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蒋艳萍 《船山学刊》2001,(1):114-117
前人从文学、哲学等多个方面对嵇康进行过深入研究。本文则试图从其宗教信仰出发,通过厘清他与道教的深层关系未透视其高远的人生理想和超然的处世态度。一 要想探讨道教信仰对嵇康人生的影响,首先必须明确嵇康与道教到底有何关系。大量史料证明,嵇康是一位非常虔诚的道教信徒,有着浓厚的道教神仙思想。 首先,嵇康与道士交往密切。最著名的有孙登和王烈。两人都是魏末著名道士,并被后世神化。嵇康与这两人的关系均非同一般。嵇康曾拜孙登为师,并从游三年,据《晋书·嵇康传》载:“康尝采药,游山泽,……至汲郡,山中见孙登,康遂从…  相似文献   

2.
玄学对魏晋名士人生态度的影响——以嵇康、阮籍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康和阮籍同为魏晋名士,但玄学对他们的影响却不太相同.嵇康师法老庄,刚峻激烈,阮籍师法老庄,却以佯狂掩饰自己的狷介.这是因为阮籍所受玄学影响,没有嵇康深刻和彻底.阮籍追求庄子的逍遥游,但他内心始终有着儒家入世思想的根基.后来的士人,景仰嵇康,仿效阮籍,使玄风以另一种方式存于士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对于嵇康,有一些人,或者对他的作品置之不顾,而大谈其“刚强使性”;或者把他的作品中的一些消极遗世的东西,也说成是什么“高远纯洁”;总之,无原则地抬高了嵇康。这种作法,当然是片面的、错误的,是应该抛弃的。但是,北大“中国文学史”说嵇康对现实的态度很冷漠,说他没有什么成就(上册144页),马圣贵、姚国华二同志说他是一个忠于腐朽的曹魏统治的人物(“也谈如何评价嵇康”,1959年4月17日“文汇报”),从而大大地贬低了嵇康,我觉得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如何给嵇康一个准确的、应有的评价,看来,还有待于更进一步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讨论。这里,我想谈几点很不成熟的看法,错误与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4.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嵇康的名篇,但这封书信究竟作于何时,却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论家或订于景元元年,或订于景元二年,或订于景元三年。按嵇康在信中曾提到“男年八岁”,这自然指他的儿子嵇绍而言,《晋书·嵇绍传》谓绍“十岁而孤”,如依此推算,则嵇康此信作于他...  相似文献   

5.
嵇康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嵇康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富有特色的哲学家。虽然他的文学成就大大超过了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但是要对嵇康作一个全面的历史评价,弄清他的哲学观点,却是必要的。(一) 嵇康,字叔夜,魏晋之际人,生于公元223年(魏文帝黄初四年),被司马昭杀害于262  相似文献   

6.
樊荣 《中州学刊》2006,(1):228-230
不能把《与山巨源绝交书》看成是嵇康被杀的主要原因;如果没有其他缘故,而仅仅是因得罪钟会、轻时傲世或非薄周孔、纵情背礼,嵇康亦不至于被司马氏处死。嵇康在舆论上反对司马氏、在毌丘俭造反时有武力对抗司马氏的意图,才是他招致祸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嵇康的思想驳杂而难求系统,统观嵇康的一生,老庄思想和儒家思想二者时刻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也正是因为这二者之间的冲突,才有了嵇康矛盾的一生。老庄思想是嵇康得以挣脱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以此为依托,嵇康得以在魏晋乱世中寻得短暂的逍遥。而儒家思想关乎嵇康的现实选择,并往往在最重要的时刻影响他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8.
关于人的精神境界的论述是嵇康哲学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嵇康认为,人的欲望当以“节”为度,以“理”为导,并主张性情“显而不匿”,以臻达“逍遥”之境。嵇康的境界论透显出他对真性情的重视。也形成了其思想中精神境界和养身手段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上,嵇康素以文学家著称。实际上,他还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魏晋两百年间,堪称为真正的音乐家者,唯嵇康一人而已。《晋书·嵇康传》载:“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为《广陵散》,声调绝伦。”可见嵇康是个操琴高手。嵇康还善于作曲,他所作的琴曲,至今还有传谱的,除《广陵散》外,还有《长青》、《短青》、《长侧》、《短侧》四弄和《风入松歌》。但是,嵇康在音乐方面最大的成就,还在于理论方面的建树。今天我们还能读到的嵇康音乐理论著作,有《声无哀乐论》和《琴赋》。  相似文献   

