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周宪教授<审美现代性批判>为理论参照,探讨了审美现代性批判如何可能的问题.文章指出,审美现代性批判是依据现代知识话语的本质自行展开的反思,它不是要克服或取消审美现代性所包含的种种矛盾,而恰恰是要维护这些矛盾,在知识批判的持续推进中展开"什么是现代性"的持久思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作为来自欧洲的观念,在历史上不断得到反思,主要存在两类反思的理路一类可称之为“泛审美现代性”,以波德莱尔为起点,中经齐美尔,直到福柯那里结束,他们面对现代性皆持一种“审美批判”的态度;另一类可称之为“批判启蒙现代性”,也就是在批判启蒙基础上来实现启蒙的“现代性”思想,它以韦伯为起点,直接穿越了从阿多诺到哈贝马斯的法兰克福学派两代哲学家。实际上,人们可以在这两种“反思现代性”之间“执两用中”,从而构建一种崭新的“全面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的“全面性”,就体现在“以审美中和主体性”、“以审美中介纵向理性”、“以审美平衡文化分化”、“以审美规划社会尺度”,从而走向一种“主体间性的交往原则”、“横向理性—感性的图景”、“文化间性的对话主义”和“新感性—理性社会”的通途。  相似文献   

3.
铁省林 《东岳论丛》2008,29(1):141-143
社会批判理论之所以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是以其特有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现代性言说,为批判和改造现实社会提供了一种规范性方案。傅永军教授新近出版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一书的价值不仅对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现代性言说进行了梳理和分析,而且指出了这种现代性言说所具有的可普适的规范潜能。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迎来了新一轮的高速发展,致使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马尔库塞深度剖析了隐藏在资本主义社会虚假繁荣背后的一系列“单向度”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对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和历史暂时性进行研究。有必要以《单向度的人》为文本基础,通过理解单向度理论的内容并着重在现代性批判的视阈下剖析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及生活在其中的人所进行独特的现代性批判,进而总结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今后的文化发展、人本主义科技发展观的确立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启蒙辩证法>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该书从社会史观的逻辑理路出发,立足于神话与启蒙的双向维度,展开了对现代性视域中的工具理性、主体性原则、进步史观的批判.而"神话已经是启蒙,启蒙倒退成神话"则是该书进行现代性批判的总体性纲领.该纲领体现了对现代性的两种态度:其一,神话已经是启蒙,表征的是对现代性的规范;其二,启蒙倒退成神话,体现了对现代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6.
董毅 《理论界》2013,(3):58-61
西方自由民主发展的内在的困境以及东亚经济的腾飞为儒家思想的第三次构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儒家思想如何应对这历史的挑战,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并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思想的资源,这些就成为儒家思想现代性建构的核心的问题。贝淡宁对于儒家思想现代性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其现代性提供了理论的视角和现实的依据。本文从儒家思想的理论困境与实践问题出发来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胡绪明 《学术论坛》2007,30(7):58-6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将资本统治的确立指认为异化劳动这一基本的"经济事实",其实质是抽象劳动对人的统治.马克思将异化劳动同私有财产结合起来,揭示了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即积累起来的死劳动对人的活劳动的统治,揭穿了现代社会异化关系的本质在于抽象劳动成为现代劳动.马克思以异化劳动为核心范畴,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和包括黑格尔哲学在内的整个哲学的批判,开启了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意义的现代性批判的基本路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第一个总体性文本,是马克思思想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相似文献   

8.
导言:现代性问题是当代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这一基础上也形成了很多新兴的研究领域和新思潮。然而,无论是支持也好,反对也罢,人类文明的走向都必须建立在对于现代性这样一个既成事实的反思之上。不可否认的是,现代性的科技、现代性的制度,乃至现代性的理念在带给人类巨大的文明进步之时,已然产生了其本身不能解决的问题,因而需要我们以超越现代性的方式做出思考和回应。这不仅会使哲学、文化发生深刻的变革,甚至也可能使  相似文献   

