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艾滋病问题的独特性和解决“问题”的对策究竟何在?本文与潘绥铭等人文章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艾滋病传播的社会因素”、“对艾滋病预防认识的政治高度”并不是中国艾滋病问题的独特性,而是带有普遍性的全球共识。而中国在应对艾滋病策略上采取的严厉打击卖淫吸毒的方针以及政府以强控制手段和居高临下的管理者身份建构的社会预防模式,才构成了中国艾滋病问题的独特性。因此,中国要成功应对艾滋病,必须改变策略,设立国家和地方传染病基金制度,扩大艾滋病民间组织的行动空间,形成政府、民间组织和研究机构的互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杨静  张台秋 《江淮论坛》2012,(5):54-59,83
采用行动研究方法干预绿色转型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实践。按照Lewin提出的行动研究框架“问题-计划-行动-观察-评估”五个阶段探讨利益相关者管理的有效干预途径。过程中强调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参与设计方案和研究计划。通过应用于江苏省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例的干预实践,企业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构建企业绿色产业价值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重赢利。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联合国唯一可以运用的军事干预手段。联合国维和行动从1948年创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反映出维和行动存在的一些根本问题,主要是法理依据不明确以及违反维和原则带来的法律问题等。  相似文献   

4.
申言夫 《理论界》2013,(1):50-52
艾滋病污名的形成对乡村艾滋病人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病人心理状况、个人形象、生活策略与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变化,其真实身份与虚拟身份之间产生巨大差异。乡村艾滋病人采取隐瞒、封闭、伪造三大"去污名化"的行动策略,对自身的社会身份进行了"矫饰"。这种"装"的策略没能实现乡村艾滋病人回归主流社会,只能作为他们反抗主流社会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NGO参与重大危机应对的三层行动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政府组织在重大危机应对过程中的行动策略是其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非政府组织响应危机的经验文本,可以归纳出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应对具有三层行动策略,即组织内的行动策略、非政府组织间合作的行动策略,以及非政府组织如何深度参与国家的宏观危机应对计划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6.
污名与艾滋病话语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艾滋病相关的污名与歧视被认为是阻碍艾滋病防治的关键性因素.大多对艾滋病污名与歧视的研究关注歧视产生的心理与认知根源,忽视了塑造艾滋病话语的重要制度性力量与结构性因素.要成功地达成反歧视目的,必须从媒体与公共卫生领域这两个塑造艾滋病话语的主导性力量抓起.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一个人类学个案研究,它以女性性服务者的经历为切入点,在分析女性性服务者人群的文化特点的同时,通过解读“高危人群”、“艾滋病”与“安全套”的文化意义,从微观层面考察她们作为艾滋病预防的主体,怎样建构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怎样看待自己的“高危人群”身份,怎样在具体的环境中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行为方式。本文认为,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必须充分考虑到性服务者的这种主体性,让她们积极投入到改变自身处境的行动中去,才能使干预工作进一步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国际社会学界 ,行为改变理论已广泛应用于艾滋病的行为干预。但大多数干预项目仅从个人水平上加以考虑 ,其行为改变策略大多建立在针对个人的基础之上 ,而对于群体水平的行为干预则较为少见。特别是在中国社会学界 ,有关群体行为改变的研究目前尚无文献记载。本研究项目以男—男亚文化人群为研究目标 ,致力于该人群艾滋病感染高危性行为的改变 ,在行为改变策略和行为改变方法上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由于艾滋病人和非艾滋病人之间被夸大的社会歧视和感染威胁,使得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系统的建构张力远大于客观张力,正是这种被夸大的建构张力构成了艾滋病人和非艾滋病人社会行动的条件:在艾滋病人艾滋信息公开的初期,艾滋病人的社会关系系统因为建构张力超过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的极限而大面积断裂,在艾滋病人艾滋信息公开的中后期,艾滋病人与非艾滋病人间的部分社会关系由于客观张力和以客观张力为基础的建构张力都回落至维持正常社会关系的范围而得到恢复,因此缩小艾滋病人社会关系系统断裂的客观张力、缩短社会关系高张力状态的持续时间以及缩小建构张力和客观张力之间的差距,是减少艾滋病人社会关系断裂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在中国传播的最主要的危险和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导致人们容易感染艾滋病的不安全性行为。本文认为 ,当务之急是必须从更广泛的关注人类安全的视角 ,改善艾滋病政策法律环境 ,调整对高危行为人群的社会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视艾滋病防治工作所面临的社会现实,转变观念是当务之急,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执政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艾滋病防治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地方立法,将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将具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宣传列入工作议事日程;采取各种有效渠道和手段,纠正人们的行为模式,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实施行为干预;认真切实地落实“不歧视”与其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个人认知过程和社会影响因素的整群随机抽样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尝试,通过对724名娱乐服务业女性的干预和比照发现,以小组为单位、同伴教育员参与的结构性行为干预在降低艾滋病风险性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方面是有效的。这对今后在该人群中开展降低艾滋病风险的行为干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此外,结构性行为干预作为一种社会学实践,对于社会学从解释社会现象到改变社会行为的转变也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继续在全球肆虐。应对艾滋病的办法多偏重医药,其实良好的治理原则对遏制HIV和艾滋病也有作用。从巴西、泰国和乌干达的艾滋病防治措施中,能看出一些共同因素,这些因素都符合民主治理的原则,其中包括政治领袖的战略眼光、及时的反应、强大和有效的公民社会参与、多部门动员、防治并重、尊重人权和透明度。东南亚国家建立了知识基地,倡导改善政策,采取实用的战略行动,由此建立了一套早期预警快速反应系统,在多部门行动中运用良好治理的原则抵抗艾滋病。动员建筑部门加入防治艾滋病的运动能保证长久的经济投资回报。农业、建筑业等非卫生部门一旦动员起来,就能制定广泛的行动计划,协助卫生部门减轻因艾滋病而愈益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本文认为民主治理途径在遏制艾滋病泛流行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是值得追求的根本性选择。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展示出其新的特征与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17年来,中国的地方艾滋病立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现实的选择是在坚持法制统一、不相抵触和人文关怀、反对歧视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及单行条例,力争在2010年前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初步的地方艾滋病法规体系。同时,为了提高立法质量,还必须辅之以组织措施、经费措施、计划措施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存在泛政策化的传统,一是统治者习惯于用政策和行政命令的手段治理国家,二是把法律也当作政策来处理。政策应该被理解为行政机关的行动和自主的决策,公共性和规范性是其内在属性。如果说政策决定行动的性质和内容,那么策略则属于行动技巧的范畴,政策的策略化消解了政策的严肃性,扩大了公共权力部门行使行政权力的自由度;法律是关于政府行动和自主决策的制度约束,政策与法律的混同容易导致国家治理的唯政策化和以行政法治的名义消解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政策科学不仅仅是追求政策的优化,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中更为重要的是确立科学的公共政策观念。  相似文献   

