一个“内通于性,上通于命”的“中”字作为沟通个体内在心性和外在道德实践的桥梁,通过个体的内心不断的“诚诚”和日常生活中的“用中”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和”境界。这一过程使《中庸》在其思想体系的逻辑架构上,较之先秦其他儒学文本而自成一体,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共三代领导人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耀武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3):46-49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基本问题,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中共三代领导人都十分关注这一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作了重要的论述,并形成了各自关于"三农"问题的思想,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和发展,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戴卡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1):49-53
傅斯年对“哲学”的认识和理解,经历了3个不同的时期:北大学生时代、旅欧时期和回国以后,相应的对中国有没有哲学、中国学术与西方哲学的关系之看法,也经过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变化过程,这种不确定性表明了早期“中国哲学”之边界的模糊和内容的歧义。 相似文献
16.
王娟娟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20,(2):101-111
"一带一路"区域在中国的国际经济合作格局日益重要,高质量对接"一带一路"市场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之一。在短期内,金融服务、产品贸易和设施联通是中国能够对接"一带一路"市场的切入点。鉴于可切入领域的差异,创新切入机制与运行机制能够使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获得双赢。新型的切入机制主要涉及构建跨域产业链、以分享模式推进的设施联通以及以共享模式对接农业、金融和电商等方面,相应地形成包括产业发展、人民币双边结算清算、亚投行业务创新和文化经济互动等内容的新型运行机制。从我国的角度看,创新对接"一带一路"市场的机制有助于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经济效率、完善人民币国际结算体系、稳固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李怡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6)
中国现代诗论是说明和探讨现代诗歌本身的新话题而产生的.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性问题首先绝不是一个引入西方文学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而是关注诗歌、思考诗歌的中国诗论家们究竟如何看待、如何解释正在变化着的诗歌创作状况的问题.在这一需要中生长的中国现代诗论,也就有了与中国古代诗论的不同特征,当然也遭遇了一系列的困惑. 相似文献
18.
党领导的东满地区"红五月斗争",使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在东满地区的"红五月斗争"中产生了"左"倾盲动主义错误,但它不是"立三路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艺术与设计内含深厚的“和”文化底蕴。文章从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书籍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服装设计、家具设计、雕塑艺术以及民间美术等各个艺术与设计领域分别阐述了“和”文化在其中的表现及作用,这对于提高现代艺术设计师的和谐文化素质,增强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民族特色,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振存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135-138
生命教育是当前教育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澄清当前生命教育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测它的未来走向,是进一步深化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促进实践变革的前提。从人类生命发展的轨迹可以预测:走向“类生命”是当前生命教育的理想选择,正确理解“类生命”和“‘类生命’教育”的内涵对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