9.
当前,现代性研究又重新成为人们的核心理论关切。在以往的研究中,学界更多的是关注马克思本人和英美理论家的现代性理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则被弱化和忽略。然而,在一定程度上,颜岩教授的新著《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可为学界补上这块短板。作者采用一贯的文本学解读法,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做了细致入微的考察,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批判、激进需要批判、历史哲学批判、政治哲学批判、道德哲学批判、文化哲学批判等方面,不仅层次鲜明地呈现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全景图,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思想资源,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汉大学法学院何其生教授所著<互联网环境下的争议解决机制:变革与发展>一书,着眼于网络技术在传统争议解决机制中的应用价值、互联网环境下新兴争议解决方式以及网络争议解决的传统机制与现代模式之间的衔接、整合问题,该著作的许多结论对本领域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填补了我国系统研究网络环境下争议解决机制的空白.该著作不仅对于互联网环境下争议解决机制的实践与理论具有重大、积极影响,其问题意识的前瞻性、研究方法的严谨性和理论体系的开拓性对于法学研究具有普适性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冯寿农  李想 《东南学术》2013,(1):128-133
通过重读卢梭的成名处女作《论科学与艺术》,梳理了该文章的论证脉络:卢梭分别从横纵向考察法国现时代和世界的文明古国,揭露了科学艺术的进步引发社会风尚败坏、道德沦丧;他又从内部探究科学艺术之源以及它们的目的和效应,强调奢侈会丧权亡国。笔者发现卢梭真正的目的是对现代性带来的弊端进行大胆的批判,深刻地感到这篇论文具有一种普适价值,它引领读者反思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胡红生  张军 《学术界》2003,(2):188-193
立足当代人类生存实践 ,并根据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的基本思想 ,我们认为“人的依赖”、“物的依赖”和“能力依赖”是人存在和发展的三种基本历史范式 ,它们各自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历史内涵。它们的历史沿革 ,集中表征了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变革 :它不仅标示着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 ,而且标示着作为存在方式之价值表征的人的价值实现方式的转变 ,还标示着人之为人的内在精神文化特质亦即人格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罗晓梅、何关银、陈纯柱三位教授的通力合作,2004年度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生存方式变革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以较好的评价成绩顺利结项,其中以揭示其学术成果内涵为标题的《从生存方式变革看待发展》一书,已经由重庆出版社于2007年3月公开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4.
山东大学教授傅永军博士撰写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一书,最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在这部著作中,傅永军教授将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解释为"一种从社会批判角度叙说现代社会理性建构的理论","一种典型的现代社会理论,一种关于现代社会之理性辩证法的现代性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以下引该书只注页码.)该理论通过厘清社会批判理论与现代性的关系,在韦伯合理性思想平台上,析取出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理论的问题意识、理解视界和反思(批判、重构)路径,详尽分析了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理论的几种典型表现--解放的现代性理论、反思的现代性理论和重建的现代性理论,将延续半个多世纪的法兰克福学派现代性理论联结成一个具有不断扩展特征的有机体系.最后,作者又将研究触角延伸到现实世界,回答了批判理论的现代性理论的普适价值以及它对后发现代性国家的意义等为大众所关心的现实性极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李保霞 《学术探索》2012,(9):163-165
郭沫若原来对武训的评价是持论公允的,兼顾了武训其人,把握了历史但又没有全部把握历史的两个侧面。经过文艺上的批判运动,郭沫若的学术品格、学术风格发生了两种转变:由原来的知识分子传统的代表者向主流文化的代表者转变;由人民本位的陈述立场向官本位的陈述立场转变。这是"左倾"政治对文化、学术的挟持和强制性要求的极不正常的产物。因此,我们探讨《武训传》批判对郭沫若学术品格、学术风格转变的影响,不仅有利于我们研究郭沫若,而且有利于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海江 《理论界》2023,(11):1-8
费尔巴哈在其直观唯物主义哲学中从现实的人出发把国家看作人与人之间在知识和能力上相互补充的产物,仍然停留在唯心史观的领地之中。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国家观的过程中通过“有差别的活动”这一命题而把国家看作人与人之间在利益与活动中相互补足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家庭和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唯物史观的命题,发现了形式和物质两个不同层次的国家及其两者之间的矛盾。马克思的这一命题不是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运用,而是在改造费尔巴哈国家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的哲学原则。马克思随后通过对市民社会之物质生产劳动的深入研究,把实践活动作为能动的原则从社会历史领域拓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第一次建立了一种真正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7.
1《现代悲剧》一书致力于探寻西方悲剧理论历史运行的航迹,描述悲剧文学发展的态势,对其进行批判性和历史性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之上重新厘定悲剧概念,阐明新的学术立场。  相似文献   

18.
高齐云 《学术研究》2000,1(3):31-41
作者认为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必须解放思想,恢复哲学应有的批判的功能,打破教条主义的僵化体系,揭示马克思主义体系多样化发展形态,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性的历程是艰难曲折、漫长迂回的,其历史是充满创痛的.杨春时、张法、钱永祥等学者都对中国现代性的问题进行过剖析,同时开出了“超越性文化层面的建构”、“依赖中华本土文化重回中心的诉求”和“自由主义价值理想的维护”等药方.但从目前持续的现代性困境来看,停留于学理层面的、单一指出一个方向和一条道路的探讨都显得很无力,我们需要的是一套能于现实、个体和整体多向互动验证的系统原理,而这正是封孝伦教授的新著《生命之思》的价值意义之所在.《生命之思》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可用以对个体自我乃至人类生命真相进行反思的独特、简约而又严整的理论模型.以之为镜鉴,人们可以更深入、明晰地认识个体;又能以个体的真切生命经验为镜鉴,推演并确证出人类万千生命整体的普遍逻辑.它不仅可以为我们突围现代性困境做出努力,还能为转型期中国社会人们精神的危机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当代英国著名的犹太哲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现代性反思理论涵盖了从现代性、后现代性再到"流动现代性"的辩证逻辑,通过作为复杂幸事的解放、对自由的向往与迷惘以及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清算等加以展开.他从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和"左派"理论家的立场对当代人的生存境遇进行深入剖析,对于在一定程度上建设精神家园、克服精神生活的物化和虚无主义困境,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