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提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工业化建设对粮食、原料需求的增加;解决粮食供求紧张和粮食风潮的现实问题;对合作化快慢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作为"右倾"错误的批评导致的急躁冒进情绪;广大干部和群众向往社会主义美好社会所激发出来的发展农业合作化的积极性;等等,都是农业合作化提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列宁提出苏俄的工作重心在于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在文化建设中,有两个划时代的任务:一是改善从旧时代接收下来的国家机关,并以此加强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二是在农民中开展一场文化革命来实现完全合作化.在文化工作中,急躁冒进是最有害的.革命是建立社会主义所需的一定的文化水平的前提.这四者构成列宁关于苏俄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和战略.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对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概念情有独钟,在文章和著作中多次明确地把它作为自己心目中的奋斗目标和社会理想而加以使用,即此而言,毛泽东笔下的"大同"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无疑是对传统"大同"理想的自觉传承。与此同时,毛泽东还结合时代条件和现实需要对"大同"进行阐发,从而在特征认知、空间把握、实现路径和方法策略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对传统"大同"理想的超越。毛泽东晚年积极推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当时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公有制理论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探索。其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只是由于没有全面客观地把握基本国情,同时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终成毛泽东"大同"理想的一次并不成功的实验。  相似文献   

4.
对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薄一波曾作过重要评论,他说:"大跃进'主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主要表现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等方面的盲目冒进."[1](P75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冒进突出表现在乡社合一的公社所有制在全国的普遍建立(毛泽东在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上誉之为"大公社")和以所谓供给制为核心的农村分配制度的急剧变革上.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之一,其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思想博大精深。本文仅就周恩来在大跃进后即国民经济调整恢复时期的经济思想作些初步探索。一、坚持实事求是的经济指导思想在1956年,周恩来就提出经济工作要实事求是。[1]调整时期,他一直坚持该思想,坚决反对经济建设中的浮夸冒进做法,反对弄虚作假的歪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盲目追求高速度,甚至出现“人民公社化运动将使共产主义在中国提前实现”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思想,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周恩来不赞成这些做法,他指出“…  相似文献   

6.
《山乡巨变》文本中农民对合作化运动的生疏、淡漠反映了农民对合作化政策的无需求表达。王菊生、张桂秋两个上中农户对合作化宣传的消极对抗反映了社会上对合作化运动的不同声音,但这种对抗又是在认同当时政府、政权、政治制度之下进行的。文本在表达农民的合法性利益需求与宣传合作化运动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之间做到了较好的平衡。其中所呈现的农民复杂、矛盾的心态为合作化运动研究提供了鲜明生动的例证。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在网络化、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急躁冒进、急功近利的现象 ,为克服之 ,高校图书馆应该根据国情、馆情 ,在做好图书馆基础工作的前提下 ,抓住机遇 ,积极稳妥地发展高校图书馆事业  相似文献   