17.
新型毒品滥用的成因与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滥用新型毒品正在成为一个增长迅速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根据对上海730名新型毒品使用者问卷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可知:新型毒品的滥用并不是一种孤立出现的现象,它与社会控制的薄弱、吸毒同伴与环境的影响以及追求感官刺激的人格特质有着明显的联系.新型毒品使用者,无论是多种毒品还是单一毒品的使用者,都比传统毒品使用者或不吸毒者表现出更大的通过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混合多种毒品使用,则会使感染或传播艾滋病的风险迅速升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行动遏制新型毒品的泛滥,强化对吸毒者的行为干预以降低性传播艾滋病的风险,并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建构起一种新的模式,以应对新型毒品滥用对社会和谐发展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行动研究是一种既要采取行动,又要创造有关行动知识或理论的研究方法。该方法强调迭代性与持续性,被研究者不再是研究的对象,而成为新的研究主体,各环节的研究内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社会情境(条件)的变化不断修正、探讨和调试。行动研究的一般性程序由计划、行动、观察与反思四大环节组成,具有问题导向、实践者双重身份与螺旋结构的基本特征。随着公共管理研究对象的日趋复杂,传统化的研究方法边界亟待进一步拓展,鉴于此,尝试将成熟的行动研究应用于新的领域,并在解决公共管理现实问题、研究方法转型与创新层面提供实践面向。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中欧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一时间二者也在伽利略计划上达成合作.因此,伽利略计划可以被视作是中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大事件.中国和欧盟在这一计划的合作上都有着自身的战略考量,并将美国及其GPS导航系统的影响也纳入考虑范围.中欧在伽利略计划上的成功合作意味着中欧关系走向成熟,但是也需要克服诸多干扰因素和制约力量,使二者关系更加稳定和牢固.  相似文献   

20.
社会性别与艾滋病问题研究——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个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HIV/AIDS危机不只是一个大众健康问题,而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挑战。艾滋病是在势不可挡的当代全球化风潮及中国改革启动后急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传入、传播并加剧蔓延的?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正处于由吸毒者、商业性工作者、同性恋男性等高危人群向低风险或无风险的一般人群大规模扩散的临界历史关口。伴随性接触传播日益走向前台,妇女的易感性和脆弱性也就愈加凸显出来了、然而.社会性别与艾滋病“问题”绝非只是妇女的问题,而是深嵌在地区、城乡、社会群体及两性之间制度与结构性不平等之中的权力问题,因而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人权和社会公正问题,实现不可或缺的社会公正尤其是社会性别公正——在立法和国际政策框架内确认边缘群体的权利并进行赋权——已成为根本预防和遏止艾滋病的关键所在.男女不平等的政治特性呼唤我们对HIV/AIDS挑战做出超越保健部门的以社会公正为原则的政治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