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佩 《社区》2014,(26):8-8
我从小就对文字有一种着魔的热爱,这得归功于我爷爷。爷爷参加过八路军,因为识文断字,在部队里负责记账管仓库。有一天,连长要从粮库里背一袋麦子回家,让爷爷开仓放行,爷爷不肯,结果被打击报复,从部队赶回了农村。爷爷教我认字,并让我在旧报纸、废账本上写毛笔字,每到过年,还鼓励我写春联。我写得最多的是四个大字“抬头见喜”,贴到每一个需要抬头仰望的门楣上。  相似文献   

2.
这天气,怎么说冷就冷,我只好去衣柜里找保暖的衣服。翻着翻着,一件毛衣掉了出来。那是怎样的一件衣服呀!到处是小毛团,那淡淡的红色褪去了,岁月的痕迹从每根线里渗出来。记起来了,那是哥在几年前为我织的。那时哥正初中毕业待升高中,而我刚好要上初中了。哥怕家里承担不了两个学生的学费,怅然辍学,跟别人到广州打工去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享受宁静     
每一个黄昏,在静静的沙滩上,总有这样一位老人,他站在夕阳里,闭目养神。他那飘逸的银髯,有着一种别样的风采。有好几次,我都想问问他到底在干什么,但又怕惊扰了老人。某一天,我还是忍不住寻了个机会,道出了心中的疑问。老人一听笑了,他说:“我只是在享受一种宁静,这是一种很难得的享受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到的。”听罢老人的话我感慨万千:老人的确是一个高人呀!想想生活在这个纷繁复杂社会里的现代人,每天被各种各样的欲望所左右,被各种各样看不见的绳索所缠绕,心被物役,疲惫不堪,哪里还能达到这样一种境界,享…  相似文献   

4.
嗨!大家好。我是一张刚刚出版的报纸。我被邮递员叔叔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报纸箱里。 这时,一位叔叔拿起我,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起国际新闻来。过了一会,他就把我完完整整地看完了。就这样,我又被遗弃到沙发上,我顿时觉得好孤独,好寂寞呀!  相似文献   

5.
李娟娟 《北京纪事》2013,(2):100-101
每到收获的日节,我都会想起小时候那些长在北京胡同各个院子里的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枣,北京胡同里的枣,曾经伴随我度过了多彩的童年时光,在我的脑海中至今仍是一抹难以忘怀的回忆。  相似文献   

6.
若水花樱 《可乐》2010,(1):33-33
我开了一间小小的衣饰店,周末常忙得没时间吃饭。我住的地方是一个工业区,周围全是深墙大院的灰色工厂,还有几个在建的新厂区。晚上10点多,路上通常行人稀少,那些未完工的建筑在夜幕下显得狰狞恐怖。每走到那里,我的心都会揪得紧紧的。为防不测,我在随身的小包里放了一把水果刀。  相似文献   

7.
《成才与就业》2011,(15):29-29
曾经悄然而逝的夏季仿佛又牵起我们的手来到我们身边。夏季仍在,我们的青春却在飞逝。弹指间,第一年的中专校园生活将要画上句号,在这里的每一笔每一画,每一步每一个脚印,都已成为了我不可磨灭的记忆,和睦的班级、恬静的走廊、肃静的实验室……我爱校园里的一切,也爱身边的同学,他们如阳光一般让我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文化     
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我眼见着她的气色一天天好看起来,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泽。她在春光中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按理说,哈尔滨的水质和空气都不如故乡的好,可她却如获新生,看来温暖是最好的良药啊。  相似文献   

9.
林鸣 《北京纪事》2014,(5):81-83
所有市场里,早市是最有生命力的。在北京生活的我,这些年养成了逛早市的习惯。因而即使出差、出国,每到一市一镇,我也习惯性地清晨起床就去早市上闲逛--企图把当地好吃的、好玩的一网打尽。最让人神清气爽的是,旭日初上,熙熙攘攘的市场,到处是新鲜的蔬果和新鲜的面孔,连心情都是水灵灵的。抵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翌日,就听说旅馆附近有早市,这是习惯遛早的老年团友告知的,他本人就是一位优秀的“家庭煮夫”。  相似文献   

10.
今天是腊月三十,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 一大早,我穿上新衣服,和姥爷在新房子里贴对联。我刷浆糊,姥爷贴,每贴一幅,我都会念一遍对联的内容:年年如意新春乐,岁岁平安合家欢……贴着贴着,我便感到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于是情不自禁拿着彩带,跳起了“过大年”舞蹈,把全家人逗得乐开了怀。  相似文献   

11.
梦回江南     
梦中的江南迷人、多情、也真实。她每一座石板桥,每一扇雕花窗,每一幢钟楼,每一条深巷,让我忘乎所以,一不留神,便踏入了那盈盈世界里……  相似文献   

