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令人眼花缭乱的奢侈消费景象,还要不要提倡节俭?如果要倡导"省吃俭用"的消费观,是不是又背离了政府一直采取的"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呢?要奢侈,还是节约,这似乎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焦点访谈》批评上海龙华殡仪馆“带棺火化”是逆简办丧事的奢侈之风。上海殡葬界一边整改,一边又对此批评有不同声音。那么: “带棺火化”是不是更文明、更进步? 是不是只要能承受就不能说是奢侈.就可以和国际接轨? 人死了以后有没有消费人类共同物质的权利? 欢迎读者参与本栏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剑华的《奢侈生活之社会学的观察》一文,发表于《社会学刊》第2卷第4期(1931年)。作者认为奢侈生活的标准因时代不同而标准不同,其定义应是:“奢侈生活,是不适当的,不必要的享乐的消费生活,而且这消费生活,是超过了其时其地一般社会生活的水准以上的。”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在无数昂贵得令人咂舌的商品、炫目的灯光和衣着光鲜的人士的映衬之下,人们正做着一场关于‘奢侈’的美梦。富人们的确有权利一掷千金,可这永远只是少数人能够享有的极端享受,而不应该成为大众的消费态度。在现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追求与经济收入不相匹配的高消费,才是我们应该做的。那些为了追求奢侈消费而负债累累的‘负翁’族们的‘奢侈品之梦’应该醒醒了。”山东卫华“青年领袖”张靓颖?作为亚洲娱乐圈的惟一代表,张靓颖已受到邀请,将与李彦宏、黄光裕、潘刚、汪延、徐列、霍启刚等青年才俊一起,出席4月21日的“博鳌亚洲论坛青…  相似文献   

5.
传媒览要     
美国《新闻周刊》7月23日版奢侈的最大化奢侈其实是一种介于消费必需品和自己最大消费能力之间的生活方式。尽管在大多数情况下,奢侈品在一开始往往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奢侈一词,在现今很多高级会所中十分适用。高档的装修、出入俊男靓女、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奢侈的代表——路易·威登,不仅仅是时尚的代表,还是很多艺术大师钟情的最爱。所以这就意味着,奢侈并不只是花哨和金贵。奢侈品需要建立新的标准,从而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这种奢侈经历代表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我们不是说任何一家高档的场所都必须有87个洗手间、直升机停机坪等等,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很好、很舒服的外部环境。奢侈的牌子都得益于精巧的做工、到位的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更加独特。  相似文献   

6.
圈子语录:圈子虽然比近义的同伙,帮派、组织……要好听点,但还是给人一种怪感觉。听说过娱乐圈、演艺圈、文化圈,没听说过工人圈、农民圈吧?听说过小资圈、自助游圈、发烧友圈,没听说过菜市场圈吧?这个词天生带一点奢侈一点自恋一点居高临下的排斥感,因为“圈”的代价就是“隔”。(来自豆瓣网网友:janeye)  相似文献   

7.
最近,关于奢侈品与奢侈消费的话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驾临”上海,7000富翁3天花掉2个亿;中国游客全球“血拼”(shopping),平均每人花费987美元,跃居世界首位等报道,吸引了众多的眼球。而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题为《中国:新的奢华风潮》的报告,更是将公众的视野聚焦到了“奢侈消费”上。该报告称,中国目前经常购买奢侈品的消费者在1000万~1300万之间,有能力购买的则为1.75亿;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为20多亿美元,占到了全球奢侈品市场12%的份额,紧随日本、美国之后,坐上了第三把“交椅…  相似文献   

8.
对于什么是必需消费,每个人其实都了然于心。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物品,这些东西没有一样我们能离得了。所以它们是必需消费。对于什么是奢侈消费,恐怕情形就复杂多了,它在更多意义上似乎是一种非必须的消费。毕竟,不同层次的人群支付能力和消费水平都有所不同。中国人似乎对奢侈消费颇感兴趣,这不仅表现为高收入阶层钟情于奢侈品牌的消费,甚至表现为一种畸形的消费,或者是浪费,还表现在低收入人群无处不在的攀比、模仿。比如说,月薪800元的人搞一次朋友聚会消费超过了800元,就已经很奢侈了;一个月薪不过3000元的人,非…  相似文献   

9.
对居民过度负债消费的控制实际上也是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危机的控制.从根本上说,纸醉金迷的奢侈消费侵蚀着国家求富求强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对流行于中国的奢侈消费保持应有的警惕.  相似文献   

