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41年11月4日,侵华日军“731部队”违反国际公约和人类道德,对湖南常德和平居民施行细菌武器攻击,疫死人口逾万。对这场60年前的细菌战大屠杀,从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和严重的戕害后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郭成周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1):1-2
对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的研究渐趋深入,但仍有不少空白点。如细菌战中受害的总人数、被用来进行人体实验的总人数、细菌战实施“种族灭绝”的危害性等,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童远忠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4):58-60
1941年11月4日,侵华日军对常德实施了一次大规模的细菌战攻击。日军实施常德细菌战的原因主要是:细菌战是日本侵华政策的组成部分;日军企图占领常德这一华中地区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日军为了夺取常德这个洞庭湖“粮仓”。 相似文献
4.
张丽梅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53-57
近10年来,学术界关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学者对日军在华细菌战相关史料的收集整理、细菌战造成中国民众伤亡人数、细菌战使用的地域范围、关于对日军细菌战主要责任者的研究、侵华日军细菌战的战争遗留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阐述,有利于人们对日军细菌战进行全新而系统的认识,进而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险恶用心。 相似文献
5.
朱清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31-135
侵华日军细菌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破坏是侵华日军细菌战的重要目标。常德细菌战是日军731部队在中国南方实施的一次非常典型的鼠疫细菌战。鼠疫流行造成常德城乡居民大量死亡,家庭经济、区域经济蒙受重大损失,各级政府及卫生防疫组织被迫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这对于战时经济落后、卫生防疫能力低下、缺乏鼠疫防治经验的中国而言,不啻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关于侵华日军细菌战史料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清如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6):19-21
六十多年前 ,侵华日军在中国境内许多地区实施的细菌战是没有被认真清算的战中战。由于种种原因 ,对这场战中战的研究是很不够的。探讨有关这场战中战史料方面的几个问题 ,如史料的现状 ,口述史料分析 ,今后在史料方面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等 ,对这场战中战的进一步研究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7.
日军在滇西的细菌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本书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1):32-36
194 2年 5月滇西沦陷 ,云南由抗日大后方同时变成了抗日大前方。滇西沦陷之后 ,侵华日军在滇西进行了鲜为人知的细菌战。国民党元老李根源最早揭露这一罪行 ,中国滇西前线指挥官宋希濂 ,历史学家方国瑜 ,官方的卫生和救灾机构的报告 ,以及当代学者的调查 ,都证实了日军在滇西实施细菌战的罪恶事实 ,日本军人有的对此也供认不讳。 相似文献
8.
关于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8(3):16-19
侵华日军细菌战罪行的研究要注重731部队罪证的保护和研究,要抓住日军细菌部队要害罪行取得证据,要抢救性地寻找日军细菌战罪行的人证,要着重揭开日军细菌部队“防疫给水”的面纱,要加强国际合作以推进日军细菌战罪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侵华日军细菌战诉讼案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 0 2年 8月 2 7日 ,侵华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向日本政府索赔一案 ,在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认定了 731部队等在中国实施细菌战的事实 ,但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细菌战诉讼案的实践 ,给了我们诸多启示 :对日索赔案的实质是政治斗争 ;细菌战诉讼案将是长期的、艰苦的斗争 ;我们应抢救历史 ;对侵华日军细菌战史的学术研究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10.
徐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4-47
1943年秋,日军在鲁西地区发动了代号为华北“方面军第十二军十八秋鲁西作战”的霍乱细菌战,速成了这一地区霍乱流行,致使数十万无辜百姓感染死亡,犯下了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11.
侵华日军在华北制造“无人区”若干史实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界迄今为止对于侵华日军在华北制造“无人区”的罪行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对于日军在华北制造“无人区”的某些史实至今尚不明晰。文章根据新发现、搜集的档案史料,对“热河省集家并村被迫迁入集团部落的户数、人数”、“晋中无人区及其有关时间问题”、“河北省遵化县境内的‘无人区’”等史实问题进行了考证和辨析。 相似文献
12.
秦兴洪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45-48
日本自甲午战争后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积极推行“去中国化”的“皇民化运动”。“皇民化”中培植起来的“皇民”成了战后“台独”的骨干分子,日本成了“台独”的源头和主要活动基地。中日邦交正常化后,日本右异势力一直视台湾海峡为自己的生命线,纵容和支持“台独”势力从事分裂活动,扮演了台海危机幕后黑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甲午战争时期,延边地方军政当局为了边疆安全,组建“越垦韩民”的团练,展开了反对日本奸细的斗争。这不仅是中国朝鲜族历史上与兄弟民族协同守边、一致对外的先例,而且是中国朝鲜族爱国主义运动的开端。这为日后各民族共同团结抗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宿志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5)
优抚即优待抚恤之意,主要是对保卫国家的将士及其家属进行物质优待和精神抚慰,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抗战时期,为了充分调动抗工属和退伍军人蕴藏的巨大生产潜能,消除他们对政府的依赖心理,使他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从1944年开始在优抚过程中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帮助抗工属和退伍军人建立家务活动.为了把这一活动搞好,边区各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如帮助抗工属和退伍军人制定生产计划并检查其执行情况、为他们分配土地和为无劳动力者代耕、为退伍军人介绍对象等.建立家务活动是抗战后期陕甘宁边区优抚的基本政策和中心工作,且取得了极大成功.它为改善抗工属和退伍军人的生活、促进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开展及改变边区存在的一些陋习等,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侵华日军为了封锁、扼杀华北地区的抗日根据地,除在长城沿线、晋东北、冀西大规模制造了"无人区"外,还在山东省和晋中、晋西北及河南省等地制造了大大小小若干块"无人区".在制造"无人区"过程中,日军实施极其残暴的"三光作战",不仅使"无人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到了空前灾难,而且使当地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遭受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和破坏. 相似文献
16.
日本政府"内向型"战争追悼理念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立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战后日德两国政府的战争追悼理念明显呈现"内向型"与"外向型"之差异。只向本国的战争罹难者特别是战死"皇军"将士和被处决战犯表示哀悼而拒绝向被侵略国家为数更多的死难者致哀,是日本政府"内向型"战争追悼理念的主要特征。其成因主要有四:"自卫战争史观"、"解放战争史观"、"靖国史观"等错误的历史观,是其形成的思想根源;日本政要的右派构成和日本政权的保守性质,是其形成的政治基础;战后秉持错误历史观的日本国民的大量存在,是其形成的社会土壤;战后宽松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是其形成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是三民主义。没有三民主义思想理论的指导,就不可能有国共再次合作;没有国共合作,也就不可能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8.
曹固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6):101-106
日本侵略者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使中国的领土完整、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物产资源和文化成果遭遇前所未有的毁坏与掠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空前浩劫。这是对中国的主权和中国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全面践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