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2001年下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民政部门的不懈努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低保覆盖面迅速扩大,大量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居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03,(3):21-2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没钱看病、看不起病是当前的一大社会问题。据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在全国开展的“百城万户”抽样调查显示;多数低保家庭(66.2%)有人生大病或者患有需要长期医治的慢性病,低保对象的医疗需求比较迫切,需要引起重视;低保家庭当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相似文献   

3.
近日,江西省安福县出台《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细则》。《细则》规定,临时救助对象为本县因灾、因病、因子女上学以及因突发性事故等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城乡低保家庭;在城乡低保制度和其他专项救助制度覆盖范围外,因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城乡低保边缘家庭;经县级民政部门认定,因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暂时特别困难的其他城乡居民家庭。救助标准按照申请对象受灾程度、事故程度、困难程度以及劳动能力强弱等具体情况实行分级、分类救助,原则上为每次每户600~4000元且每年只享受一次。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作为民政部门牵头组建社会保障体系试点的重庆市,自1996年7月至2001年1月,已在全市非农业人口中全面实施了"低保”:凡符合享受低保的对象,不受年龄、职务、身份等限制,均可在户籍所在地向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申请享受。当前,在国务院决定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使所有符合条件的城市居民都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之际,特刊登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为一项公共政策目的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社会权利,它对于社会稳定和弱势群体的社会权利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施中存在低保资金来源单一,认定对象操作困难,低保标准差异过大,相关部门衔接难度大等方面问题。据此,未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路径是进一步以服务为导向,对政府角色重新定位实现资源的整合。要建立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以及建立人性化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6.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政治和物质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确保国家政权稳定、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工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做好城市居民低保工作需要走出七大怪圈:  相似文献   

7.
“三确保”:一确保资金用途不变,优抚经费要全部按规定用于优抚方面的开支,不得随意改变;二确保资金分配权不变,优抚经费由民政部门提出分配使用方案,经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审批;三确保自然减员节余经费使用方向不变,因死亡自然减员而节余的经费仍全部用于优抚对象医疗、生活、住房等方面的困难补助,不得用于平 衡财政预算和其他方面开支。   “三坚持”:一是预算指标分配应坚持以县乡两级政府预算,优抚经费支出由县乡两级政府各负其责。乡财政应承担的优抚救济任务由县核定基数,打入乡财政体制。政策增支部分按现行财政体制分级…  相似文献   

8.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是城市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安全网,它是国家为保障贫困对象基本生活所提供的一种有效的社会救助制度,对解决城市群众的生活困难,促进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福州市推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的情况看,反响良好,不仅保证了最困难孤老、孤幼、特困户及市属福利机构“三无”对象的基本生活,而且还解决了停产半停产和严重亏损企业特困职工的生活困难问题。但是在实施最低生活保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2008,(9):44-4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生是根本。2007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围绕保障城乡困难居民生活、上学、看病等民生问题,认真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措施,下大力抓好落实,让困难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解决了一系列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推动和谐西藏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生是根本。2007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围绕保障城乡困难居民生活、上学、看病等民生问题,认真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措施,下大力抓好落实,让困难群体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解  相似文献   

11.
《探求》2020,(5)
建立低保对象就业服务常态化机制,是实现社会救助模式更加科学的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低保对象自身就业服务需求的迫切需要。广州市民政部门最近制定了《广州市低保低收入困难群众能力提升方案(试行)》,集中体现了广州市在对低保低收入困难群众实施就业救助服务方面的最新创新举措。为了使广州市对低保群众的就业服务常态化,尽可能提高对低保对象就业服务的覆盖面、针对性和实效性,本研究提出若干补充建议,供实际工作部门在日后的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缓解物价上涨对城乡低保对象生活造成的影响,不断提高城乡特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沭阳县从2011年7月1日起再次对城乡低保对象进行提标。按照规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60元,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02,(3):42-44
青岛市在城乡低保基本实现的基础上肥立体推进、规范运作城乡低保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目标,初步建立起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以临时救济和  相似文献   

14.
白玲 《社会福利》2002,(4):27-31
被老百姓亲切称为“民心工程”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简称城市低保),是由政府出面对城市贫困人口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救助的新型  相似文献   

15.
徐兰坤 《社会工作》2011,(21):36-37
一近年来,江西省广丰县农村低保工作制度日趋完善,低保对象管理逐步规范,实现农村低保对象管理动态化、低保标准增长自然化、低保资金发放社会化,基本上做到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截止2011年10月底,共有12377户26315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每月90元,月人均补差65元。全县月支出低保金一百七十余万元。  相似文献   

16.
基层的呼声     
截止到1999年9月底,全国668年城市和1638个有建制镇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已全部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前三个月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工作目标。城市“低保”建制的提前竣工,标志着我国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网已初步形成,在千禧年即将来临之际,构筑这一“保障网”的人们,有何喜?又有何忧?更有何盼呢?请看国办赴四川调研组发回的报告《基层的呼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1997年国务院29号文件下发后,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城市贫困人口的生活困难摆上了重要日…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民政部门从事信访工作两年多,近年来群众来信来访的焦点主要突出在三个方面:焦点一:反映生活困难,请求相关救助。在今年上半年接到的87封群众来信中,反映生活困难的有64件次,占来信来访的绝大多数。其中有因困难申请生活救助;有因家庭人员患病申请医疗救助;有因子女入学困难申请教育救助;有因住房困难申请住房救助;有申请法律援助、中  相似文献   

18.
变革中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峰 《社会福利》2008,(11):18-21
最近,李学举部长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孤儿是社会上最弱小、最困难的特殊群体,可是目前一些地方对孤儿抚养经费参照低保标准,却津津乐道,甚至有的地方孤儿抚养还没有得到政府财政的资金保障,对此感到很痛心.孤儿抚养标准不能低于当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不能参照低保标准,要从保护孤儿身心全面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的目的出发,根据孤儿抚养的实际需要确定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工作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漏洞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工介入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活动,可避免熟人社会中某些习俗的影响,避免救助对象不当受益问题,通过收集信息来完善低保标准,避免超标受益、重复受益等漏洞问题;专业社工通过增能来帮助困难群体来表达福利诉求等。  相似文献   

20.
社会救助保障。民政部门所承担的社会保障任务主要为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是一种兜底的生活保障。传统的民政工作承担着对军人和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的优抚安置保障,对城乡贫困孤寡残疾人员的社会福利和五保供养保障、对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救济保障、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收容救助保障、对遭受自然灾害的灾民的灾害救助保障等任务,所保障的对象约占总人口的5%左右。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救助的人员不断增加,民政部门又承担起面向全体困难群体的城乡低保制度、大病救助制度等新的保障任务,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就业保障、职工养老保障、职工权益保障相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