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在整体上评述了海外华人文学概况 ,作者认为这一文学现象是独特而复杂的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中国文学在异域的延伸 ,而是包含了中国文化传统、移民历史以及华人在海外的经历等诸多因素。本文将这一文学现象分为“南洋风格”和“欧美色彩”而加以分述 ,从文化层面看后者更具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室内设计风格的“灰色地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格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科技、时代特点在形式上的反映,可是自从文化有了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交流之后,就不存在所谓纯粹的风格了,各种风格的内涵产生了重叠,因而风格的“灰色地带”也就产生了。风格的“灰色地带”使统一空间具有多种风格成为可能,即便使整个空间的风格处于“灰色地带”也不一定会零乱和失去整体感。为了获得具有某种风格特点的空间,风格常常会成为束缚设计师思维的绳索,在设计时去套用风格,结果往往使方案显得呆板,缺乏生气而且千篇一律。因此风格不应是进行方案设计的出发点,它不是我们进行设计的目的,它也不是进行方案设计的一种方法,而是一种用于形式研究、评论、交流的工具。本文意图通过说明风格的“灰色地带”存在的必然性,去说服设计师摆脱风格的束缚,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设计方法,此外就此论题对学术界讨论较多的话题“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颜元《四存编·性理评》中所秉持的“琴”学理念,蕴涵着古琴演奏中“学琴”—“习琴”—“能琴”三阶段间之关联,其艺术原则和演奏方法对现代钢琴演奏艺术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主要从作品内容与演奏技巧、演奏心理与动作技能、音乐内涵与演奏境界三个方面对颜元的琴学理念加以探讨,就其对现代钢琴演奏艺术所具有的借鉴价值进行了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4.
钢琴演奏风格是个非常重要和非常复杂的问题。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近现代演奏风格各不相同 ,本文对此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5.
文莹具有独到的文学鉴赏眼光,对于宋初诗文的论述精到,其文学创作论和风格论的探讨更是鞭辟入里.文莹笔记《湘山野录》、《续录》和《玉壶清话》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学思想.他追求“清雅”、“风骨”,主张在“唐人风格”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形成宋诗独特的风格.此外,其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诗文、断句,对研究北宋时期重要的文人和文学思想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古诗词的英译中,译者对具有“双关”含义的古诗,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照译字面”、“选择一种 意义”、“译出双关义”、“用其它辞格”、“在上下文中体现”等方法。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7.
“风格”是艺术批评的重要概念,但它在走向成熟和普及的理论的旅途中变得僵化、凝固,与当代艺术实践和后现代艺术理论渐行渐远。美国文艺理论家爱德华·萨义德提出的“晚期风格”概念以艺术家和时代的“晚期”为研究重心,从而为风格理论提供了新的生长空间。因此,廓清“晚期风格”的概念内涵和实践意义,不仅对阐释萨义德晚期思想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而且对国内外艺术批评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乐记》之审美风格论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人心感物”层面的审美风格;二是政教层面的审美风格;三是礼制层面的审美风格;四是气象层面的审美风格。《乐记》以遗音遗味、和节有序两个基本点来评判音乐的审美风格是否符合其审美标准,并以夏商周之乐作为评判的楷模。《乐记》的审美风格论,打破以壮美优美为审美风格划分标准的模式,转而建立一种极具儒家色彩且细腻辩证的审美风格标准,这对后世音乐美学思想之发展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新闻发言人跟媒体和公众沟通的重要载体,发言人的风格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现。风格要素存在于语言要素之中,是客观存在的。风格要素是人在运用语言过程中,“内在”与“外显”的结合,是交际主体在语言要素上的一种选择。风格要素是与形成语言风格有关的各种因素,包括语音、词汇、句式、语法、修辞手段以及口头语言中体现的体态语等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往往综合到一起影响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诡”出现较早且具有丰富的意涵。在《文心雕龙》中,“诡”出现多次,被刘勰系统地用作一种文学风格学概念。在深入理解“诡”义的基础上,刘勰将“诡”引入文学批评。“诡”的文学风格学意义,正是根于其本身的“反”“违”“异”及“变”等义而产生的。在《文心雕龙》的批评体系中,“诡”作为一种含贬意的文学风格学概念,其风格特征表现在作品的述情表意、遣词造句、选字配义及协声调律等方面,可谓刘勰对南朝文弊的集中批评与规箴,同时也从反面显现出刘勰对理想文学风格的塑造与追求。  相似文献   

