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与一人公司之间存在着应然的制度联系.一人公司是法人格否认规则适用的主要对象,适用情形与标准具有特殊性,亦具有特殊的制度价值.现行公司法第20条、第64条确立公司法人格否认规则适用于一人公司的基本制度框架,但其立法理念与立法技术均具有探索性质,司法适用的可操作性亟待强化.为此,尚需司法裁判经验的适时跟踪、总结和完善,并形成司法实践、司法解释与立法修订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孙明 《学术交流》2006,(9):41-43
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是针对滥用公司人格和有限责任而设计的,它充分体现了诚实信用、权利禁止滥用和公序良俗的法律原则,与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相互依靠和功能互补,反映了法律追求公平、正义的终极目标。面对目前我国股东滥用公司法人格及相关法律缺失的状况,由于我国对公司法人格否认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就要尽快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明确当前司法实践中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理论依据和场合,让股东承担对债权人的法律责任,起到保护债权人和降低社会信用风险的作用,最大限度的体现正义与公平。  相似文献   

3.
周庆峰 《社科纵横》2004,19(6):73-74
《公司法》第四条对于公司财产性质的规定违背了法律的基本原则 ,本文认为公司财产应当为公司所有 ,并应限定该条第三款中国有资产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乔骏 《学术交流》2006,(3):40-42
公司制度实现了社会资本的集中,为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基础。然而,公司制度也为很多经济犯罪活动所利用。我国《刑法》规定了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其中的一些规定与现实需要之间出现了背离。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的缺陷缘于对公司制度的不成熟认识。随着我国《公司法》的修订和公司法理念日趋成熟,立法机关对相关刑事立法进行修订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新<公司法>首次规定了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即国外公司法中的评估权制度,完善了我国公司法律制度.首先介绍了评估权的概念及特征,并分析了评估权的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评估权的适用范围以及适用范围的例外,重点介绍了我国新<公司法>中的评估权制度.最后,提出了若干完善我国评估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徐蓉 《学习与探索》2005,(6):230-232
对公司担保能力问题的探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十分重要.理论上对于公司的对外担保,在立法上除<公司法>及证监会对担保做了规定外,我国<担保法>及其司法意见也对公司的担保问题作出了相关的规定,两者的规定存在冲突.公司在经营中筹措资金需要担保,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也需要借款本人或者第三人提供担保.我国<公司法>不应该禁止公司享有担保权利能力,而要规定公司应如何来行使此项权利.  相似文献   

7.
公司职工参与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职工参与有助于公司民主化管理的实现,各国公司法改革纷纷将其列为重点,在我国践行职工参与制度有着更多的现实需要。纵观我国现行公司法,却发现其在职工参与权的立法上存在着诸多不足。在公司中职工主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职工董事、职工监事来行使参与权,因此,我国公司法应首先明确职工代表大会的法律地位、具体职权和与相关机构的关系,同时还应完善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的任免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论公司法对若干有限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市场经济的视角看,当今的世界是公司的世界,当今的时代也是公司的时代,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其市场地位亦为十分显著。基于高度的信赖利益建立起来的有限责任公司,因其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除了可以参照适用股份公司的一些规定外,还需要有一套特有的规则体系予以规范。随着私权勃兴的口号兴起,人们亦更加关注其具体立法之外化,而我国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其背后之蕴意价值指向,则再次生动地阐释了私权至上的理论真谛,并且以管制与自治的博弈及由此所采取的放宽公司自治的倾向尤为显烈。其中,映射至有限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上,就集中体现在股权转让的特定规则上。鉴于此,本文主要是以新修订的公司法之条款为蓝本,沿着立法改进的路径,来展开讨论几种特定情形下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9.
谈我国《公司法》修改之独立董事制度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晓红 《社科纵横》2005,20(1):94-95
在我国《公司法》修改的过程中 ,关于是否确立独立董事制度的观点不一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国情所需 ,确立独立董事制度 ,对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维护所有股东的合法权益 ,弥补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缺陷 ,使我国修改后的《公司法》更趋科学性、前瞻性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公司法》对于确定公司这一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 ,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 ,保护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法学界一直都很关注公司法及公司法理论的研究 ,有关这方面的论著层出不穷。杨震教授、王妍副教授所著的《公司法新论》( 37万余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 999年版 )就是其中的一部力作。这本书在充分吸收近年来国内外公司法研究的较新成果和各家之长的基础上 ,全面阐释了我国公司法以及相关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问题。其特点如下 :1 .体例新颖。全书共分五编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公司法…  相似文献   

