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民党开启“政治革新”之后,台湾政治朝西方式民主政治的方向发展。但是,在以李登辉、陈水扁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主导下,西方式民主政治的内涵被严重扭曲,统独争议、民粹主义、黑金政治和依附西方等因素交互作用,将台湾的所谓“民主政治”引上了一条危险的发展道路。“台独”分裂势力“假民主、真台独”的实质值得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2.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网络平台促进了"网络民主"的迅速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但是,在民主政治信息化的新趋势中,也应高度警惕民粹主义倾向。民粹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而且对"网络民主"发展十分有害。而要限制民粹主义在网络中恣意蔓延和生长,就要从根本上铲除民粹主义滋生、蔓延的社会土壤,加强意识形态的网络监管,避免其错误理论无限制地传播。同时,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实施正面引导和教育,使网民认清民粹主义的本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不被民粹主义的观念和舆论所左右。  相似文献   

3.
邱芝 《学术探索》2013,(9):29-33
俄罗斯政治发展需要民主政治文化的内在支撑,否则很难成功。因此,处于转型进程中的俄罗斯必须注重政治文化的民主转向。本文主要分析了认同型政治文化、独立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与法理型政治文化的理性建构,阐释了政治文化的民主转向对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台湾政治转型从一开始就与本土化联系在一起 ,本土化体现了岛内民众希望当家作主的民主诉求 ,有其正当性的一面 ,但本土化运动常常被岛内政治利益集团所利用 ,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台湾政治转型始于蒋经国时期的政治民主化 ,基本上顺应了西方民主化浪潮 ,但到了李登辉主政后期和陈水扁执政时期 ,政治本土化成为他们推行分裂主义的政治工具 ,台湾政治转型正在被引向极端本土化方向。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垄断民主建设的话语权,将西方式的"政治民主"作为评判发展中国家民主建设的标准。但是,"政治民主"具有天然的结构缝隙,主要表现在四个特性上:选举的间歇性;议题的空泛性;公共政策的断裂性与滞后性;制度的规范性。因此,"政治民主"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得以有效推进。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考虑从公共政策的角度理解民主建设,即走一条"政策民主"的新道路。相较于"政治民主"而言,"政策民主"具有长效性、渐进性、实效性、明确性等特征,能够弥合"政治民主"的结构缝隙。对于中国而言,以"政策民主"为突破口,助推转型时期的民主建设将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应然逻辑。  相似文献   

6.
石勇 《理论界》2012,(4):42-45
受台湾特殊政治文化环境、现代公民意识不健全以及体制内资源匮乏的影响,民进党走上了民粹主义的道路。本质上而言,民进党民粹主义是一种虚伪的政治策略、一种破坏性的政治思维和一种空洞的政治价值。随着台湾政治环境的完善以及岛内选民的理性化,民进党民粹主义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道德困境、组织动员乏力以及信任危机,深陷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7.
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主要包括基本价值的共识和程序的共识。基本价值共识体现价值理性,其作用在于确立民主政治的崇高地位;程序共识体现工具理性,其作用在于实现民主制度的有效运作,并赋予按照民主程序建立起来的公共权力以合法性。现代民主社会政治共识的达成途径主要包括妥协让步、认同转型等。  相似文献   