10.
沈元林先生的《嵇康曾官中散大夫吗)(《文学遗产》1992年第六期)一文,否认嵇康曾官中散大夫。对此,我先是感到新颖,继而感到诧异,终于产生了怀疑。嵇康曾官中散大夫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晋书》卷四十九《嵇康传》云:“(嵇康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我相信《晋书》的记载是真实的。刘知几说:“皇家贞观中,有诏以前后晋史十有八家,制作虽多,未能尽善,乃敕史官更加纂录。”(《通史·古今正史》)可见《晋书:)是参考了十八家音史及其他著作编成的,保存了丰富的晋代史料。所以王鸣盛说:“《晋书》唐人修改,请家尽废。…  相似文献   

11.
嵇康教育思想探微李军嵇康留有作品集《嵇康集》,鲁迅曾对它进行过系统地校勘,并于1937由鲁迅全集出版初版。我们对嵇康教育思想的研究,即据此版(康集》。一、矛盾的人的本质观和教育起源论嵇康认为,世界的本原由阴阳二气矛盾运动变化而成。他说:“浩浩大素,阳...  相似文献   

12.
<正>河海大学肖太陶先生所著《事物的辩证法》于1993年11月出版.虽然素不相识,承蒙他寄赠一本,“敬请指正”.说“指正”谈不上,然而作者请你提点意见,总该有所表示吧,故写此文,与太陶先生商榷.先谈两点读后感:一是如书末河海大学出版社所写“内容提要”所说:“在一般辩证法理论的研究和表述上,独辟蹊径,颇具新见,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著”,值得评介推荐;  相似文献   

13.
嵇康新论     
毛泽东同志早就要求我们清理古代文化遗产,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同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三国末年,安徽亳县人嵇康因为猛烈地反对封建儒学,为世族地主阶级所杀害,他的思想是多少带有民主性的。鲁迅先生曾经校订他的诗文。可是,号称“反儒”的“四人帮”,却不准  相似文献   

14.
姜文明 《理论界》2012,(7):151-153
"友"是古代五伦之一,其作为重要的伦理范畴多被论述。嵇康是曹魏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交友思想,并且在现实中切身实践,为士人之间的友谊开创了新的境界。嵇康认为朋友之间应该:贵相知而济其天性;志趣相合;真情相悦,交不为利。  相似文献   

15.
嵇康(223-262) 字叔夜,谯国铚(今安徽宿县)人。在魏做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嵇康与阮籍齐名,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首,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对于他的逻辑思想,历来涉足者甚少。笔者认为,嵇康曾提出并运用了形式逻辑的多种形式,可以说是整个魏晋时期推论逻辑的正确思潮代表之一。据《太平御览》载:“研至名理,论贵于允理,不求支离,若嵇康之论文矣”,认为嵇康逻辑思想的特点是论证严密,合乎道理。《世说新语·文学》载:“旧云,王(导)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具体探析了嵇康的《释私论》。认为他所倡导的“君子无措”、“越名任心” ,于魏晋玄学有着独特的理论建树 ,是为理想的人格模式。表现了他对真、善、美人生境界的追求 ,从而富有鲜明的时代性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嵇康哲学的超越之途是嵇康哲学的归结点。嵇康认为,不论是养生还是处世,都应该因循各自所禀受的自然本性,使其恰如其分,然后进一步超越性理,达到“越名任心”的无我之境。嵇康的思路,一方面暗示了嵇康试图沟通理性认识和精神境界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显露出嵇康在理性精神和审美要求之间的模糊与徘徊。  相似文献   

18.
在嵇康哲学中,所谓“公”“私”,是理想中的“君子”与“小人”的人格主体。“君子”,无措是非,而“动以自然”,心与道合,是嵇康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嵇康主张人格本体自然论,并试图通过追求理想人格实现精神的解脱与超越。  相似文献   

19.
刘克桥 《中州学刊》2007,(6):205-207
阮籍和嵇康生活于魏晋之交的乱世,是竹林名士中的两个代表人物。二人既是好友,又同好老庄,自古论阮籍者必论嵇康,论嵇康者也必谈及阮籍。我们通过对阮籍和嵇康的认真对比,可以发现他们在黑暗政治环境中思想上的选择不同,性格和诗歌创作都存在着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何希凡 《宁夏社会科学》2009,(6):166-167,171
作为一位纵跨现当代的小说家,陈翔鹤于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从作家到学者的身份转徙之后,又在60年代初的特殊际遇中先后写成了历史小说《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在对魏晋文人陶渊明和嵇康的现代书写中,寄寓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体验和命运感知。本文着力探索了陈翔鹤首选魏晋文人与他独异的心灵体验;深度的“嵇、陶”体认与独异的书写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