11.
禁止董事篡夺公司法机会是英美公司法中董事忠实义务的一项重要内容。相比之下 ,我国《公司法》对此未作规定。本文在借鉴英美成功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对董事篡夺公司机会之禁止义务进行了较为深入全面的探讨 ,并就我国《公司法》中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王彬  熊征 《社科纵横》2005,20(1):58-59
现行公司法具有时代局限性 ,既没有体现出世界公司立法的发展趋势 ,又无法满足客观现实的需要 ,其全面修订已势在必行。在修订过程中 ,我们应坚持下列指导思想 :确立修改公司法的多元理论进路 ;《公司法》的稳定性与开放性兼顾 ;公司立法与国有企业改革立法宜分别进行 ;实现外商投资企业立法与公司立法的并轨 ;合理把握好公司法的规范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13.
谢静  刘永锋 《社科纵横》2006,21(2):69-7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在国际民商事交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跨国公司国际关联的法律特质对传统公司法关于债权人的法律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传统公司法之间存在着很多法律冲突。本文拟从法理、中外法律实践等方面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艳  郑孟状 《浙江学刊》2005,9(5):149-153
资本多数决乃是公司法中的一项基本规则,也是资合公司区别于人合公司的一个重要特点.本文从资本多数决原则发展的理论背景与历史背景着手,思考该原则确立的原因与作用;在承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了它的理论不足及弊端;最后阐述了对资本多数决原则的限制,以期对其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公司在国际民商事交流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各国对外国公司和外国公司法也日益重视并加强研究。在此种背景下,存在互异的各国公司法律发生的冲突越来越频繁化。复杂化,新近的国际私法和公司法立法趋势也表明,公司法律的冲突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国籍、住所冲突。公司的组织及与组织密切相关的行为所引出的法律问题,由公司本国法(或成立地法)调整的传统观.点,也遇到了种种挑战。本文在反思传统国际私法理论和法制的局限性基础之上,对公司法律冲突的意义、解决原则、协调体制、法制的历史与现状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求是学刊》2015,(3):80-86
除名事由之界定关乎公司除名制度的完善程度。就法律规定的除名事由而言,应当注重定性规定和定量规定。就公司章程所规定的除名事由而言,其应当来自法律的概括授权,且内容不得违反关于除名事由的定性规定,同时,除名事由条款应当经全体股东同意方可成为公司章程条款。就公司选择的其他除名事由而言,除肯定公司可为此种行为之外,应当在除名程序上由法院对该类事由进行审查。《公司法解释三》第17条应当在除名事由的定性问题上予以修正,同时扩大除名事由之列举规定。  相似文献   

17.
杨丽斌 《社科纵横》2009,24(6):77-78
《公司法》作为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3年实施以来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公司法先后进行了两次修改。文章以2005年修订通过的《公司法》为视角,主要阐述了新公司法对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的积极作用,为进一步阐述公司治理结构继续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价值评估理论与制度同构理论,以沪深A股2013—2019年火电与采矿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关系,并进一步检验制度同构压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U型关系;强制同构压力、模仿同构压力在其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规范同构压力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因此,在异质性制度同构压力条件下,建议政府建立健全碳信息披露制度和机制,媒体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和宣传尺度,上市企业动态调整企业碳管理战略,以发挥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的价值效应,实现环境价值与企业价值双赢,推进“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龙明礼  王会军 《创新》2010,4(6):96-98,106
借鉴美、德、日三国关于无视公司人格制度的理论和实践,我国在适用无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时,应坚持穷尽救济原则、被动适用原则、实际有效原则。同时,对该制度应从完善立法、尽快制定相应的司法解释、适当运用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指导审判实践、推行案例指导、提高无视公司人格案件的法院审级和实行备案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公司社会责任具有道德和法律双重属性。基于公司的营利性本质和公司法的技术性特征,不宜过分强调公司社会责任的道德属性。法的一般条款理论并不适用《公司法》第5条第1款,因为该条款仅具有宣示性效果。针对公司社会责任的不同属性,其实现途径包括自愿实现和不情愿实现。在国际化浪潮下,跨国公司实现其社会责任时要突出促进人权保障,并且不得采取差别待遇。考虑到政府利益和职能的局限性,非政府组织和消费者在监督和引导跨国公司方面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