10.
对居民过度负债消费的控制实际上也是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危机的控制。从根本上说,纸醉金迷的奢侈消费侵蚀着国家求富求强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对流行于中国的奢侈消费保持应有的警惕。  相似文献   

11.
近代消费习俗的新趋向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历代统治者尽管实际上过着奢侈豪华的生活,但在口头上也不得不经常标榜勤俭,一般民众更是将其作为治家理家的原则。“成由勤俭败由奢”, 已是家喻户晓的生活箴言和人生座右铭,被视为国之大脉、家之根基。但是到了近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传统的消费习俗在城市社会生活中逐渐出现了以下几种新的变化趋向:  相似文献   

12.
16、17世纪英国贵族的奢侈消费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的这些行为刺激了各个行业的发展。贵族信贷也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文章旨在贵族奢侈消费的大背景下研究贵族信贷的方式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语数字     
“‘至尊’、‘豪宅’、‘奢侈’、‘顶级享受’等广告字眼严重影响首都的和谐氛围。”——王岐山在北京市“加强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问题研讨会”上如是说。“从刘永红案是否可以看出另一方面的问题,刘为何不去冒充企业工人,偏要冒充记者?这是否反映出记者是不是有一定的‘特权’?假记者都能做如此大的‘事’,真记者又该如何做呢?”——冒充《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行骗的刘永红被判无期徒刑后,有网友这样留言。  相似文献   

14.
物质时代滋生了一群物质男女,他们不再信奉“有情饮水饱”,相爱的人在一起喝稀饭也恩爱的场景已成传说。他们开始追崇以金钱构筑富贵的爱情大厦,以奢侈消费为汁浇灌出爱情果实。男人心想:如果我爱她,我一定耍买最贵的礼物给她,否则,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所引发的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炫耀消费和畸形消费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必须对大学生加强教育、积极引导,使其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生活而言,“绿”代表着生活方式的科学,合理,有利于健康和尽可能少地占用、消耗自然资源及有利于环境保护。在今天,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消费选择乃至个人嗜好,无不与地球的生态环境密切相连。你知道消费中“绿”的标准吗?你的生活“绿”吗?  相似文献   

17.
在金融危机肆虐扫荡、行业普遍低迷的时候,中国竟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占全球市场的25%.2010年,一个特殊的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的奢侈品行业发展走势将会怎样?奢侈品行业最青睐哪类人才?<职业>杂志记者李黄珍走访了法国MATZO艺术珠宝(中国)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天笃经济研究中心高级奢侈品牌研究员、加州美国大学MBA陈志龙先生以及珠宝行业的相关资深分析师.  相似文献   

18.
正国人出境旅游必定会狂购物,特别是对于奢侈品牌,因为奢侈品在中国卖得最贵,欧洲最便宜,美国第二。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美国有很多人买奢侈品、开名车,这是为什么呢?最近,有个朋友过来度假。他在比华利山上某奢侈品牌店当经理,我们聊到去年"十一"黄金周,中国豪客"钱洗"美国奢侈品牌店的话题,也谈到了我的一个疑问:普通中国人,假如月薪五千元人民币,想买一个香奈儿包要两万多人民币起。可是普通美  相似文献   

19.
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世界杯?传媒做了各种解释:“世界杯是一个足球创造的节日”;“足球是阳刚的、激情的、健康的”;“足球是人类攻击本能的一种转移”……这些解释看起来振振有辞,我却不以为然。在我看来,痴迷世界杯,说到底不过是一种消费行为而已。按照消费主义的逻辑,一个人要获得认同感,要显示自己的社会阶层,就是要看他在消费什么和如何消费。试想,当世界杯已经被设定了前述那些品格时,恐怕没有任何男人会不心往神驰,也没有任何男人敢于宣布自己是不喜欢世界杯的,因为那无疑是等于承认自己是阴柔的,是落落寡欢的,是缺乏男子汉气概的,这等…  相似文献   

20.
过一种物质层面的奢侈生活,消费带有炫耀性质的奢侈品,已成为现代人一个普遍的梦想,并认为精神的奢侈也自在其中,不妨叫做从形而下出发。好像只有如此,才能带来真切的精神升华。 《奢侈与资本主义》极其精当地叙述了奢侈品在16、17以及18世纪资本主义形成时期所起的关键作用。书中不厌其烦地列举了国王、贵族及他们的情妇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