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辛祥 《老年人》2012,(2):14-15
老人的灵柩被抬到下葬地点时,发现已挖好的坟坑里被人泼了大粪,臭气熏天,苍蝇乱飞,下葬时间只好推迟。经调查,原来是有人认为坟坑破坏了他家的风水,故意往坟坑里泼下污物,企图逼走亡灵。死者家属与泼粪人展开了  相似文献   

2.
列维-斯特劳斯,这位法国20世纪思想界的“守护神”,最终没能等到他101岁的生日,于法国时间2009年10月30日晚上6点15分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直到三天后其下葬前的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洛朗才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个不幸的消息。葬礼当天只有斯特劳斯的妻子、四个儿孙,以及他所隐居的李涅罗尔村村长在场。  相似文献   

3.
"十个村子、百名老人、一千名大学生、-万本捐赠图书……"2010年8月8日,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的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老区基金首个"红星工程"启动仪式上,这简单而朴实的话语,被简化成"十、百、千、万工程",口口相传.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会长胡富国、老区基金理事长宋克荒、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司长司树杰,以及为新中国革命事业做出特别贡献的老同志一起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2000,(1)
据《郑州晚报》报道:河南淮滨县八旬老人李氏把亲生儿子张峰告上法庭。蹊跷的是母亲是由儿子劝说才走上公堂的。李氏年轻守寡,含辛茹苦把儿子养育成人。张峰结婚后,李氏帮着照料小孩,洗衣做饭,啥活都干。待到李氏体弱力衰,儿媳妇吴婷渐生厌烦之心,将老人赶到一间煤棚居住,也不再赡养老人。李氏无依无靠,病倒在床。张峰瞒着妻子请医抓药为母治病,被妻子发觉臭骂一顿。张峰生性懦弱,有心赡养老母又畏妻如虎,无奈溜至老母病榻前,劝母起诉儿子,依法讨回公道。法庭上,吴婷被严重警告,并向老人道歉。点评:七尺男儿畏妻如畏虎,自有说不得的苦衷。…  相似文献   

5.
正当地时间2018年12月5日,美国为已故前总统老布什举行了国葬仪式。这距离他的妻子、美国前"第一夫人"芭芭拉·布什的葬礼,不到7个月。日常生活中,老夫妻在短时间内相继去世并不少见。甚至凑巧一点,可以"默契"到同一天或隔一天携手离开。这并非完全是偶然因素。多项研究表明,配偶去世后,老人患病和死亡的风险都有所上升,研究人员将其称为"鳏寡效应"。  相似文献   

6.
1982年11月10日,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猝然去世.中国派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黄华作为"特使"参加其葬礼.在中苏间人员往来断绝了十七八年的情况下,这个"大举动"在国际上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被称为"邓小平对苏共新领导发动的一次'葬礼外交'".  相似文献   

7.
马美茗 《老年人》2009,(12):37-37
1924年初夏,一位古稀老人在湖北汉阳鹦鹉洲投江,被江水冲下百余里,为渔民所救。可是,老人苏醒后拒绝进食,数日后还是辞别了人世。原来,这位老人是因为不满当时的腐败政治,决心以死来唤醒国人。老人叫夏思痛,是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曾被孙中山称为“革命模范”。  相似文献   

8.
马立从小就是"百家爱",他特别孝敬老人,全村的老人。成为亿万富豪后,他广散钱财,最忙的事是孝敬全乡的300多位人……  相似文献   

9.
自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问世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一部内涵丰富,意义深远,艺术魅力可以长久的经典作品。阿Q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可谓家喻户晓。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角度来看,阿Q的"精神胜利法",都与我们密不可分。通过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心理特征、原因的心理分析,进一步认识"精神胜利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人死为大",为死人所办的仪式活动称为"葬礼"。葬礼所包含的一系列丧葬仪式都是民族文化精髓的表现形式,历来都是人们极其重视的。丧葬不仅反映了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会进一步的分工,无论农村还是城市传统丧葬文化都在不断简化,并且被赋予新的意义,功能也相应发生了变迁。  相似文献   

11.
世上同一天走了两个老人,天堂却因此多了一对厮守的人。 这一天,广东省中山市一位叫郑庆逵的老人,在告别人世的最后时分,依旧像近半个世纪里一直以来那样,恋恋地呼唤他的老妻:“婶婶,婶婶。”而仅仅半个小时后,他的“婶婶”不堪悲痛,也追随他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12.
有个古老的故事说,一位还没有结婚的七十多岁老人到处流浪,似乎在寻找着什么。有个好事者问他:“你在寻找什么?”老人面呈憧憬之态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然后娶她为妻。”那人十分不解,又问:“你已经差不多走遍天下,寻找了几十年,  相似文献   