8.
一、农业思想的比较 在农业问题上,毛泽东主张合作化.早在土地改革的过程中,毛泽东就已经考虑如何改造个体所有制.1951年围绕着山西要不要发展农业合作社的争论中,毛泽东逐渐形成了农业合作化的思想.毛泽东认为,资本主义早期发展中经历了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同样产生了新的劳动生产率,农业也有一个工场手工业阶段,即尚未采用蒸汽动力,依靠工场分工来形成新的生产力阶段,则中国的合作社依靠统一经营形成新的生产力,去动摇私有基础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堕胎在20世纪的中国罪与非罪的历史是法律移植的产物。堕胎罪是20世纪中国法治进程的一个缩影,它可以折射出中国法律近现代化所存在的问题,即法律受到了意识形态、外交因素等的过多影响。同时,它也反映出了近代法律人急躁冒进的心态。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改中的"盲目趋新"现象应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它不仅忽视了教育传统,忽视了教育现实,还忽视了对以往课改的成果和教训的借鉴,容易犯简单嫁接或急躁冒进的错误,其结果使得语文新课改有与它自身脱离的倾向,也使得新课改遇到越来越强的阻力而可能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11.
服从和服务于政治这个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根本特点决定了毛泽东一生哲学思想的发展变化。掌握了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的这一特点 ,我们就能够把握毛泽东一生哲学思想发展演变的脉络。早期的革命斗争推动毛泽东由唯心主义、二元论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参加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 ,推动毛泽东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七届二中全会报告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论断 ,埋下了急于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祸根 ,急于求成的思想造成了理论上一系列的主观片面性。对 1956年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的正确立场 ,促使毛泽东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观察社会主义社会 ,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1958年对反冒进的错误批判和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使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发生严重偏差。从郑州会议开始纠“左” ,到庐山会议后期反右 ,经过三年经济困难 ,到七千人大会 ,再到八届十中全会。随着政治上纠“左”反右的起伏跌宕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也随之经历反复。从八届十中全会到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毛泽东的哲学思想越来越紧跟阶级斗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是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作论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晚年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上的“左”倾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开启的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前后依次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人民公社四个阶段,参与合作化的成员经历了从互助组和初级社的"深度信任"到高级社的"浅度信任"、再到人民公社的"抽象信任"的跳跃.不同的信任模式提供了不同的合作动力,也影响了合作的效果.新中国合作化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产权制度的不成熟,合作化进程中人们之间的信任模式的转化才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虽然农业合作化运动把我国农村小农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奠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领导地位,但也在长时间内遗留下了一些问题。细致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冒进的原因,笔者发现,除领导人激进意志外,社会心理的急于求成、盲从与激进也是合作运动出现"冒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四清"运动问题上,当时毛泽东和刘少奇两位领袖人物之间存在一些分歧.刘少奇认为应确立新民主主义秩序,割除封建主义尾巴,允许发展资本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而毛泽东则过早地否定了新民主主义,要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以阶级斗争为纲,与资产阶级进行残酷的斗争.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合作化运动中,态度鲜明的支持者和反对者是少数,大多是持观望态度的"中间人物"。合作化小说对"中间人物"既有批判,又有理解和同情,由此构成了合作化小说对"中间人物"态度的尴尬和两难。受特定的历史语境限制,当时的作家不可能对"中间人物"做出合情合理的反思和评价。今天重读合作化小说,我们理应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对"中间人物"作出更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兴起的时候,凤阳曾经走在前面。凤阳县武店乡的陈学孟同志由于积极领导群众搞合作化,毛主席赞誊他为“合作化的带头人”。接着,凤阳农村广大农民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幢景,也积极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但是由于不切实际的幻想,激进的政策,使我们抛弃了合怍经济的基本准则,即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理论思维行程对实践行程的张力优势何怀远,孙学富在日常理论与实践活动中,人们总以为,实践行程与理论思维行程相吻合才表明实践行程的纯真、理想,于是,将思维的习惯用于实践,用理论的理想性要求现实的理想性,企求社会实践完全按照理论的逻辑发展,表现出“急躁冒进...  相似文献   

18.
论农业经济合作化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经济合作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发展新型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必须走出传统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认识误区,再次掀起农业经济合作化的高潮,使新型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真正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口号和“夺取江西全省”口号,从对时局估量、道路选择和历史验证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与辨析,认为“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口号已有历史定论,无疑是“左”倾冒险主义的产物。而毛泽东等提出与实行的“夺取江西全省”口号,是以对时局的实事求是估量与判断为依据的,是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又被历史实践验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口号,与“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口号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解放十年来,湖北省的二千万农民,在党的领导下和全国的农民兄弟一道,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已经取得了光辉的成就.落后的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罗田县位于鄂东山区.解放以来,这里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情况,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全省农业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下面就是罗田县城郊区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简要的回顾.一谁战胜谁1952年土地改革以后,下一步该怎么走呢?和全国一样,当时这里也存在着两条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