8.
参与式民主和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民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中国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参与式民主的理念蕴含着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价值追求,它的民主发展思路也为中国民主转型提供了一种基本路径选择,这种路径选择突出了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突破口有着重要的地位.参与式民主也是中国社会民主治理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政治合法性”作为研究东亚国家政治发展的切入点和理论支撑点,聚焦“民主政治发展”与“民主政治转型”两条线索,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论述战后东亚国家,从议会民主制到权威政治最终走向民主政治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吴传毅 《理论界》2006,(5):162-163
民主政治是近现代社会人类的不懈追求,也是当今世界的主流政治文化。然而,民主政治不单纯表现为决策层面的民主。民主政治包含了众多内涵:民主政治的理论基础是“主权在民”,民主政治的社会关系是契约关系,民主政治的活力源泉是公平竞争;民主政治的价值取向是社会持续发展;民主政治受外部和内部条件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辩证发展.首先,考察西方公民意识的演进与内涵.其次,论述台湾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发展的三个时期的公民意识:(一)威权(刚性/柔性)统治时期的公民意识(1950年-80年代末);(二)民主转型时期的公民意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三)民主巩固时期的公民意识(20世纪90年代末迄今).从而得出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辩证发展的若干实践经验.台湾经历两次政党轮替后,所呈现的是:(一)公民社会由"二分法"朝向"三分法"的界定;(二)由宪政体制的巨大政治工程,转向社区治理的微型工程;(三)公民社会除了关心政治议题之外,也扩及文化公民权与公民美学;(四)审议式民主与公民社会的尝试.最后,本文提出初步的结论和议题讨论,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林红 《社会科学论坛》2013,(11):163-173
现代国家建设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进程,会有困顿与挫折,会有反复与迷失。其中,民粹主义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干扰因素。对于转型时期的国家建设来说,民粹主义的破坏性在于,它可能是民主崩溃和法治危机的根源之一,是阶级对立、精英与大众尖锐对抗的根源之一,它的非理性和不宽容会破坏民主政治的文化与价值基础。民主的国家政治不得不努力消弭这些破坏性,为此,法治体系建设、公民教育与政治制度化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同时,由于民主与民粹之间复杂的伴生关系,对民粹主义生成的条件与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反思,可以发现国家建设中潜藏的问题,找到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3.
内容提要 本文从回顾近儒刘师培关于阳明学与民主政治之关系的论旨中,探讨了台湾的自由主义学者与当代新儒家学者在儒家德性之知和阳明良知学是否能够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基础这一问题上的分歧与争论,并从比较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了现代西方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批判之得失,进而指出:现代西方社群主义的出现提供给我们一个有利的视角,来重新评估阳明学乃至整个传统儒学与民主政治间的关系,并且修正某些自由主义学者的片面观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后期发生的全球性政治变革浪潮催生了民主化研究。研究者围绕民主转型的特点和阶段、民主转型的条件、转型之后民主制度的选择、民主如何得到巩固以及如何促进民主的国际化等问题展开研究。西方民主化研究在看待后发展国家的政治转型时,往往将早期民主国家作为范型,以西方民主国家的体制和成功经验为标准来衡量转型国家,将政治转型等同于民主转型,将西方自由主义民主作为民主化的目标,主张民主化不需要前提条件而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认为民主化就是政治精英设计和推动的结果。这种意识形态化的研究,损害了研究本身的客观性、科学性,对此,我们有必要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5.
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政治文明与民主政治具有内在的密切关系。政治文明的实质在于民主政治 ,在当代中国 ,必须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体系由政府文明、政党文明、法治文明和公民文明四个范畴构成 ,这些范畴凸显了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政治文明建设要致力于民主政治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进行民主政治的多层次建设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并借鉴世界上一切有益的政治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6.
<正>民粹主义并不是一种纯粹而抽象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具有历史复发性的社会政治现象。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民粹主义不时地闪现于一些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中,从其时代背景及所表现的内容来看,它是现代化的产物。民粹主义的实践与直接民主理念联系密切,若考察自19  相似文献   

17.
建设政治文明特别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目标的提出,必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由于我国历史上民主政治资源不足,致使国人在对民主政治的理解上存在偏差。为此,应从公意政治、法治政治以及责任政治三位一体统一的视角对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征进行反思,以期达到对国民民主政治观念的澄清,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8.
近年学界对贤能政治讨论比较热烈,但是基本上把贤能政治与民主政治对立而论,且主要从干部选拔角度论之。中国政治现实更应称之为贤能民主,是贤能政治与民主政治的融合,融合着公意民主和众意民主,融合着根本利益与具体利益。贤能民主,就是选出优质的人并通过优质的人做出优质的决策,不只体现于“用干部”,更体现于“出主意”。用干部方面,“政绩突出”体现着“贤能”,“群众信任”则是“民主”的要求。出主意方面,“民主的决策”是“民主”的要求,“科学的决策”则体现着“贤能”。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具有较为完善的政治参与机制,但这种存在并不必然意味着政治民主也是存在的,事实上政治参与和政治民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否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政治参与的条件下,就不可能形成政治冷漠现象了。对于政治民主与政治参与的互动关系,可以从民主的政治基础辨析、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表现形态、冲突系统与政治冷漠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政治民主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经历了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三个阶段,这也是旧体制解体、民主建立以及民主巩固的三个阶段。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衡量应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即民主政治的结果、民主政治的内容、民主政治的程序。衡量雅典民主政治的质量,目的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