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札记三则     
舜庶之分,人尽知也,然知舜为善而不法舜。知庶之恶而偏为庶,岂好为之耳?盖无力以去恶而就善也。宇宙之变化,人事之转移,非具有大能乌能效此。青年今日坠足深渊而不顾者,软弱为祟,欲保真我,须谋储能。  相似文献   

2.
经学札记三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周易》与周礼相通,可以互证。但是解说《周易》反映的古礼必须谨慎。二,《春秋》可以当礼书看,其中贯穿了孔仲尼维护周礼的原则精神。三,昭公元年《左传》记穆叔赋《鹊巢》而赵孟“不堪”,古今注家大多不知其所以然。解说春秋时期赋《诗》明志若要求其准确,就必须抓住切合当时情境与《诗》原文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3.
六义说与六诗说六义之名称始见于《诗经》,它的内容又涉及到文学。因此,关于这问题的论述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经学家的说法,一是文学家的说法。最不可信的则是宋代道学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4.
意要深情要真写诗要力求意深,情真。前人说: “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这是不无道理的。张茜同志的《陈毅同志诗词选集编成题后两首》,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每读皆令人潸然泪下。这是因为作者与陈毅同志几十年一起战斗生活,甘苦共尝,艰难同赴,革命激情久而弥深,最后身患癌症,不避寒暑, “强扶病体”,“争取分阴”,整理战友的诗稿,“把卷忆君平日事,淋漓兴会隘行间”的缘故。这样的诗,意深情真,感人至深,是不可多得的。  相似文献   

5.
语词的解释和运用必须准确、规范。本文对文言词语"何为者也"和成语"砥砺名节"、"首当其冲"在解释和运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读史札记三则唐振常东南互保幕后策划东南互保,中国近代史一件不大不小事。说它不大,不过地方督抚协同一致与外国代表共谋保全地方的安宁;说它不小,是地方敢于违抗中央,欺瞒中央,公然与外国订成条约。近年以来,考证东南互保,议其得失之文渐有,间亦有能得其精要者...  相似文献   

7.
"丈人"即老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意为"勤劳身体,分埴五谷","不"为语气副词。"以"与"曰"义通,"皆以美于徐公"句中"以"为"说"义,此义项被忽视。"袒"指脱去外衣露出上身,表恭敬;或左或右,表赞成或反对。  相似文献   

8.
《礼记·檀弓》:“公叔禺人迂负 杖入保者息”郑玄注质疑 《礼记·檀弓下》有云:“战于郎公叔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曰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按:为下文分析方便起见,暂不加标点符号。)汉郑玄于“息”后读断并作注:“见走辟齐师将入保,罢倦,加其杖颈上,两手掖之休息者。” 后人读《礼》注《礼》多以郑氏此注为准。譬如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第二册  相似文献   

9.
语词的解释和运用必须准确、规范.本文对文言词语"何为者也"和成语"砥砺名节"、"首当其冲"在解释和运用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六义说与六诗说六义之名称始见于《诗经》,它的内容又涉及到文学。因此,关于这问题的论述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经学家的说法,一是文学家的说法。最不可信的则是宋代道学家的说法。先谈经学家的说法。这有两种:一是《周礼》的六诗说,一是《毛诗序》的六义说。《周  相似文献   

11.
"丈人"即老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意为"勤劳身体,分埴五谷","不"为语气副词。"以"与"曰"义通,"皆以美于徐公"句中"以"为"说"义,此义项被忽视。"袒"指脱去外衣露出上身,表恭敬;或左或右,表赞成或反对。  相似文献   

12.
本人在学习、参考人民教育版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的过程中,对于部分文言课文内容的理解,产生了一些与该书的提示不尽相同的想法.今胪列三则,略抒管见.1、《爱莲说》的复杂意蕴.此文的写作时间,《教师教学用书》在“有关资料”栏中三次述及.第223页引张一民文,主张是周氏于熙宁初年(公元1068年)擢为南康郡守时写下的;第221页“作者简介”条也说是他在南康郡任职时写的.而第222页引梁杞林文,则认为作于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  相似文献   