13.
正1992年底,四川青年陈满被冤为"杀人犯"。陈满年迈的父母申诉77次,寄出的数百封求助信石沉大海。两位风烛老人的不幸,打动了回乡探亲的前同事、当时59岁的北京市退休职工程世蓉。她决定免费担任陈满冤案的代理人,实现"两位老人在有生之年与清白的儿子团圆"的愿望。此后12年,这位退休老人一边自学法律,一边为陈满案奔走。  相似文献   

14.
33岁的陕西商南县人陈某刑满释放不久,因手头拮据盯上了大山里的留守老人,3天先后对6位老人下毒手,半个月里共杀害7位老人,偷走老人家中钱物.4月6日晚他又来到一对留守老人家,接受完款待后准备对老人下毒手时,被民警当场抓捕.(《华商报》4月11日) 当犯罪嫌疑人招供说杀了7个人的时候,在场的乡镇干部"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他在哪里害了人,我们还没发现!"惨案表明留守老人在一些地方成了被遗忘的群体.随着数以亿计的年轻人背井离乡进城务工,农村留下的主要是"386199部队",即妇女、儿童和老人.  相似文献   

15.
"要我放弃这两个老人,你就不值得我嫁。"陆玉珍,广西靖西县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自愿上门去赡养两个非亲非故、无依无靠的老人:为了让老人得到照顾,她拒绝了众多男子的求婚,30年来一直单身。她书写了旷世奇有的大爱。因为她的大爱,网民称她是"中国的女儿"。2008年11月,陆玉珍被民众选入中国文明网举办的"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2014,(7)
正"人生在世,世事无常。我们的‘金牌义工’常振伟老人在与癌症抗争半年后,于5月20日凌晨两点离开了人世……"当我收到长沙市黄兴小学"家校平台"发布的这条信息时,不禁潸然泪下。我为常振伟老人的过早离世感到痛心和惋惜。5月22日上午,我和一些学生家长、黄兴小学的师生以及附近社区的居民等数百人肃穆地站在道路两旁,"护送"老人最后一程。当载着常振伟遗体的灵车缓缓驶过黄兴小学校门口时,孩子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14,(3)
正近期在报上读到两则报道。一则是在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正南花园楼下,三个小朋友见一位老人摔倒了,其中一个忙上前搀扶,不料被老人"讹"上,要求赔偿医药费。另一则是西安某公交车上,一位老人强要女孩让座。女孩因为觉得尊严受到侵犯,不肯让座,老人竟口出脏言,甚至一屁股坐到了女孩的大腿上。这两则报道让我这个也是老人的人感到很难过。  相似文献   

18.
幽默     
珍珠老妻对老夫说:人家慈禧太后下葬时口中都含着一颗大珍珠,百年之后的我一定也要含些甚么东西才有面子。老夫说:你要含贡丸还是樟脑丸?MODERNWOMEN婚前检查一对恋人去登记结婚。工作人员问“:做过婚前检查吗?”女青年答:“查过了,他房子、车子都全了。”工作人员解释“:我是说去医院。”女青年脸红了,小声回答:“查了,是个男孩。”妻子的疑惑夫被妻子盯得很紧,每日的薪金都如数交给妻子,只有一点刚够买香烟的零钱。一天,丈夫兴高采烈地回家,对妻子大叫:“亲爱的,我中奖了!有5000元呢!妻子吃惊地问道“:你哪里来的钱买彩票?”足球员的…  相似文献   

19.
<正>他的死,被视为继武汉民间反扒联盟成员"罐子"陷入涉嫌打死小偷的官司后,全国民间反扒联盟的又一转折点。"火炮"的葬礼定在2010年4月4日,此前,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反扒联盟成员特意赶到东莞参加了他的追悼会,之后,"火炮"的骨灰将被父母带回远在大连的家乡入葬。  相似文献   

20.
薛斌 《老年人》2014,(8):24-25
正一个春节打出千余个电话,给普通老百姓拜年。这样一件匪夷所思而又让人感动的事情,竟是一位81岁的老人干的。老人名叫袁贤光,在宜章县声名远播,被人称为"永不下岗的活雷锋"、"义工一号"和"编外信访局长"。"党的干部应该是好人中的好人"袁贤光爱哭,有时哭得难以自抑,嚎啕失声。4年前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