11.
钢琴的弹奏,是一种心身合一,人器合一的生命活动。这种活动,是人的肢体在钢琴上弹奏,心灵在钢琴上倾泻,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在钢琴弹奏中,演奏者随着时间的流逝,空间的流动,肢体的运动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但是,无论是何形式的表达,人与器,身与心,灵与肉,分而为二,合而为一,对立而统一。阴阳对立统一变化规律在钢琴的演奏中应注意手臂、手腕的变化,气息的变化,触键的状态和位置的变化,曲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草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音乐方面更是丰富多彩,富有地方特色。这样的民族音乐写成西洋乐器演奏曲谱,用钢琴来演奏时,民族作品与西洋技法的融合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困难.本文力图通过分析蒙古族民族文化、演奏作品的内容等方面来理解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提高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演奏能力。以李世相的《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为例,从音乐特点、旋律和节奏这几方面进行分析,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诠释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  相似文献   

13.
以汪立三钢琴套曲《他山集》为对象 ,对其富于创新的旋律创作手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着重从独特的旋律陈述方式、附加音的运用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充分领悟这部作品独特的民族化风格 ,以期对钢琴教学及演奏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高新科技(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数字处理技术、音频采样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教学方式,以学习钢琴弹奏为基本目的,采用"一对多"集体课的授课方式,以渗透乐理、视唱练耳、和声编配、简易作曲、即兴伴奏等为教学内容的全新学习途径。它的产生丰富了钢琴教学手段、改革了授课形式、完善了教学内容,不仅是对传统"一对一"教学的补充,更是钢琴教育在方法和思想上的一个突破。  相似文献   

15.
钢琴奏鸣曲是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海顿、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对海顿、美扎特钢琴奏鸣曲在音乐创作音乐风格、曲式结构和音乐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能从根本上掌握海顿、莫扎特奏鸣曲的音乐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钢琴问世以来 ,弹奏艺术和教学理论经过漫长的发展 ,同时吸收医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 ,逐渐形成音乐与技术完美融合的风格 ,从肌肉协调发展为身、心、智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试论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主义时期钢琴作品具有乐观、明朗、流畅、优美的风格特征,具有简洁的和声、严谨的曲式结构,套曲中层次清楚、手法多样、变化丰富、对比鲜明等创作技巧。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作曲家,创作出的丰富多彩的古典主义钢琴音乐作品,是值得我们深入学习、研究与借鉴的。  相似文献   

18.
奏鸣曲与赋格是钢琴音乐的重要体裁,欧洲音乐的发展史中留下无数优秀经典的作品,它们已成为高师钢琴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把握它们的历史风格、体裁风格和创作风格,是钢琴教学的三个重要环节,唯有将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并分层逐步解决,才能真正迭到表现音乐和展现其风格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钢琴改编曲《百鸟朝凤》突破了西洋乐器表现力的局限性,保留了原本的民族特色,展现了钢琴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既传承了浓郁的民族风,又开创了新的演奏技法。关于它的演奏主要围绕钢琴指法、演绎技巧、乐段体现的情绪、乐曲画面四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20.
钢琴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对学生内在听觉的培养和发展。其主要方法是:重视视唱练耳的基础训练,将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训练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形成自觉的听辩习惯;发展学生对钢琴演奏的想象力;汲取其他艺术门类丰富内涵,提高钢琴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