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国前的中国海军主要有四支,即闽系(或称马尾系)海军、青岛系海军、电雷系海军、黄埔系海军。在中国近代史上,闽系海军主导着中国海军的活动,因有中央系海一军之称。一、福州船政局创立与闽系海军的诞生1868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清在马江建厂造船,创办“福州船政局”,培养近代技术人才,附设学堂,以创建中国近代海军,不久,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由沈葆桢接任船政大臣。马尾造船厂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1870年8月,沈葆桢奏请以李成谋为福建水师提督,将马尾厂自制的兵船和英、法购回的蚊子船,建成近代海军一一福建水师。1878…  相似文献   

2.
本文参考西方近代海军兵器的技术资料和清延官员的有关奏折,对船政局所造船舰及其装备的技术水平作一评估。一、迈向近代海军的突破性进步船政局的设立和兵舰制造,使中国开始有初具规模的近代海军工业.它所造的船舰与旧有水师兵船相比,在技术上是突破性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豆、部政局建立之前,清朝旧水师的战船装备状况是:嘉庆以后,由朝廷核定的适于外海的战船,计二十八种。分三类:一是战舰,一是巡辑哨探艇,三是运输送信船。战舰中主要的有大号赶级船。长可八丈至九文六尺,板厚三寸二分至三寸九分。可带兵八十员,排…  相似文献   

3.
福州船政局与江南制造局在旧中国生产发展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66年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与1865年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同为洋务运动中创办最早的两个大型近代工业,又同为旧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开端。现仅就福州船政局与江南制造局在旧中国生产发展进行比较,就教于海内外经济史研究的同仁们。福州船政局生产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4.
一八六六年由清闽浙总督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又名马尾船政局),是我国近代机器造船业的开端,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之一。由于它是产生于洋务运动时期的官办企业,有的论者认为它同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一样,是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产物,它的主权又长期被法国帝国主义分子所把持。爰吾读书所得,对此种看法持有异议。本文试就左宗棠与福州船政局的主权问题,提出不成熟的看法,敬请同志们指正。(一) 福州船政局为左宗棠所设。而左宗棠确是双手沾满了太平军战士的鲜血。但他为什么要创办福州船政局呢?请看左宗棠在清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五月奏请设局的奏  相似文献   

5.
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的目的:一是加强海防,抵抗外侮.虽有"缉盗"的一面,但侧重点始终放在"防洋"上.二是发展运输,以敌洋商.在大规模的农民革命风暴过去之后,左宗棠强调"防海",大讲收海之利,就是继承林、龚、魏的遗志,把"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付诸实践.左宗棠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坚持自造原则,创办了福州船政局.他搞的是"拿来主义",而决非什么"洋奴哲学".左宗棠是很有民族自尊心的,其创办船政局的方针也很明确,即"欲得其造轮机之法,为中国永远之利";"既能造船,必期能自驾驶,方不至授人以柄"的自造、自驾的方针.事实证明,他这一方针,在某种程度上是贯彻执行了的.当左宗棠议立船政之初,"中国无一人曾身历其事者,不得不问之洋将",任日意格、德克碑两人为"监督"."监督"的职任是负责通盘设计、制造,权限虽大,但不能随心所欲,独断独行,"每事必请示钦宪(即  相似文献   

6.
洋务派在创办轮船招商局之初,就有着以其民用企业之体,而达到海防之用的设想,并力图将这种设想付诸实践。轮船招商局在晚清海防中确实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它在北洋、南洋海防的筹饷、军运等方面以及台湾海防方面作出了贡献;它租领马尾船政局所造船只,对维系马尾船政局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它寓兵于商,对增强晚清国防实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福建船政局和船政学堂历史的研究,素为治史者所注目。建国以来,公开发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论文,约达二十余篇。而1986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林庆元所著《福建船政局史稿》,则是第一次系统地论述福建船政历史的专著,它对福建船政局的历史得失,作了颇为精辟的剖析。这部专著的发表,无疑将对福建船政史的研究,起着积极的影响。最近,福州马尾造船厂和马尾商船学校等十六个单位主办的马尾船政创办120周年全国性学术讨论会在福建福州马尾召开。与会者提出了七十五篇学术论文和纪念文章,对船政局历史作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并展开了争鸣。福建船政局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的产物,由于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认识差异,所以对福建船政局的历史评价,亦有分歧,本文拟对有关分歧问题,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8.
从1875年起,福建船政局先后选派107名学生赴欧留学,这是我国派出的首批留欧学生.与客闳所率的赴美幼童不同的是,船政局派出留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师夷长技以制夷",带有很强的实用性.这些留学生学成后都能返回祖国,为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防能力的增强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一些人成为我国政治、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9.
对于洋务派创办的福建船政局,学术界至今没有一致的认识.肯定它的进步作用的,多半从肯定创办的动机及其资本主义性质出发:否定它的进步作用的,多半是根据它封建落后的经营管理及其微小的成效来判断.我们曾写了《福建船政局剖析》一文阐明我们的观点.近来,看到一些史料及同行们的近作,觉得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首先是船政局的创办动机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天津机器局创办于清末洋务运动时期,它是继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之后清政府经营的又一个规模较大的办军事工业。本文试就该局的创办原因、经营过程作一些必要的探讨,并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福州船政局创建与发展的过程,实现了人才观念、人才的选用、人才的激励制度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从而形成了中国近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2.
沈葆桢(1820-1879),福建侯官人(今福州市),我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洋务派政治家和爱国官吏。他一生政绩显著,历任御史、巡抚、总督,曾主办船政,赴台主持中日台湾问题的交涉,开发台湾。生前颇为关注海防建设,极力主张购买铁甲船以建设近代外海海军的战略,是我国海军建设的先驱者。由于沈葆侦曾在遗嘱里交代“身后如行状、年谱、墓志铭、神道碑之类,切勿举办”,有关他的资料目前只有《沈文肃公政书》、《船政奏议汇编》、《海防档·福州船厂》。此外,他的后代把他与师友、亲人的信件抄录成集,这就是目前鲜为人知的《沈文肃公…  相似文献   