13.
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的《全明词》已由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这是词学界企盼已久的一部重要文献。笔者近来研究《支机集》时检阅了该书所收相关词人词作,发现错讹若干,兹列于下:一、蒋守太与曾策属同一人《全明词》第六册第2895、2896页分别收蒋守太词二首、曾策词二首。误,二人实同为一人。蒋守太,字曾策,江南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系蒋平阶长子。明亡后,蒋平阶与弟子周积贤、沈亿年寓居嘉兴,师弟三人时相唱和,结有《支机集》。时蒋守太随父同寓嘉兴,也同有唱和之词。所存四首词中,即有和父之词二首,其余二词则分别与周积贤、沈亿年唱和。故《…  相似文献   

14.
一、十六国、二十五部与二十四部《清史稿·太宗纪》:天聪十年四月己卯,“大贝勒代善、和硕贝勒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讬、豪格、阿巴泰、阿济格、杜度率满、汉、蒙古大臣及蒙古十六国四十九贝勒,以三体表文诣阙请上尊号。”明清之际,蒙古各部仍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彼此对峙,各自争为雄长,每个部都俨然是个独立国家。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叶赫部首领布寨纠合女真、蒙古等九个部落,联合进攻努尔哈赤。史称“九国兵马”,又称“九部之兵”(见《清太祖武皇帝弩儿哈赤实录》)。  相似文献   

15.
<德行>篇"元方季方为兄为弟"条,正文注文措辞相反,注家或依正文笺释,而义理不尽圆通;或依注文训解,而征引颇有失类.<言语>篇"向子期举郡计入洛"条,正文注文所述实为两事,据正文乃例行上计公差,据注文乃荣膺察举岁选,注家或含混而解,颇滋疑窦.<言语>篇"谢仁祖一坐之颜回"条,宾客所作颜回之喻,与汉世限年制度渊源甚深,故事常谈,遂为习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语法方面对杨伯峻<论语译注>的个别注释提出不同意见:1."以告者过也"中的"以"当作"因,因为"解;2."无以"以固定结构的形式出现,表"无从,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的意思;3."也已"是语气词"也"和"已"的连用,在表示肯定语气的同时兼表感叹语气.  相似文献   

17.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刘兰芝为何被遣?至今论说纷纭。科学院文研所编写之《中国文学史》述其原因有二:一为嫌其生产太少,二为挑剔其无礼节”、“自专由”。然细读全诗,前者实在不能成立(封建社会妇女以生产之故被遣者固然有之,而此诗并未涉及)。“鸡鸣  相似文献   

18.
一、傻子的故事在壮族民间故事中有一类傻子的故事,各地都有流传。主人公是不懂生活、不明事理、不知世情的傻子,故事讲的就是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处处碰壁、每每失败而令人发笑的事情。这些傻子大多是少年,有的故事虽也点明是富家或穷人的孩子,但大多数故事并不注意他们的“家庭出身成分”。  相似文献   

19.
一、一种未引起注意的上古汉语被动句式所谓被动句式是指从句子结构本身就能看出主语的被动性质的句子格式。一般的古代汉语教材或著作,谈到上古的被动句式时,都只举到“在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用介词‘为’放在动词之前引进行为的主动者”、“用助同‘见’放在动词前边”这样三种表示被动的基本格式。而对“有(无) 动词( 于 主动者)”这一被动句格式,却全未提及。  相似文献   

20.
《周南》十一篇诗歌,没有一篇是反映尖锐阶级对立的。 有人以为《葛覃》的抒情主人公是个女奴。我看不象。就诗的本身看,这个女子虽是离开了生身父母而进入另一个家庭,但她从春天开始就眼巴巴地盼望葛草黄熟,可见她对归宁的日子很有把握:织完葛布就行。奴隶是不能有这把握的。况且,她关心织物的质量,要使它“服之无(?)”,看来她还有不少的衣服,她的歌有一种欢乐的气氛,这一切迹象都在表明:她不是女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