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具有良好思想政治觉悟及高尚道德品质的专业化人才是我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高校思政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无法充分发挥思政课的育人目的.因此,高校应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对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基于此,该文主要研究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希望能给相关人员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崔占龙 《探求》2022,(5):21-26+80
革命纪念馆教育资源是革命精神和红色资源的集中体现,为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基于建设“大思政课”思路,探讨革命纪念馆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理论逻辑、实践价值和路径,不仅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丰富思政课的内容体系,创新思政课方式方法,而且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3.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是立党兴党强党的信仰之基、精神之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利于回应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又有助于引领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担当民族复兴重任。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助于引领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发展、提高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成效、激发大学生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体现为目标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相通性和方法上的可借鉴性。要从实践层面探究新时代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8):23-2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引导大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的主渠道、主阵地,其教学效果是需要通过创新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予以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越来越显示出不足。通过深化思政课考核评价模式创新,形成全面、系统、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是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在促进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改革方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体现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理念,也适用于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用到我国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工作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该文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让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指导与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引申与完善思政课教学,提高其教学效果、实现其教学目的的极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途径和方式.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作为完整的同一教学过程的不同环节与方式,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实践教学活动的特点在于,内容的现实性、时空的灵活性、活动...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入脑入心"、成为工作学习生活上的精神之钙,高校只有想学生之所想、答学生之所惑、始终把学生放在心头,才能让思政力量的"活水"真正涌入学生心田,通过教学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反思五方面的"活"起来,展开研究,通过教学"活"起来实现方式的研究,反思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致认为高校思政课需要全方位的创新改革,让高校思政理论课堂"活"起来,真正成为大学生喜爱的思政课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新时代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要持之以恒重视高校思政课,关心高校思政课发展,大力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努力探索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好方法、好途径."积极教学法"以其独具特色的作用和效果在助力高校思政课教学方面是一个有益的尝试.该文结合高校学生和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积极教学法"融入思政课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随着思政课意义的强化和高校课程的改革创新,高校对思政课的形式和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改革工作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高校应从制度、工作机构和机制的建设上,为高校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力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丁春华 《社科纵横》2011,26(1):121-124
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笔者提出以下思路和对策推动思政课及其实践教学的创新。主要思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定位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高校人文精神;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及其模式,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前提,或者同步创新,否则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及其模式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现有模式的质量和水平上,而不是盲目追求增加新模式。具体对策:逐步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实施"加法"和"减法"共用原则;建立虚拟实践教学平台等。  相似文献   

11.
数智时代教师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手段获取、分析和运用大量数据,在思政课教学中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是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是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是提升研究生思政课育人成效的必然选择,能够拓展教学场景、精准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资源,有助于研究生学术道德提升。当前,受多因素影响,数智技术在思政课研究生学术道德教学中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高校亟待加强思政课教师数智化教学理念、注重提供思政课教学资源支撑、增强思政课教学内容呈现力、提升思政课教师数智化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不可或缺的一项关键要素,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这其中的重要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即大学生自我定位和职业规划能力较差、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薄弱、创新创业教育相对落后.为此,阐释其价值意蕴,不仅有助于增强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还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精神.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需要坚持理论结合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思想为导向,完善教学体系,从而助力学生实现清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学年全国高校普遍采用在线教学方式完成学科教学任务,高校思政课也不例外.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质量评价,需要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基于对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情况相关文献的梳理,并结合本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实践,初步厘定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后通过三轮专家咨询审议、层次分析、实践应用,最终确定包含指导思想、组织架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监控目标、监控实施、交流反馈6个模块的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思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面临着话语内容的生动性有待增强、话语方式的滞后性有待改变、话语体系的时代性有待更新的现实困境。涵生气以丰富话语内容、接地气以创新话语方式、蕴底气以健全话语体系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大思政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种新的思政课程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有一个从引起关注、到宏观透视、到专题精进、到明确提出、到深化拓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形成了明确的课程建设观、课程本质观、课程教学观、课程学习观、课程评价观,对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丰富和发展了思政课内容和形式。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论述为指导,进一步提升对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认识,拓展思政课建设内容和领域,形成整体全息思政课程;要深化对思政课本质的认识,把握思政课建设规律;要从青少年思想政治观念发展整体构筑思政课建设大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网络也不例外.网络发展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挑战和机遇.大学生好奇心强,社会阅历不丰富,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和社会生活多元化的影响.然而,网络发展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信息资源获取、信息传播途径、师生沟通方式等方面提供了诸多便利.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能仅靠某一方的力量,需要政府、高校和家庭等多方合力,协同育人,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8,(4):129-132
高校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并不意味着其一无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有不可取代的一些优势。只有将思政课教学与慕课有机结合,实现创造性的转化,才是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与出路。高校思政课教学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除了形式要丰富多彩,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地时代化、现代化,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5,(6):149-15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其教学实效性不强,研究、探讨和解决其实效性问题仍然是当前乃至今后思政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资源和优良载体,对其充分利用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效果。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目前还存在着红色文化的内涵未得到充分阐释、红色文化教育的教学形式单一、红色文化氛围淡薄等问题。高校要进一步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优化红色文化教学形式,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6,(12):170-173
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具有自主参与、平等共享、秒速自传播等特点,带来社会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巨大改变,如信息受众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信息应用由独占转向共享,人的社会地位由等级化更趋向网格平等化,在时空上扩展着人生活的存在感和意义等。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挑战,主要有思政课教师角色认同转变的挑战,以及多元信息下亚文化消解对思政课教学主流价值引领构成的挑战。只要我们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地加以应对,就能够提高思政课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