13.
随着洋务派兴办的第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的产生,在个别企业里,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师傅带徒弟式的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工厂艺徒教育。1868年(同治七年)旧历正月二十四日福州船政局附设的“艺圃”是我国近代工厂设立的最早艺徒学校。  相似文献   

14.
也谈左宗棠创立福州船政局的目的及其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福建论坛》1983年第5期刊载的《福建船政局剖析》一文提出一些不同看法,与作者商榷,并向史学界同仁请教。左宗棠创设福州船政局有无明确的反侵略目的? 《剖析》一文认为,左宗棠建议设局造船,含有军事,漕政两方面的需要,“从军事需要来说,又有对外对内之分”。经过引证分析,作者认为,左氏设局造船,目的在于对内镇压人民,即“捕盗”和“剿贼”,对外“反抗侵略,抵御外侮,并没有明确的  相似文献   

15.
许顺富 《云梦学刊》2004,25(6):61-62,70
湖南绅士是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典型意义的特殊社会群体,近代湖南绅权势力的膨胀得益于曾国藩创办的湘军。军功绅士势力的膨胀,给湖南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它导致了绅士队伍整体素质的下降、社会风气的恶化、顽固守旧习气的滋长和官绅矛盾的加剧,直接影响着近代湖南的政局。  相似文献   

16.
福建船政局从1866年创办到1907年停办的41年间,从产生、扩展到衰败,给后人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其衰败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以为,有经营管理上的原因,也有历史的、时代的原因,例如思想氛围、官场习气、社会教育、文化素质等。本文试就后者对船政衰败的影响作些探讨。一、思想氛围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福建船政局的创办,设厂造船制炮以及机器的制造对古老的中国来说,毕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免引起一些人的大惊小怪。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存在着阻力。“非常之举,谤议易兴”。左宗棠在提议办船政时就意料说,船政之创办,有  相似文献   

17.
左宗棠(1812-1885年)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洋务运动时期具有重大影响的领导者之一。但是,人们一般只知道他曾经创办福州船政局(1866年)和兰州机器织呢局(1880年),而不太了解他于1882年任职两江总督时还竭力筹划、兴办徐州利国驿煤矿一事,特别是左宗棠晚年的洋务思想与以前有些什么变化?有哪些进步之处?也很少有人论及,这不能不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为此,本文拟以徐州近代化煤矿的创办为线索,发表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错误和不当之处请同志们多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8.
奕讠斤、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倡导的军事改革贯穿历时 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的始终。它以 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被镇压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之前规模较小 ,侧重于练兵、利器和购买外洋船炮 ,可谓之尝试阶段或早期阶段 ;其后规模日趋扩大 ,侧重于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创建近代海军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海防工业的建立与发展,是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主旋律,它在中国近代军事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首先,它孕育和产生了新的军事思想和海防理论,有力地冲击着陈腐的封建军事思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军事发展战略和积极防御的海防主张。林则徐、魏源就是这种崭新军事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其次,通过引进西方先进  相似文献   

20.
外聘人才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由于学术界对此问题长期重视不够,因而成果甚少。本文谨就外聘人才与晚清舰艇工业近代化的关系做一初步探索。一、造舰活动的展开与外聘人才的到来在近代中国,林则徐和魏源是最早提出制造舰船以抗击侵略的人。在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就指出:“即以船炮而言,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似经费可以酌筹,即裨益实非浅鲜矣。”①思想家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他认为:“夷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