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业保险是保险公司经营的盈利性的、范围较广的金融保险业务。对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实际情况而言,人身意外伤害险乃是最为重要、典型的商业保险;工伤保险则是由国家强制性地要求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进行的保险,《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工伤保险乃是社会保险之一种。本文以商业保险和工伤保险最具代表性的示例来讨论两种保险的区别、互补与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灵活就业人员面临较大的工作风险,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工伤保险制度难以为其提供保障。学界试图扩展劳动关系概念以包容灵活就业,但在学理与制度两个方面均遭遇阻力。以职业伤害保险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亦是进路之一,审视既有试点可知,职业伤害保险虽能覆盖工伤保险力所不及的劳动者群体,但也存在发展定位走偏、参保人数少、认定难度大、部门监管难等问题。应厘清职业伤害保险的发展定位,立足于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安全,从向全国推广职业伤害保险、加强宣传针对性、强制平台购买职业伤害保险、缩短缴费周期、完善伤害认定的举证责任配置以及完善筹资机制等六方面着手,完善职业伤害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3.
灵活就业人员面临较大的工作风险,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工伤保险制度难以为其提供保障。学界试图扩展劳动关系概念以包容灵活就业,但在学理与制度两个方面均遭遇阻力。以职业伤害保险保障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亦是进路之一,审视既有试点可知,职业伤害保险虽能覆盖工伤保险力所不及的劳动者群体,但也存在发展定位走偏、参保人数少、认定难度大、部门监管难等问题。应厘清职业伤害保险的发展定位,立足于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基本安全,从向全国推广职业伤害保险、加强宣传针对性、强制平台购买职业伤害保险、缩短缴费周期、完善伤害认定的举证责任配置以及完善筹资机制等六方面着手,完善职业伤害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王涵 《劳动世界》2014,(2):23-24
工伤保险待遇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一种为遭受工伤和职业病伤害的劳动者及亲属提供补偿的制度,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领域积累了不少经验。本文从工伤保险基金待遇支付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通过对我国工伤保险发展脉络的概述性的介绍,分析了我国工伤保险基金待遇支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关于进一步调整与完善我国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制度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5.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耕耘幸福。国家的未来是劳动者的双手创造的,而国家给予劳动者的最好礼物,莫过于通过制度设计与落实,让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最大化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累计为近60万人次落实工伤保险待遇180多亿元。工伤保险制度对保障职工权益、分散用人单位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四川现行工伤保险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职业人群对职业伤害保障的需要,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时制度不足更加明显,亟待拓展覆盖范围、理清政策边界、下延服务职能,有必要通过地方立法予以完善和解决。  相似文献   

6.
江君清 《中国劳动》2006,(11):31-32
劳动者因工负伤的双重赔偿权是指劳动者因工负伤后,除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外,还可向侵害人要求赔偿.这里的侵害人包括用人单位及其雇用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劳动者是否享有双重赔偿权与一国的工伤保险性质有着直接联系.唐明法官在文中已介绍了国外四种模式,而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在这一问题上是不明确的.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而言,应肯定已参加工伤保险劳动者的双重赔偿权.  相似文献   

7.
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或患职业病,导致残疾或死亡,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从国家或社会获得法定的医疗生活保障和必要的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工伤赔偿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准确、及时地依法办理工伤赔偿是贯彻落实工伤保险制度的要求。具有法律强制性《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8项权利,其中包括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该法第73条规定:劳动者因工伤残或患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2003年4月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把工伤保险制度用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标志着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进…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工伤保险的保障能力,有效减轻用人单位负担,确保参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多地探索实施了补充工伤保险制度。补充工伤保险制度推行基本实现了政府、商业保险、用人单位及工伤职工"多方共赢"的效果,是对深化改革、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次有效探索。本文以常德市为例,充分论述补充工伤保险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利益以及职工和用人单位的权益,应当得到重视在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制度中依然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有关工伤界定和赔偿金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困扰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本文作者通过对一些实际案例的研究,对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晏  李鑫 《山东工会论坛》2020,26(1):67-71,77
劳务派遣作为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受到我国各类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广泛运用。2013年《劳动合同法》修订弥补了我国劳务派遣制度上的不足,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加上制度的复杂性,存在工伤赔偿制度的责任划分不清晰、工伤保险待遇先行支付具体操作存在困难、异地劳务派遣工伤保险制度执行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我国需要从确立《劳动合同法》中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的具体责任分担制度、完善劳务派遣工伤待遇先行支付规定、明确异地保险制度相关规定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在劳务派遣用工中的适用,有效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杭琰 《中国劳动》2012,(4):22-24
工伤事故预防是工伤保险的一项主要任务,可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来控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从根本上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伤害。具体办法是可适当提取工伤保险基金,建立工伤保险预防基金制度,进行工伤保险政策宣传、教育培训、调研、事故调查取证、安全生产奖励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简讯     
上海:出台工伤康复新政上海市为贯彻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进一步完善全市工伤保险制度,规范和促进工伤康复工作的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工伤人员的合法权益,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日前发出《上海市工伤康复管理试行意见》已于1月1日起实行。符合《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上海市外来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参保范围的工伤人员,到签订服务  相似文献   