12.
最近出了一本散文集,把书稿交给出版社之前,我细细研读修正了一番。可在编辑把书稿又寄回我修改的时候,我还是大吃一惊。厚厚的书稿里,每一页都用红笔标注出了修改意见,从文字、语句到语法运用,以及段落、结构直至文章总体思想的把握都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心怀感激之余,我给责任编辑老师去电话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3.
香粽青青     
小时候生长在淮河边的一所小学,每到春天就见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景象,我生活的历程里,从此就飘着青苇裹着的粽香。  相似文献   

14.
说起蚂蚁,谁都不陌生。蚂蚁是一种有着渺小身躯的生灵,在自然界简直微不足道。人们常常把“踩死一只蚂蚁”用来比喻事情的简单,蚂蚁甚至令人深恶痛绝,谈蚁色变,因为见过蚂蚁噬骨的惨不忍睹,因为有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惨痛教训。但是,我更愿意谈谈蚂蚁积极的一面,尤其是对作为中学班主任的我来说,它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示。我觉得,如果我们班级里的每名同学都能做得和蚂蚁一样,那么,我们的班级将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班集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从学校到就业单位,这其中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而真正理解这种差异,是从我实习开始的。通过学校的引荐,我在第三学年到一家进出口民营小企业实习,因为事先没有任何工作经验,所以我感到很茫然。那家公司刚成立,人手少,我当时在销售助理岗位上实习。由于工作辛苦,在实习的一段时间里,我还经常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并非常留恋学校的学习生活。不可否认,在学校的每一天,是很有规律的,每堂课后都有休息;放学后可以回家玩游戏机,但到了实  相似文献   

16.
我们之间,没有一点亲情的对白,甚至之前还没有一个热切的称呼,但那爱却是满满当当,盛放在他每一个毛孔里面。——他在里执意要来京的念头似乎已经无法动摇,于是,我只好打电话给男友,后天去车站接个人,男,名字叫刘宝瑞。说完车次与时间,我呆坐在皮椅上面,这似乎是多年以后一个和好的信号,我与他之间,  相似文献   

17.
母亲与瓜园     
每到吃瓜的季节,就会想起母亲种的西瓜。母亲是种瓜果蔬菜的行家里手,我家巴掌大的园子,母亲总是侍弄得井井有条。园子里有黄瓜、豆角、土豆、西瓜……在园子里,常留下我足迹的是母亲的西瓜地。在那个营养匮乏的年代,能吃到一口甜脆可口的西瓜,感觉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代明  屈令婉 《北京纪事》2011,(11):72-75
我是在团结湖公园青年公寓8号院,一间装饰得非常漂亮的房子里见到屈令婉的。屈令婉长得很像她父亲,一张国字脸,两条浓浓的黑眉毛,透出军人特有的英气。她让我坐在大厅的沙发上,自己从茶几、地板上翻出一摞摞材料给我看。那都是有关她父亲屈伸将军的材料,有照片、复印件、书籍、信件,甚至还有屈伸亲手写的稿件。  相似文献   

19.
纪岚 《北京纪事》2015,(4):84-86
50年代初,从河北老家来到京城挑砖
  父亲很爱聊天,但他的故事总是断断续续,不长就断了头,但跟我讲了几十年。上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建立,首都北京的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城市建设一下子摆到议事日程上,急需大批的建筑工人。1952年春天,父亲的故乡河北永定河畔一个古老的村庄,被一场洪水洗劫后,父亲跟着几个老乡来到京城,参加到北京的建筑大军中,在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当了一名挑砖工。第二年,只有父亲一个人扛着铺盖卷腰系一根麻绳又回来了。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建设新中国新北京之初的岁月里,每一个劳动者都以当家作主的自豪感,投入到每一天繁重的劳动中。那时候父亲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工地既是家也是他的生活信念,工友们也是朋友,在工地他怀揣着梦想。后来我在电视台介绍老北京的故事里看到,那时建筑工地上虽然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却都是人背肩扛,一天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父亲说:“我们当时就是这样工作的。”他年轻时只有1.57米的身高,父亲就是以这样的身体条件参加到了北京的十大建筑工程建设的。已经有一些生活经历的我问父亲累吗?他说:“那会儿年轻,不觉得累。那时候有150斤一副的担子,也有200斤一副的担子。人家大个儿挑200斤,我不服输也挑200斤的。”两年后父亲加入了共青团,三年多以后他又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20.
夏清辉,是我的邻居,更是我的好“哥们儿”。 一天,我、夏清辉和院子里几个小伙伴聚到一起,有人提议,猪圈后面的大楝树上挂满了青果,摘下来作为武器来场“官贼大战”。大伙儿立即响应。不一会,口袋、裤兜里都装得鼓鼓的。溜下树来,我们围在一块,互相炫耀自己充足的“装备”。“有狗!”不知是谁大叫一声。我扭头一看,不远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