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伯恩施坦社会主义改良思想观典型地反映在他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重新认识上:对资本主义的积极肯定和正面预设,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前所未有的认同;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的社会主义概念;来自于资本主义自身内在的"相对改进"和"文明化"阶级斗争的社会主义实现道路;对于资本主义现时改良的相对注重,等等。"策略的错误在一定情况下也能够导致破坏原则",伯恩施坦主义问题是一个关乎"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存废问题"。伯恩施坦社会主义改良思想观在社会主义运动中极其重要的影响,使得他成为"哥德斯堡人的先驱"。  相似文献   

2.
梁启超是20世纪初向国人介绍西方社会主义学说的先行者。在他看来,社会主义属于干涉主义而非放任主义,其价值追求是"于不平等中求平等"。他认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过度无序的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其要义是土地归公、资本归公,而劳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源泉。他将社会主义区分为社会改良主义和社会革命主义,并明确表示自己认同的是国家社会主义。梁启超预言社会主义"必将磅礴于二十世纪",但不认为20世纪初期的中国具备实行社会主义的条件;他相信社会主义精神"吾中国固夙有之",但明确表示中国不能实行社会主义的总原因在于当时尚未形成劳动阶级;他认定社会主义的实行"各国各时代种种不同",主张中国应当鼓励和扶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此作为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还体现在他对生产和分配问题的看法上,他从重视生产问题到重视分配问题,再到提出重视生产的同时兼顾分配,说明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劳动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理论家的解释各有千秋。生态马克思主义者高兹在批判资本主义劳动的基础上,从时间的解放、工作的解放、废除付薪劳动、重建工作与倡导非物质的劳动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生态社会主义的劳动观。高兹看到了劳动分工是资本主义控制生产的手段,但他没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忽视了经济基础的作用。高兹的生态社会主义劳动观深受存在主义影响,但他设想的未来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与社会主义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最核心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尤其是从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出发,深刻地批判了近代西方文明、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正义原则和实践,并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表达了他的卓越的社会正义思想——共产主义理想。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主义国家在实现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认真考察和反思马克思的公平正义观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反差,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公平正义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青年周恩来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形成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有关史实,深入揭示青年周恩来确定以“俄式”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改造中国的唯一选择的思想转折过程,并具体阐明了青年周恩来社会主义观的丰富内涵及其形成特点。其特点之一是.青年周恩来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大同世界”理想的追求和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在中国迅速破产的现实,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没有经历一个明确的民主主义思想阶段,与陈独秀等不同,对周恩来不能简单地套用“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公式。其特点之二是,青年周恩来的社会主义观是他经过对欧洲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进行深入考察、全面分析比较,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系统训练而形成的,理论基础坚实,这是他的革命精神能愈久而愈坚的思想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6.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现是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又批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寻求一条既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现存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或“新社会主义”。他们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批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在关于西方社会变革的动因、主体、途径及策略,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与蓝图,未来社会主义模式等问题上提出了各种观点,形成了种种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在此,试作一述评。(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内…  相似文献   

7.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有关社会主义的研讨并没有停止,一些理论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此,以当代俄罗斯颇具影响力的左翼学者斯拉文社会主义观为例,对当代俄罗斯社会主义思想加以研究。斯拉文首先对马克思社会理想进行了阐述,指出马克思社会理想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是“真正历史”的开始,具有现实性。斯拉文批判了资本主义给俄罗斯带来的消极后果,包括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创新力不足、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业和教育问题突出等。斯拉文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对俄罗斯未来社会主义进行了展望,从所有制关系、科技、生态及国际关系等方面阐释了未来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着重指出未来社会主义应当充分体现“自由”这一属性,还应当凸显“民主”特征。  相似文献   

8.
马尔库塞的社会主义观,是在马克思、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众多思想家的理论影响下,结合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和对苏联马克思主义反思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有对先哲的继承,也有对理论的修正。马尔库塞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带有乌托邦性质的,但无论如何,他关注和研究的很多社会问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他的社会主义观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观念,为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别尔嘉耶夫的社会主义观为切入点,将他建构理论的形上层面和追求理想社会的形下层面结合起来考察,彰显出一个研究别尔嘉耶夫思想的新视角;揭示出别尔嘉耶夫以人格主义为实质的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特征:即追求客体化世界终结的末世论色彩,兼顾人类物质需求的满足和精神价值的追求,主张通过精神变革实现社会主义;最后,反思别尔嘉耶夫人格主义社会主义观的局限性与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看待社会主义的方法论,肯定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说,建设社会主义的操作法,构成了“社会主义观”的基本内容。若此前提成立,那么,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当包括他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态度,关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能够发展中国”的价值判断,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科学规定,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这些内容  相似文献   

11.
女权运动是最具潜力的激进政治运动,它超越、否定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男性特征,以女性价值观为主导,强调女性及女性特征具的重要作用.马尔库塞关于女权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他对西方女权运动等当代世界重大现实问题思考的结果,也是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对社会主义进行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认识女性处境以及女性解放和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试论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毛泽东社会主义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建国后,毛泽东就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在探索和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他的社会主义观。研究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发展和演变,对正确认识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完整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毛泽东社会主义观的演变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6年4月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一文的发表。当时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巩固新生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恢复发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2021,(2)
安德烈·高兹的劳动观根植于后工业时代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它具有深刻的理论洞察力和鲜明的时代指向性,是理解高兹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乃至其总体思想的一条重要线索。高兹的劳动观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资本主义的严重异化是其逻辑基础;对资本主义劳动分工、技术的批判是其核心论题;生态社会主义则是其逻辑旨归。科学研究和系统探賾高兹的劳动观对于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在探索社会主义的内涵,以助于建立符合正义标准的制度秩序。哈耶克作为西方自由主义的大师,对于社会正义也有属于他的视角,本文目的就是对哈耶克的正义观进行梳理理解,通过对哈耶克正义观的理解更全面地解释社会正义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是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新时期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记录,它集中地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社会主义建设观,是一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典之作。邓小平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社会主义建设观,体现在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问题上,但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位新马克思主义者,罗默对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怀有坚定的信念,但他旗帜鲜明地反对用以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他倡导的是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平等是市场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取向。市场社会主义强调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我实现和享受正当福利的平等机会,但它同时也承认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并认为分配正义的天平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具有道德合理性。要实现市场社会主义,应该有能够体现其特征和本质的宪法。该宪法的主要内容是将私有财产的积累限制在一个许可的限度内,同时还必须对所有受宪法保护的财产进行明确的规定。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更公正、更平等、更民主,这就是它的优越性或比较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作用和指导地位.邓小平理论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阶段的依据在于,它立足于确凿的国情基础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参见十五大报告),从而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观.这种实践观的哲学特征是求是、求用、求辩证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社会主义观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源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来源于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其社会主义观的基本点从制度、本质、体制三个层面全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具有鲜明理论特色的社会主义观。  相似文献   

19.
<正>回顾中国的社会主义近十几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时,人们总会很自然地把这一切同邓小平这位当代中国伟人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毛泽东逝世后,邓小平作为一个坚定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冲破重重阻力,重新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提出和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并且身体力行,率领人民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中国的社会主义正以崭新的面貌,在世界的东方蓬勃兴起,在这个伟大理论形成的过程中,以及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伟大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了他的新社会主义观。这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对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作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魏伟 《齐鲁学刊》2012,(3):70-74
青年马克思早期受德国古典哲学影响,认同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公民观,但随着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及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剖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公民观进行了深刻批判,乃至彻底决裂,最终立足于全人类的解放,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公民观的历史超越。深入挖掘马克思公民观中蕴含的思想资源,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