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权效力优先是物权的基本效力,也是物权有别于其他权利的特征。物权相互之间的优先效力并非物权效力优先原则之内容。从物权的绝对性原则中,不能解释出物权效力优先,物权优先于债权虽通常为具体规则,但规则是由原则证成的。我国物权立法应当将物权效力优先规定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在普遍伦理的建设中,我们必须遵守全球整体利益优先于区域利益的原则、人类可持续发展优先于当代人的发展的原则,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控制问题、环境保护问题、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区域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才能解决代际公平问题,从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鲁迅早在二十年代就说过:“必须更有真切的批评,这才有真的新文艺和新批评的产生的希望。”可见,不仅是文艺的发展需要批评,连文艺批评本身也需要批评。但是,革命的文艺要求的是革命的批评,真切的批评。这就有个批评的出发点和目的性的问题。一般地说,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方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我国“六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时,事实向人们宣告,我国农轻重主要比例关系趋于协调,是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六五”时期,农业平均每年增长11.5%,轻工业每年增长12%,重工业每年增长9.7%.“七五”期间仍基本上按照这样的比例关系安排国民经济.这就从根本上排除了长期以来成为国民经济主宰的所谓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观念,保证了头重脚轻、比例失调的经济局面不再重演.但是,近几年来,在有的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教材中,却仍在肯定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普遍规律,并找出种种理由为它辨护.这说明,实践向前发展了,某些经济理论仍在固守原来的旧模式.因此,对这个理论很有必要作一番反思和辨析.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对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 效率与公平,是人类社会的两种基本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同时追求的两大基本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它是关系到我们事业兴衰存亡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实中等级制的政府权能结构决定地方政府是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因而在利益取向上并不必然地与中央政府始终保持一致,在可持续发展中可能会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并由此引发不可持续的行为.但是,需求的差异性与多样化、对信息的要求较高等因素,决定了在可持续发展中政府权能划分上仍应坚持地方政府优先原则.为了使这一原则得到恰当的应用,政府应在立法、授权、地方自主权、公众参与等方面做出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所强调的“三个没有变”,将发展阶段论、主要矛盾论、国际地位论这三个方面一并提出,为准确把握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提供了多维视角.立足于不变,图的是建设和发展.“三个没有变”以发展阶段论为核心实质,形成了一个具有逻辑结构和层次的有机整体,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总依据;坚持“三个没有变”,内在地要求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没有变”寓于丰富的量变和各具体阶段之中,与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历史进程相统一.  相似文献   

9.
“城乡都需要的工业品优先供应农村,城乡都需要的副食品优先供应城市”的原则,(以下简称“两优先”原则)是我们党在长期商品流通的实践中,总结了工农产品交换的经验,提出的城乡兼顾、工农兼顾的商品分配原则,是党的重要的经济政策。它对促进工农业产品交换,密切城乡关系,巩固工农联盟,加速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积极作用。正因为如此,“四人帮”也决然不肯放过对这一经济政策的恶毒攻击和肆意破坏。国民党特务张春桥蛊惑人心地煽动说:“工业品优先供应农村,把工人阶级摆在哪里?”胡说这个政  相似文献   

10.
法律优先原则是行政合法原则的主要表现,是现代行政法的基本要求。同时法律优先原则是法律效力等级的本质体现,也是国家法制统一的根本要求,实施法律优先原则又会有利于国家法制的统一,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  相似文献   

11.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并不等同于逻辑与历史的完全一致,而是内含逻辑与历史的辩证关系.这就必然涉及逻辑与历史何者优先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马克思反对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观点,批判蒲鲁东主义逻辑先于历史的形而上学错误,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论证了历史优先于逻辑的观点.习近平“四史”重要论述确证了马克思的历史优先原则,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此,应坚持历史优先原则,开展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我们既要从“四史”中汲取知识材料和价值养分,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进而指导具体的意识形态实践,也要从“四史”的群体宣传、社会传播和代际传承着手,致力于解决理论性与感染力的矛盾问题,寻求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2.
晓林  春昌 《百家论坛》2001,(2):25-28
最近,江泽民同志提出:“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对治国方略的完善和创新,表明我们党的治国之道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和国家的各级干部是治国主体,无论是法治还是德治都必须通过各级干部才能落到实处。就实现以德治国而言,首先必须加强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研究落实中央军委关于抓好人才战略工程的重要指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是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赋予军事教育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军事教育必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着眼“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新要求,在人才培养的思路、目标和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4.
哲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三十年代就已形成的、以后又极少变动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十几年的哲学改革理论探讨,至今其脉络已渐次明朗化,这就是;为了建立起体现时代精神的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就必须对原有的“哲学原理体系”实现观念上的三个转变。一。由客体性唯物主义向主体性唯物主义的转变对唯物主义做出客体性唯物主义和主体性唯物主义两种形态的划分,见于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之中。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  相似文献   

15.
罗书华 《船山学刊》2012,(4):132-135
唐宋派是作为李何七子的反对派出现的,然而,他们在恢复文道的同时并没有表现出对文法的轻视。相反,在文法探索上他们也获得了超越前人的成果。唐宋派文法论包括三个层面,即文辞层、神理层与本色层。这样的文法论既讲文法,又没有停留在形而下的篇法、句法、字法层面,它们通过神理层与本色层直接与道相通。证明了重道未必要轻法,重法仍然可以合道。后来的公安性灵说与桐城派义法说对他们的文法论多有承继。  相似文献   

16.
<正> 加强党的纪律,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纪律,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性和革命权威的体现,是无产阶级政党要求全体党员自觉履行的法规和准则。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乃是我们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区别于其护政党和组织的主要标志之一。林彪、“四人帮”横行十年,踢开党委闹“革命”,党被打乱了,党的纪律废弛了,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资产阶级派性恶性发作,不正之风猖獗。这些流毒和影响至今还没有肃清,其主要表现是:有的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表示怀疑和抵制;有的目无党纪国  相似文献   

17.
"村改居"社区是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中的过渡类型,其文化形态表现出独特性。和谐文化是"村改居"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科学性、主体性、渗透性、开放性、实践性等基本原则,夯实思想底蕴,创新文化形式,从而促进居民个性发展,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实效。  相似文献   

18.
论“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不仅是个重大的自然科学问题,而且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第一章第四节提出“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是否存在?”一问,并且说,“这个问题对于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哲学来说,是特别毒辣的。”仅此可见,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的哲学问题。“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命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来的。对于这一命题,一向就有不同的看法。一为“前提说”。此说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这一命题是为了强调自己的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前提。二为“附论说”。此说指出: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首要课题.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必须坚持德育形式与德育内容的统一、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的统一、共性要求与发展个性的统一、教育引导与管理约束的统一、正面教育与负面教育的统一、理论务虚与虚功实做的统一、提高认知与实践行动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模式”的理解与研究应该从多角度、多视角、宽视野进行,但是无论如何理解与研究,都应该始终坚持三个重要原则:方向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把握方向性原则,才能理解“中国模式”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根本方向的模式;把握动态性原则,才能理解“中国模式”是处于发展之中的逐步完善的模式;把握全面性原则,才能理解“中国模式”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