13.
新业态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缺失,导致灵活就业者在遭到职业伤害时无法获得合理保障。因此,本文对江苏省南通市、太仓市以及苏州市吴江区职业伤害保险的制度制定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提出建设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陆俊 《中国劳动》2013,(8):33-34
<正>近年来,随着《工伤保险条例》的贯彻落实,各地加大了工伤保险工作力度,为保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在用人单位职工参加工伤保险不断迈向全覆盖的同时,还有大批灵活就业人员面临职业伤害风险,亟待通过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这部分人员的合法工伤保险权益。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必要性通过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工伤保险权利是一项值得  相似文献   

15.
王晓 《劳动世界》2020,(11):36-36
工伤保险已经从侵权责任当中分离了出来,成为了一种专门的社会保障制度,但是对于工伤保险和侵权损害赔偿的责任原则、基本内涵和赔偿标准等方面都有很多的不同。两者之间有很多协调模式,例如免除模式和累加模式等。如果立法不进行完善,司法解释也不是很清楚,就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多不便,本文对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司法实践和立法完善作出研究。  相似文献   

16.
工伤保险制度是我国社套保险科度中最先建立的保险制度之一.工侍保险是国家为了保障劳动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忠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的一种社会保障手段。在社会保险的险种中.工伤保险制度实行无责任赔付的原则.也就是说,不论因为是谁的责任,员工发生工伤.都应由雇主(用人单位)缴费的工伤保险给予赔付.员工不缴费。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变迁,从"企业保险"华丽转身为"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险",在制度体系、待遇支付标准和参保范围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制度设计不合理、维权道路漫长以及制度体系发展失衡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工伤保险领域的困境,需要完善制度体系,坚持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与此同时,要加强公民道德素养建设;要预防、康复与待遇补偿协同发展,使预防和康复工作落地;要明确主体责任,畅通维权渠道。  相似文献   

18.
工伤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中最先建立的保险制度之一。工伤险是国家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的一种会保障手段。在社会保险的险种中,工伤保险制度实行无责任赔付的原,也就是说,不论因为是谁的责任,员工发生工伤,都应由雇主(用人单)缴费的工伤保险给予赔付,员工不缴费。工伤保险要与工伤预防、职业防治、职业康复相结合,由国家统一制定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实行社会化管…  相似文献   

19.
粟榆 《中国劳动》2012,(4):14-17
现代工业社会,职业伤害和用工责任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都有加大的趋势,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了潜在隐患。实践中,对职业伤害的保障关注较多,其中工伤保险发挥了主要作用。但工伤保险不能承担用工责任及部分职业伤害风险,需要商业责任保险补充。现行责任保险应当在险种名称、保险责任范围和期限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及完善,与工伤保险共同构筑对职业伤害和用工责任风险的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20.
马雪莲 《劳动世界》2011,(12):20-25
工伤康复作为工伤保险制度的三大功能之一,在恢复劳动者的身体功能和职业功能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浙江省境内的112名工伤职工工伤康复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掌握目前我国工伤职工康复需求与服务供给的现状。在深入剖析我国工伤康复制度现存问题的同时,把握其发展的有利因素,进而从制度层面、运行层面、人才与技术层面分别寻求其进一步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